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9章 显山露水

    柜台空无一人。

    范金有无趣的提着酒壶,来到徐和生这桌坐下。

    现在他口袋里没有钱买咸菜吃,就只能吃瘪了!

    等徐慧真放下酒壶和一碟葱花肚,准备回到柜台的时候,就听到陈雪茹道。

    “慧真啊,你可是我的好姐妹啊,就冲你刚才那句话,今儿我就让你开开眼,这是我去苏洲采购丝绸的时候,在他们那里的古玩街上,淘换来的一副郑板桥真迹。”

    陈雪茹做丝绸生意,去苏洲也并不奇怪。

    郑板桥这个名字,对于蔡全无和徐和生,那是耳熟能详。

    而酒馆这些其他人中,还有人能够或多或少知道一点的,估计就是牛爷和片儿爷了。

    见陈雪茹煞有其事的拿出一张古画来,原本无趣想走的范金有,也来了兴趣。

    只见他和徐和生也朝陈雪茹这里围了过来,这让陈雪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于是她把桌子上的卷轴打开,一副古色古香的画面就展现在大家面前。

    只见画中是一位老人,背着一斗笠,手里拿着竹杖,坐在一块竹石上,好像是在歇脚。

    陈雪茹对古玩字画也不是很懂,就感觉这画有点古朴的味道,也就花了几块钱把这画买了回来。

    原本陈雪茹准备找正阳门下最懂古玩的关大爷给鉴定一下。

    如果这副画能够得到关大爷的肯定,那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只是她刚下火车连家都没回,就到了酒馆了,哪有空去关大爷家啊。

    牛爷和片儿爷虽然在古玩造诣上没有关大爷厉害,可他们对这些老玩意也是了解一些的,不然也不会拿着真品去找蔡全无了。

    不过,他们二位看着陈雪茹手里这幅画,思虑良久之后摇了摇头。

    “传闻郑板桥一生只画竹兰石,并称三绝,你这虽然也是画竹的,可是没有题款,我看有点悬。”牛爷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听到这话,陈雪茹也是失望起来,牛爷的眼力自然是比她高明一些的,现在看来,自己白扔了几块钱。

    “嗨~原本以为淘到一份真迹呢,没想到白高兴一场。”陈雪茹兴致不高的道。

    听牛爷这么,围观的人明显有些失望,毕竟郑板桥的真迹那可不多见,那些摆地摊的也有卖郑板桥的画,估计自己手里的和它们都是一个货色吧。

    看着这些人明显有些唏嘘声的时候,蔡全无把自己的酒杯放下,他可是看的真真的。

    这副画虽然没有题款,但和他在前世博物馆见到郑板桥画的画技手法功力,如出一辙,以他的眼力,这十有八九是郑板桥的真迹。

    “牛爷,我倒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听到这话,牛爷的脸明显是抽搐了一下。

    蔡全无还懂字画?

    牛爷怀疑的看着蔡全无,感觉自己越来越看不透蔡全无了。

    上次他和片儿爷给蔡全无送碗的时候,也没见他出什么道道来啊?

    他就您这品相好能多卖点,片儿爷缺了一道口子,卖的贱一点,其他的也没什么啊?

    难道,他对瓷器不懂,对字画有点心得?

    听见蔡全无有不同看法,在场大多数人有些惊讶,也有的人表示不信。

    蔡全无之前就是一个扛大包的,而且还是这么年轻,大家不明白,他还能比牛爷懂这个?

    尤其是刚才向蔡全无叫嚣的徐老师。

    “窝脖儿,虽你腌制的咸菜是不错,但这古玩字画可不是咸菜坛子,你还能比人家牛爷更懂?装什么大尾巴狼。”徐和生开始指责蔡全无不懂装懂。

    牛爷见人家老师都捧自己,连忙谦虚道:“徐老师,没您这么夸张,只是略懂、略懂而已。”

    徐慧真也看着蔡全无,她可是知道的,自己家里老爷子留下的那些字画,都挂墙上呢,蔡全无进出家里好几回了,瞧都不瞧一眼,怎么可能懂得鉴赏。

    可是这段时间,徐慧真和蔡全无相处下来,吃惊的事情太多,都出乎她的意料。

    徐慧真看着蔡全无胸有成竹的样子,看来蔡全无他明显是对自己很有信心啊。

    徐慧真不知道,此时陈雪茹也在盯着蔡全无,而且目光变得有些迷离。

    现在陈雪茹心里有一种不出暖流,因为蔡全无这么一,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都是在帮自己话的。

    “徐老师,你是教书的,想来这郑板桥应该知道吧?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是江苏兴化人,他的祖籍是苏洲。

    郑板桥是康熙年间的秀才,雍正十年的举人,乾隆元年得了进士。

    曾在山东范县、潍县做过县令,而且政绩显着,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被后人称之为扬州八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