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2章 抚恤(完)

    一家人听到这个数字,也是震惊不已,一家人哪里见过这么多钱,一想到是儿子用命换来的,一时又是泪流直下。

    因为现在是供给制,战士折算工资是比较亏的,但是按照县里的标准后,这笔钱是远远超过当前的抚恤标准的,要知道79年越战开始的抚恤金也就500元,后面涨到了2000元。

    1000元在现在可以做什么?起三间房,价格不会超过150元,要是换成大米,可以换1万斤。这边一亩好地的年收成是480斤,而且不全是稻子,还要加工成大米,30亩地一年的收成打不住,而且是纯收入,价值可想而知了。

    陆新彦父亲颤抖的接过这笔钱,王致远合上他的手说:“县里每个月会给一些粮食用于抚养陆新彦的子女直到成年,到时候镇里会送过来的,上学的费用我们也会免去的。嫂子要是想出去工作,什么时候想去纺织厂了,都可以去报名。

    要是不想去,孩子长大了,想当工人,也可以去县里工厂报名,这个名额县里会一直留着。”

    王致远跟他们说着县里的政策,上学、当兵等的优待问题,这时村里其他人也知道陆新彦光荣牺牲了,都围在了他家的门口,关系好的人,已经开始准备筹办丧事了。

    陆新彦母亲拉住王致远问道:“王书记,我家新彦埋在了哪里,我想让他埋在祖坟里面。”

    王致远想了想,坚定地说:“老人家,你们先立个衣冠冢,陆新彦的遗体埋在南边,到时候县里组织一下,将烈士的遗体统一迁回来。你放心,这个不会太久的,县里的烈士不少,到时候愿意迁回来的,我们县委来办。”

    村里的亲戚也上门哭丧来了,王致远又安慰了一下陆新彦的家人,跟大家握了握手就告别了。

    一天去了6个烈士的家里,这些人都是功勋卓越,英勇牺牲了,家里的状况都还好,都不是家里的独子,不是有弟弟就是有哥哥在家照顾双亲,土改后也分到了田地,耕种后吃饱饭还是没问题的。

    有些没成亲的,工人名额给了他们家里人,家里老人年龄大的,县里也会安排人每年送物资慰问。

    下午周子瑜、陈克声回来的时候,表情也是一脸悲伤,大家相互说了一下各位烈士家里的情况。

    周子瑜去慰问的烈士中,有一家家中只有一个上了年龄的母亲,带着一个小女孩生活,家里小儿子被抓去当兵了,也没有音讯,就剩下烈士的女儿和老人相依为命。好在有邻居照顾,农会帮忙将丧事支棱了起来。

    王致远说道:“老周,这种情况应该将他们接到县里来赡养,县里这点钱还是有的。”

    “你以为我不想,她大儿子已经牺牲了,现在人家还想等她小儿子回来,我已经跟镇上和农会打了招呼,让他们照顾照顾,等丧事办完,再看她老人家的想法。”

    王致远叹了一口气,也说不出话来。

    陈克声那边也还好,几家的处境都还行。

    接下来的两天都是在慰问中度过的,王致远将第三天的工作交给了周子瑜和陈克声,他第三天去慰问、参加了十一位战友的葬礼。

    努力回忆着他们的脸庞,这些人是王致远来到这个世界见到的第一批战士,那个时候还是俘虏,后来都成了战士,大家都是普通人,王致远向他们一一鞠躬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