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2章 故乡永远赐我力量

    “吃饭吃饭,”肖空的妈妈把饭菜端上桌。“不知道你今天回来,就凑合先吃点垫垫,不够我一会儿再做些夜宵。”

    “没事儿,我在火车上吃了盒饭,随便再吃点就行。”肖空说。

    “儿子,你在帝都工作怎么样啊,还顺利吗?”老肖最关心的就是肖空的工作。

    “我辞职了。”肖空痛快地回答。

    “辞职?原来不是听你说工作还不错,挺稳定吗?”

    “嗐,现在哪儿有稳定的工作啊?”肖空满不在乎地说。

    “当时你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就说你回县城,考个公务员多稳当。你偏要一门心思去帝都。那帝都是人人都能留下的啊?唉。”肖空的妈妈忧心忡忡地说。

    “辞职了有什么打算?考虑不考虑回来?”老肖试探地问。

    “回县城应该不在考虑之列。至于具体要继续打工还是自己做点什么,目前还没想好。这也是为啥今年这么早就回来,我想好好琢磨琢磨。”

    饭桌上的气氛一时有些压抑。

    “好好琢磨琢磨也好,实在不行就回来休息一段,”肖空的妈妈出来打圆场。“爸妈的钱供不了你飞黄腾达,供你吃饭没问题。”

    “我也不会想太久,这个春节肯定要给自己一个答案。”肖空说。

    “你也是奔三十的人了。不能光考虑事业,也得考虑考虑婚姻大事啊。你看你二舅家的表弟,大学毕业回来就考了事业编,现在都当爹两三年了。”肖空的妈妈还关心着儿子成家的事。

    “奔三十咋啦?我觉得我还含苞欲放呢。”肖空一边往嘴里送最爱吃的红烧肉一边抗争。

    “贫嘴。”肖空的妈妈笑着说。

    第二天吃过早饭,肖空的爸妈都去公园健身,买菜。肖空信步走向县城外的山坡,准备好好思考一下自己下一步的路怎么走。

    县城的上班高峰时间已经过去,街道上多是些已经退休的老人,坐在背风的南墙下,眯着眼,享受着冬日温暖的阳光。似乎这阳光比家里的暖气还要舒服。

    站在县城外的小山坡上,俯瞰着自己成长的小县城,肖空心中涌起一股复杂而激荡的情绪。县城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他的青春岁月和奋斗的足迹。

    远眺着熟悉又陌生的县城景象,肖空心中涌现出一幅幅记忆的画面。那是他曾经拼搏、成长和奋斗的地方,充满了无数的汗水和努力。从县城北望,就是绵延的长城,和奔涌的黄河。在古代,无数关内的农民为了生计就是从这里“走西口”,进入广袤的草原,甚至把生意做到了遥远的欧洲。也有无数农民没有找到梦想中的生计,两手空空回到家里。

    现在,肖空要决定自己的命运,是突破自己职业生涯的“西口”——创业,还是选择继续做一个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