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9章

    首字母+org点com,

    按照大周国的规矩,公主的驸马若是地位比公主高,那么公主成亲时便称为“嫁”,若是驸马的家门背景比公主低,那么便称为“下嫁”。一字之差,六礼的规格时日相差甚多。若是在民间,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是绝不能少的,而且规矩讲究宜忌繁多,只是在宫里有几样都只是过过形式,最看重的还是纳采、亲迎二礼。

    乌兰奇察从大渊而来,迎亲之前都要随大周的礼节,不仅纳采甚为贵重隆重,而且请期之后公主还要在宫里呆上整整一年才能出嫁,因为嫁到异国他乡的公主不会归宁,有生之年再见父母亲人的机会大抵不再有,为了表达对父母的孝道,父母也为了表示对女儿的喜爱,婚期日子定下来后公主至少要在宫中留上一年。

    永阳被指婚的事让宁阳很是感慨了些日子,以前虽觉得永阳和诸葛端云的事很是不顺,但心里总想着永阳还未及笄,再等两年或许大夏战事平定就会有所转机。却不想世上之事永远在意料之外,女人的婚姻总轮不到自己做主。好在乌兰奇察是个不错的男子,永阳嫁给他应该会被宠着。这个想法总算让宁阳心里好受了些,只是不知道永阳要用多久去接受自己已与诸葛端云无缘的事实,希望她不要太过难为自己。

    其实永阳这个年纪若放在现代,便是喜欢哪个男孩子,感情也大抵是少女情窦初开的懵懂,就像甜蜜酸涩的初恋,世上没有多少人能与自己的初恋相守到老,过了那段灰色的日子,人生总归要继续,待老来回忆起那个曾喜欢过的少年,能微微一笑便已是幸福。

    自从永阳的指婚作为第一道旨意下到了德芳宫,武德帝便干脆将指婚的事儿放在了前头,几日之内圣旨连下,选妃中留到最后的女孩子除了一人之外都被指了婚。留下的这人是陆郡王府里的湘县主,正是那日在练武场上见到的陆小世子陆呈的姐姐。

    这位湘县主是要被封妃的,这个明眼人一看便知。虽然花了这么多的心思大选,皇帝到最后只纳了一位女子,这让朝臣多少有些不满,但是谁也不敢说什么,毕竟那位陆郡王自皇帝还是皇子时便是支持皇帝的一派,算得上是心腹之人。而且这些原本瞄着皇帝后宫的朝臣之女虽被指了婚,对象却都是宗族子弟,而且前程都是不错的,并不是那些平日里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其中两个家族的女儿还被指给了皇子,可见皇帝还是隆恩泽佑臣子的,于是皇帝后宫的妃子人数一事就此揭过,无人再提。

    被指给贤阳做正室王妃的是平国公之女施氏,虽族里在朝中所任不过虚职,但爵位品级也算高的,与贤阳也算合适。而被指给武阳的是子爵府上的小姐董氏,其父在朝中任工部员外郎,正四品下,虽品级有些低,却是个实职。

    武阳今年才十二岁,成亲倒是不急,只是婚事先定了下来。贤阳却不同了,他已成年且封了王,明年初王府便能建好,因此一切都按六礼的程序来,日子定在了明年二月初八。

    这段日子宫里宫外都是一片喜气,许多人都忙着嫁娶之事,其中最忙的当属德妃了。她是既要忙着娶儿媳妇又要忙着嫁女儿,虽诸多事宜都有礼部与身边得力的宫人帮忙操持,但许多事情还是要亲自过目,因而忙得是脚不沾地。德芳宫一时之间成了宫里最热闹的地方,每日请安的人多到走了一拨又来一拨,远远地便能闻到喜庆的味儿。

    然而,德芳宫里却有一处与这气氛格格不入,那里便是永阳的屋子。自从指了婚,她很少出来见人,那些道喜的声儿传进耳朵里总觉得心烦。

    午时小憩的时辰总是相对安静些的,本想着能清净一会儿,德妃便来了房里。永阳正卧在榻上,见得母妃进来只得起身行礼,眼圈儿却是红红的。

    “行了,难受便在榻上卧会儿吧,这屋里就咱们母女俩,母妃不计较礼仪的事儿。”德妃坐到榻沿儿上,用帕子给永阳擦了擦眼下,又爱怜地为她理了理有些散的发。

    永阳虽心里积郁,却也知礼,自然不会当着母亲的面儿再卧回床上,只是在榻沿儿上坐了,说道:“母妃这几日忙着,午间难得清净的时候何不小憩几刻?”

    “你这样子,叫母妃如何放心得下?”德妃话里倒不曾有指责之意,只是担心多一些,过了许久见永阳垂首不答话,德妃叹了口气道,“如今事已至此,母妃便也不怕说些不适的话惹得你心里难受了。古话有云:‘不怕嫁得穷秀才,只怕嫁得无心郎’,那大夏的端王爷对你无心,你这么聪慧的孩子怎就看不出来?”

    永阳低着头道:“前些年要为长公主守孝,况且那时女儿年纪尚小,父皇的指婚有些突然,他心里许也没准备,后来又碰上奉召回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