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章 刺眼的曙光:信徒与诸神的微妙联系1

    那道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圆环,或许只有从空间站望过去才更加壮观。

    弥生在空间站内,透过厚重的有机玻璃望向火星,心中不禁发出这样感慨。这样远的距离他自然看不清圆环的具体样貌,但他想在进入火星大气时一定可以一睹其雄姿。

    金属圆环将火星一分为二,反射出暖黄色的光,这和火星贫瘠的土地形成鲜明对比。地面上虽然可以零星望得见几处灯火,但相比于曾经的地球则要暗淡许多。

    弥生不知道为何时隔多年又要重启这个大型粒子对撞机,起码在之前的每次实验中,它所获得的反物质都少得可怜。他同样不理解当初为何把这样庞大的工程安放在火星上。

    单从粒子对撞容易产生黑洞这一理论来看,他认为先驱们的顾虑不无道理,可就粒子对撞机瞬间释放的能量而言,还远远达不到长时间维持黑洞存在的要求。

    不过把这样巨型设施安放在火星上的确能够很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毕竟,地球上目前可供利用的资源已经贫贫无几。

    对此弥生似乎也深有感触。

    不知从何时开始,或许是他还没出生的时候,一种危机就悄然在人群中蔓延。

    全球人口老龄比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当下人类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在生育科技和生物科技高度发展下,人类或许仍可以借此苟延残喘几百年甚至更久。

    但如果是自然环境发生改变,那么一切生命都将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

    最先意识到这种危机的并不是人类学家,而是一群天文爱好者。

    第一次捕捉到太阳耀斑席卷水星,地球的气温就发生罕有的变化。但随着太阳耀斑爆发越来越强烈,一切开始向着对生命更不利的方向发展。

    当臭氧层不再提供足够的保护,热辐射和宇宙射线使大部分动植物几乎濒临灭绝。

    从22世纪开始,便从未存在过春和秋。白天的炙热和夜晚的极寒统治了整个地球,而呼吸器和防辐射衣似乎也已经成为平时出行的标配。人类学家粉墨登场时,人口因为饥饿和辐射病已经锐减大半,有将近10%的新生儿天生携带皮肤癌基因,这让他们多半活不过20岁。尽管各种针对动植物的防辐射设施已经在全球普及,但人们很快就意识到单从生物和社会层面上谋求突破也只是缓兵之计。

    先驱正是在此境遇下应运而生。

    他们是最顶尖科研领域的一批科学家,试图在不同的科研方向上探寻人类延续的办法。弥生的导师林岐也是先驱之一,主攻方向是向外太空移民,弥生自跟随他踏入这一领域后才发现期间进展简直可以用蜗速来形容,但宇宙移民又是一个时间跨度相当长的任务,这让他一度认为希望渺茫。

    毕竟,现在走出太阳系都有不小的难度。

    虽然早在十年前世界各地的卫星发射基地就已经开始着手成批建造太空飞船,但能源问题始终是现阶段无法突破的瓶颈。

    弥生认为专心研究可控核聚变总要好过花大把精力去获得零星的反物质,何况还要看概率脸色。但林岐的想法坚决,弥生只对他提过一次就再没敢再开过口。

    弥生一度认为是自己的父亲影响了导师的决定。

    “明天一早我们就要着陆,今晚我们要进行引力适应练习。”林岐走到弥生身边,轻拍着他的肩膀。

    “一走进引力控制室我就有种作呕的感觉,我怕自己会吐在那里。”弥生看着林岐,眼神中带着一丝乞求。“我相信在火星上行走总比在月球上更容易适应,导师。”

    “可现实不允许你有太多适应时间,粒子对撞机要在半年之内完成重新运行,期间我们至少要巡回检查三遍以上。”

    “怎么会想起重启这种超大型设备?难道只有这一种解决能源的办法?”弥生不解地问。

    “不只是解决能源,我想它还有更重要的用途。”林岐若有所思地说。

    “研究宇宙起源?继续捕获上帝粒子?我想现阶段没有比这更不合适的说辞了,即便是弄清起源,可我们仍旧面临着灭顶之灾。”

    听到弥生这样说,林岐脸上闪过一阵失落。“对于你抱有这样的想法我很遗憾,起源中蕴藏着未来,整个宇宙就像一个闭合的环,周而复始地循环,我们虽身处当下,却也在过去和未来中往复。”

    弥生对林岐这种高深莫测的说法感到厌恶。抛开他是自己导师的身份,林岐身上散发的一切气质都十分像自己的父亲,这让弥生本能地产生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