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1章 醉酒

    秦寻雪已经很久未曾有过这种宽心的感受了。作为大齐的太后,这五年间她兢兢业业,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前行。昔年,薛姨娘布置了一盘惊天棋局,为振兴薛家不惜代价算计一切,从薛家下狱开始布局,她的死亡也没有改变整个棋局,薛家最后的血脉如她所愿登上高台,坐上万人敬仰的太后之位,薛家看起来马上就要复兴了。

    但薛姨娘没有想到的是,薛家最后的血脉压根不认薛家为外家,反而对薛家进行了镇压和屠杀,直到薛家再无翻身之日。

    对薛家的疯狂报复停止后,秦寻雪背负着的压力里就没有薛家了,而是整个大齐。她的压力可想而知。但大齐的太后,只能杀伐果决,手上沾满鲜血和人命。她并非只是因为过去的经历而害怕八月十六,还因为八月十五是鬼节,大齐素有“鬼节至,鬼门开”的说法,说是鬼节那一日死去之人可以返回人间。她不信鬼神,午夜梦回却总是听见无辜稚子在她耳边哭嚎,心惊胆战。

    但此时,毫不知情的周泽年用那个酒杯饮下一杯清酒,莫名就使她的心灵得到了慰藉。明明知道周泽年并不知晓任何事,但秦寻雪还是被触动了。

    周泽年并不擅长饮酒。即使是宫廷特供的竹叶青,口感甘甜醇厚,度数也不高,却还是冲得他有些咳嗽。周泽年举起袖子遮住自己的脸,微微轻咳了几声,宽大的袖子遮住了他的整张脸,露出的几根修长的手比白玉还要洁白,引人遐想。等到袖子从脸上移开时,映入秦寻雪眼中的是一张泛着薄红的脸,唇红齿白,眼里泛着一点水汽,那张颇为漂亮的脸变得格外生动美丽,竟是有几分病弱的色气。

    秦寻雪沿着酒杯打转的手一顿,眼里满是兴致盎然,她想着,她果然还是喜欢这张脸,大周质子,果然秀色可餐。

    她有些戏谑地开口,言语中带着调笑之意,透露出几分亲近的意味:“八皇子果真,不胜酒力,是哀家唐突了。”太后的脸上真情实感地绽放了一个笑,那张未施粉黛的脸因为那个笑变得明艳起来。

    周泽年先前不曾饮酒,不知不过一杯酒而已,便能让他头脑有些不太清楚。此时突然看见秦寻雪脸上出现如此明艳的笑,他愣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个有些傻气的笑,嘴比脑子快:“娘娘现在心情可是好了些?”

    秦寻雪看着周泽年那张酷似齐峥的脸上出现小皇帝常有的神态,狠狠一怔。

    作为大周的皇子,周泽年长得像玄德帝不仅仅是因为玄德帝的生母怡妃是大周的公主。怡妃是明艳动人的绝世美人,当初怡妃还在世时,大齐和大周有意交好,大周为表诚意送公主和亲,齐峥的父皇一见到那张脸便神魂颠倒。全京城中除了怡妃,无人可担“明艳动人”一词。而周泽年的生母沁妃,一个凭借着那张千娇百媚、美艳不可方物的脸,从区区一个宫女,温柔小意,哄得大周皇帝不顾其平凡家世也要封她为妃的女人,生出来的儿子自然也是不差的。

    小皇帝虽是齐峥唯一的幼崽,但小皇帝其实更像齐峥的心上人谢氏皇贵妃。谢氏是清新淡雅的美人,当初京城中不少男子心中的白月光,包括齐峥。谢氏仙姿玉貌,看起来跟天上的仙女一样,心地善良且冰清玉洁,她的美是不带攻击性的。小皇帝随他,虽然眉眼和齐峥长得像,但看过去只觉得柔和,不似周泽年一般,眉眼锋利,看起来便是攻击性极强的美。

    小皇帝厌恶齐峥,自然也会厌恶长得像齐峥的周泽年。他曾经为自己的那张脸惶恐不安,晚上总是在睡梦中啼哭不止,害怕因为那张酷似齐峥的脸让母后伤心或是厌恶。秦寻雪当年明明还没有那么喜欢小皇帝,却也能把小小一团的小皇帝抱在怀里,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她能分清他和齐峥,永远不会因为那张脸厌恶疏远他。

    “齐不齐永远是母后的小孩,母后很喜欢齐不齐。”她做过这样的承诺,很难想象心防极重的秦寻雪会说出这样直白的话。那时的小孩不知道这句话的意义,眼睛红红的,但却很亮,信赖地抓住她的衣裳,露出一个心满意足的傻笑。

    周泽年现在的眼神就很像那时的齐不齐,很容易就触动了秦寻雪今日本就软得不像话的心。她清楚地知道周泽年只是她用来制衡朝廷的棋子,很清楚地分清了他和小皇帝,很清楚她不应该心软,但今日,她实在不想再去想那些事情。或许其中还掺杂着其他东西,但秦寻雪下意识忽略了它。

    周泽年在问出这句话之后脑子便跟上来了,此刻太后怔住的神色让他不知所措。他知道这样询问大齐太后的心情很是逾矩,不亚于揣测圣心。但他一时昏了头问出的话也是他自己问出口的,抵赖不得。他几次张口想要说些什么挽回一下局面,但酒精还是扰乱了他的思绪,脑子不是很清楚自己要说些什么,气氛也因此有些凝固住了。

    太后却轻轻笑了一声,眼里全是做不得伪的高兴:“如八皇子所见,哀家心情确实不错。这都是八皇子的功劳。”

    周泽年松了口气,心也慢慢放了回去。

    “哀家只顾着说话了,用膳吧。”太后轻轻将此事揭了过去,看起来也并没有责怪他的打算。

    周泽年低低应了一声,身体慢了一拍,迟钝了一下才放下了一直拿在手中的酒杯,拿起面前雀枝临时准备的玉箸,安静地用膳。

    太后确实没什么胃口,过去在八月十六这个日子,薛姨娘不会让她进任何食物,身体早已适应了饥饿。但周泽年因为喝了一杯酒,脑子明明不清楚,眼神已经飘忽不定,却还要强撑着皇室礼仪用膳的模样,让她莫名觉得有趣极了,有了些胃口,也顺势用了不少。

    小皇帝也曾有过这样的模样。太后出身世家大族,自然也有不少用膳的规矩,皇室的规矩更加变态严苛。只不过秦寻雪当上太后之后便不甚在意那些虚伪的繁文缛节,每每用膳都是挑着自己喜欢的时辰用膳,也不怎么遵循祖制。小皇帝能认清自己是皇帝,能识字起,大齐皇宫中的教养嬷嬷们就开始向小皇帝传输何为皇家礼仪,又应该如何去做。太后学会了但是不愿意去做,碍于太后手中的剑,教养嬷嬷们有再多的抱怨也不敢闹到太后面前,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但小皇帝不行,他是大齐的君王,自然要接受那些礼节并丝毫都不能出错。

    小皇帝学礼仪学得可怜兮兮的脸确实可怜,太后也尝试过据理力争解救他,但教养嬷嬷们浸yín后宫数载,见过太多的事情,常常四两拨千斤将话题绕过去。太后知道她们确实是为了小皇帝好,加上那段时间朝堂一团乱麻需要她花很多精力去处理,她实在是分身乏术,需要有人看管着小皇帝,便也默许了教养嬷嬷对小皇帝的管教。

    那段时间,小皇帝无论做什么都有教养嬷嬷盯着,一举一动都被注视着,稍有不对就会被嬷嬷责罚,嬷嬷们在宫中许多年,是真心实意为皇室服务的,可不怕他皇帝的身份。于是那段时间的小皇帝脸上总是带着生无可恋的表情,明明脑子已经完全混乱了,眼神飘忽,却还要苦哈哈地强撑着皇室的礼仪。

    太后眼神很柔和,想起了那时总是泪眼汪汪却不能落泪的小皇帝。

    用完午膳,漱口净手后,周泽年勉强稳住自己一团浆糊的脑子,起身向太后请求离开,他知道自己这个脑子糊涂的状态着实不适合再和太后交谈,与其多说多错,再在太后面前露出什么问题,不如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日后再寻机会试探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