关灯
护眼

第188章 夏收

    等到勘探工作交接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6月份,这个比王致远当初预计的时间推迟了快一个月了。

    当初想着6月初就可以勘探出石油,然后进行开采,7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然后工厂开始生产合成氨。现在合成氨的工厂都快要建设好了,石油勘探还没有动静。

    等交接完成了,勘探队就分开去勘探石油去了,很多人都不看好,但是前面毕竟勘探出了2个大型煤矿,此时勘探队的工人士气高昂,现在张恺帆、胡周启两人指挥工人,真的是指哪打哪,什么困难都不放在眼里了。

    勘探队此时也走上了正轨,到文城、任城、大城三个县城的几个地点开始勘探石油起来了。

    这段时间陆陆续续的有同志送烈士的尸骨回来,有些人的家属选择将其安葬在烈士陵园,有些安葬在自家的祖坟。

    人在乱世,身不由己,没有人想到这一别就是永远。家中父母、兄弟姐妹的挂念,也成了一场空。这些还是有记载的,通和地委组织人出去将尸骨运了回来。

    更多的是不知道人在哪里?死了没有?尸骨在哪里?李欣兰的哥哥就是这样的,被抓去当兵后就没有了消息,像这样每个村都有不少。

    这些悲伤只有靠时间来抹平,王致远是丝毫没有办法的,到时候只能在旁边建个公墓,让大家将这些人的名字刻上,逢年过节一起祭奠了,这些人中也有不少是牺牲在抗日战场的。

    通和县的农场已经开始丰收了,这片荒地,再种两季豆子就会变成肥沃的土壤了,到时候就是一片不错的旱地了。

    今年天气稍微有些热,王致远估计会有些干旱,具体还要看情况。当农场这边丰收完毕后,各县也要开始准备夏收了。

    通和县这边还好,合作社成立后,专人负责种植,需要的劳动力不多,修水库的这些人很多都是闲置的劳动力,只有等各合作社的工厂开工后,才能慢慢安置,不过也安置不了这么多,一家安置一个人在工厂工作就算很好了。

    修水库的还有些是没有加入合作社的,这些就必须回去帮忙收割了。固城、霸城、文城、任城、大城五个县城,现在合作社也成立了不少,但是大多数是在小麦成长期成立的合作社,土地还没有进行分配,各地纷纷停下来手里的活计,回家收割麦子等作物。

    这个时代农业是生存的命脉,是各级干部抓的重点,各地纷纷停工,领导干部也都下乡去帮忙收割和考察,了解最新丰收的信息。

    通和县这边王致远是比较了解的,所以没有往这边跑了,地委将主要的目标放在了固城、霸城、文城、任城、大城五个县城,王致远、刘兼青、赵前发、陈克声、胡士星一人去一个县城调研考察。

    王致远就将目标放在了固城县,这边土地多,大家花费的精力就要多很多,不过现在是全民上阵割麦子,三天时间不到,地里的麦子就收割完毕了。

    这边还在遵循着古老的脱粒方式,将收割的小麦拉到场地,用牲畜带动石碾,将铺在地上的小麦上反复压轧,使小麦脱粒。河北这边一般是用驴,也有一些用马和牛的。

    通和县常用的脱粒机在这边几乎没有看到,可能是价格比较贵,没有人购买。固城县的土地收入太低了,小麦现在亩产还是没有超过100斤,但是已经很近了,一亩地收获不过6元钱。

    这其中少不了张荣富的功劳,经过张荣富的研究和对村民的指导,用了科学的方法,将各地的小麦普遍提升了10来斤的产量。

    这其中少不了大家的积极性,但是现在没有化肥、农药、良种,这边的产量还是有限,连120斤的标准都无法突破。

    通和县那边普遍亩产在240斤以上,现在各位大家搞了合作化以后,去年种植的人收获了不少,尝到了甜头。今年种地,各合作社还对粮食产量进行了评比,一时间这些种田老手也卷了起来,很多时候都聚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经验。

    合作社内的评比还好,但是合作社跟合作社之间也在进行着评比。这个时候合作社内你粮食产量要是跟不上,拖了合作社的后腿,让合作社不如人家,那就是社里的罪人了。合作社几个村农会主席都将大家召集起来,共同学习,期望取得一个好成绩。

    你不学习,拖了后腿,这份工作可能都保不住,专业种植很多时候都比工厂工作要轻松一些,总体收入也超出不少,不过这主要是有家人的额外帮助。还是很多人都想做这份工作,平时一起学习的人也不少,毕竟每年都会开荒,也是要选新人来种植的。

    王致远对固城县的农业是不抱太大希望,但是大家对这个产量很高兴,王致远自然是要表扬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