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回 仙人引路

    当他们正说得“身临其境”的时候,这时坚惠问道:“那你们知不知道当年达摩祖师爷是如何渡江的?”陈寒烈这些人一听,就争着和坚惠说了起来。原来,相传当年达摩面临着滚滚长江的时候,前无木桥,又无船家,要是常人的话,肯定就会犯难了,可这达摩可不是一般人呀,达摩最终还是凭借着一根芦苇就给渡过了江。这事也被记入了佛教典故之中,虽然儒家对此抱着不同的看法,但是如果按照儒家来说,达摩当时是凭着一束芦苇给渡过了江;但是无论是佛家的看法还是儒家的看法,无论是一根芦苇过江还是一束芦苇过江,都可足见达摩的轻功身法是何其的高深,所以,这些典故都在武林盛传着,陈寒烈他们也都早有所闻。

    坚惠听完他们的答话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嗯,那今天,我们也将学着达摩祖师爷,我们也来学着他老人家渡江。”他的话刚一说完,陈寒烈等人就问道:“渡江我们该怎么渡江。”坚惠说道:“我们当然不会像祖师爷那个样子渡江了,一来我们真的不能踩着一根芦苇而渡江,二来我们的轻功对没有祖师爷他老人家那么高,所以”陈寒烈他们问道:“那所以什么呢?”

    坚惠笑着用身子一侧,从他背后露出一大片的河水,陈寒烈等人不明,问道:“这河水,这河水是怎么了?”坚惠说道:“你们看清楚点。”陈寒烈等人再定睛一看,原来那河水中透露出了一排整齐的木桩,由于以前河水还没有现在那么少,但现在属于转季的时期所以这时的河水看起来有一点的干涸。

    陈寒烈他们看到后都问道:“这些木桩都是来做什么的?”坚惠说道:“这些木桩的用途都是用来渡河的。”陈寒烈问道:“师兄,你该不会是说这些个木桩都是一些桥梁吧?”坚惠说道:“没错,按照你的理解,这貌似也行,再说了,这些搞不好真的有如你所说的那样,原先这可能是真的是一座桥吧?”陈寒烈等人同时“哦”了一声,这时又有人问道:“那是哪个缺德的人干着“过河拆桥”的事呢?”坚惠说道:“这些我们也不知了,可是这些也是可以用来过桥用的。”

    陈寒烈这时在心里庆幸着:“看师兄的那表情,搞不好这“桥”可能是我们寺的老祖宗给“拆”了吧?还好这个我没有乱问,不然的话,那我是触犯了我这“老祖宗”了。”这时,坚惠说道:“好了好了,大家回归正传。”看着他的师弟们都在这样问着自己,而自己却说“一问三不知”,在这众口难辨的情况之下,他只好这样说了。

    陈寒烈他们也都住了口,然后就有人问道:“那师兄,我们应该要干些什么呀?”坚惠说道:“就是要过河呀!”这时的人纷纷都起哄着,陈寒烈也一样,陈寒烈经过了上面的那件事之后,他也已经决定着以后不要随随便便就说话了,如果犯了人家的大忌的话,那就不行了,所以他认为以后自己只能在关键的时候才开口吧,要“死”就让别人去“死”,这可和他没有什么干系了,所以陈寒烈这时也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地喜欢出风头了,他只是在适当的时候随着众人起起哄而已。

    坚惠这时也说道:“好,那师兄就让你们见识见识我们少林是怎么给渡河的吧。”说着他就二话不说地转过身,跳到了那些木桩上,快速地跳动了起来,由于这些木桩都是立于河上的,所以在岸上可是时隐时现,而坚惠这一跳动,就像是在水上飞起来一样,因此,陈寒烈他们在岸上看起来也像是飞起来一样。坚惠也因此得到了一阵阵的欢呼声。

    顷刻间,坚惠他也就到达了对岸,而陈寒烈这边的欢呼声可还是没有停止下来。这时,坚惠在对岸叫喊着,要陈寒烈他们也像他一样这样过来,这时陈寒烈他们也没有当初那样“怕事”了,他们也随着坚惠一样纷纷跳上了那些木桩,想学着坚惠那样跳动起来。

    可是,人们对于越是有希望的事却也往往事与愿违,当他们纷纷跳上木桩的时候,或站立不稳而随即就摔进了水里,或学着坚惠那样挑不了几步就也跟着摔进了水里。其中最惨的还数曹伐了,以为曹伐可和陈寒烈不一样,陈寒烈以为出身于江南水乡,所以他也跟着身材略小,再加上他现在也只不过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孩童,所以在那木桩跳了几下根本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曹伐可就不一样了,因为他出身于平原一带,自古以来,平原一带的人都是些身材魁梧的汉子,因为他们身处平原,当然是要和那些猛虎野兽争斗,所以他们因这一关系而长得个个身材高大,曹伐就是这样的一个汉子,而陈寒烈他们都是一些出身于水乡的人,他们往往都要提早下田劳作,有或者是下水捉鱼虾蟹。因此他们的身材也因此变得有些“小巧”。而以为有着这种种的差异,造成了这些的异同。

    曹伐他一站上了那木桩,那木桩就仿佛向下陷进一些泥土里一样,本来这就让曹伐不好受了,可是还要让他像坚惠那些以飞快的速度跳过去,所以,曹伐他跳不了一两步,就这样摔进了那小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