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章 宣传委员

    吴柯一筹莫展,照这样的流失速度,用不了多久,销售部的经营就会走光。到那时候,前期所做的一切工作就白费了。

    你成本降得再低,市场价格再合适,没有足够的销售人才,你的设备也无法变现。更重要的是邦舜设备的质量跟明昌不相上下,邦舜现在的短板只有成本和名气。

    但很明显,宋志河正在弥补以上两个短板,相信不久后他们就能迎头赶上。

    怎么办?这么好的产品,二十年打出来的名气,就这样因为一些销售人员的离职功亏一篑?

    不可能的,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有些东西,你砸再多的钱也是砸不上去的。

    广告轰炸可以让你家喻户晓,但能让你有口皆碑吗?高薪能够吸引英才流入,但说到底销售员是靠提成活的,销量上不去,提成从哪儿来?

    吴柯经过认真核算,祭出了大招:明昌设备再降价10%!

    园区的降成本工作非常成功,按照老朱的计算,降低了10%的成本,加上外包物流中心的5%,明昌设备降价10%毫无压力。

    同时,明昌集团销售部公开招聘大量年轻大学生。这些学生干劲儿十足,可塑性强,几乎不用培训便能上手工作。明昌设备本身的知名度就是最大的营销,销售人员更多承担的是跟进维护和服务的工作。吴柯思考很久认为,有明昌设备的声誉在,销售精英和卖力工作的萌新销售员区别不是很大,流失一个精英我能招聘三个年轻人,作用不见得就差多少。

    果然,新人充实进来后,伴随着明昌设备降价的浪潮,订单又一次突破新高,市场份额甚至高过了邦舜进来之前。

    这几乎成了本省食品加工行业的狂欢,企业主们奔走相告:名厂设备降价了!良心价!快囤货呀!

    省内大小食品加工厂纷纷行动起来,这个良心价不知道能维持多久,现在不买何时买?材料价格和人工工资不断上涨,设备没有继续降价的道理呀。

    销售部新人们甚至爆发了比老人更大的战斗力,他们废寝忘食接单,

    跟进,签合同,调货,跟进,销售部热火朝天,电话声此起彼伏。

    吴柯趁热打铁,又壮大了集团的售后服务部。卖产品不但是卖质量,更是卖服务。过去一家独大,明昌集团几乎不重视售后,有些企业主的设备出了问题报修,售后上甚至一个月都解决不了问题。

    但当时的企业主哪里有说理的地方?不买你的买谁的?其他倒是有服务好的,但质量也太差了些。

    现在不同了,邦舜集团的加入倒逼吴柯不得不在售后上下功夫。将来邦舜的名气如果上去了,价格再降下来,明昌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王牌?除了服务还能有什么?

    售后服务部被扩张改造,人员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服务和技能培训。最终的成果,明昌集团在省内的所有设备只要出了质量问题,三个小时内修理工就能上门服务,退换货也实现了一周清。

    本身就是知名品牌,客户原本就不奢望有多好的服务。结果一来二去发现,明昌集团变了,变得谦恭了,大小客户有了一种被尊重感。这样的感觉可不得了,要知道,在本地大多数小企业眼中,明昌集团可是个巨无霸一样的存在。

    现在人家巨无霸这么放低姿态的服务,还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合作?不但自己继续合作,还要奔走相告,帮着明昌设备打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