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0章 捐款

    这件事情又上了通和日报,再加上昨天的工人运动,县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县里的干部以身作则,大家纷纷倾囊相授,对捐款,王致远本来是想搞匿名隐蔽捐款的,但是干部们却不同意,王致远也只好作罢。

    但还是强调道:“大家捐款还是要量力而行,别把家里的生活费都捐出去了。”

    王致远这些年靠工资也攒了一笔钱,每月工资154元,但是平时日常花销基本没用多少,吃饭有补贴,都是在食堂,其它零零散散一个月是10元钱也花不到,最花钱的地方就是买衣服和书。

    每月剩了不少,县里也没有谁需要特别关照的,大家过得还不错,孤寡老人和孤儿各村镇都有安排,王致远也没地方捐赠。正好趁着这次,按每个月30元的消费,剩下的全部捐了,总计2814元。

    赵前发也是慷慨解囊,捐了1100元,王致远有些担心的看着他,怕他将生活费都捐了。

    陈克声也捐了1050元,陈克声一大家子还在农村,3个孩子还小,每个月要寄一笔钱回去,王致远曾经劝他将家人接过来,他也没同意。他工作时间比赵前发长一些,还是这点积蓄。

    县里各个部门都在进行捐款,特别是工厂的干部,捐得最多,本来工作没有没有几个月,将大部分钱都捐了出来。

    学校老师也是吃的财政饭,但是不属于干部身份,也在组织捐款,医院……不少地方都在组织捐款。

    两天后,县里的干部和老师、医生等统计捐款有28.5745亿元(旧币),看着这个数量,王致远很是感动,这些人不像王致远这么高的工资,而且还要养家糊口,平均下来每人差不多捐了2个半月的工资。

    这都是勒紧裤腰带省下来的钱,大家就这么捐出去了。

    后面县里的各行各业也在组织捐款,让王致远没想到的是,还有不少农民驾车拉着粮食来捐款的,有来捐黄豆的、捐棉花的……

    王致远看向外面排队的人群,走上前问道:“老乡,你们自家的粮食够吃吗?你们粮食不是都卖了吗?”

    “王书记,你放心,我家里的粮食都留够了,我们老百姓家里哪能不存点粮食。”

    又问了几个人,还是这样的回答。

    王致远今年是没想让农民捐款的,因为大家都等着盖房子,大部分人盖房子的钱都交了,就是怕政府突然不盖房子了,导致大家现在手里都没有几个钱。

    没想到农民拉来了家里的粮食和农作物,也要进行捐献。

    浩浩荡荡的捐款活动在11月底落下来帷幕,还是有不少人默默地攒钱,后面工人又捐献了一次,比第一次规模更大,通和县总计收到了148.5862亿元(旧币)的捐款,差不多10架米格-15战斗机,也符合当初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