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94. 队长问话 准备动手

    两人皆面带担忧地说着话,回过神后冷不丁看见正幽幽盯着他们看的楚沁。

    “嚯!楚沁你干啥呢?”

    韩队长吓一大跳,后退一步差点摔到路边的水沟里去。

    楚沁已经平复好心绪了,镇定道:“我在听你们说话。”

    韩队长有点无语,偷听旁人说话被发现了你怎么还这般若无其事的?

    楚沁看出他表情表达的意思,无所谓道:“你们这不是没躲起来说吗,在路旁说我就听也不算偷听。”

    韩队长心里记挂着事儿,没多理她,挥挥手道:“那你回去吧,刚刚听到的事儿暂时先别说出去。”

    他怕村里人晓得后会发生什么意外。

    楚沁点点头,慢悠悠往家里走。

    边走边在想,自己要不要去县城边的灾民聚集地去看看。

    准确来说,不止是看看,而是去打听消息的,毕竟这是难得的一个了解外界的机会。

    但那可是灾民啊,上辈子当过灾民的楚沁十分知晓自己这种身体壮实精神饱满的人进入灾民群中会有多受人关注。

    怕是她了解完后走在路上还没到家,后头就有人盯她然后偷偷跟上了。

    上辈子楚沁曾经遇到过一回因为天气异常而庄稼绝收的情况,那年下了一整年的雪,乌云遮蔽阳光,使得那年照射到地面的阳光很是稀少。

    温度过地,还阳光不足,庄稼怎么能种得好呢。

    没办法,楚沁就只能跟着人去乞讨。

    他们这些住在城外的,就算乞讨也只能去城墙边的居民区乞讨。

    上辈子社会等级划分得非常明确。

    住在城里的人,能用到各色各样的生活用品,比如说柔软的厕纸。

    城外的人又大致分两种:建土房围绕城墙而居,能用到城里不要的残次品的是第一种。

    如她这种在城边没房子,只能住在野外的是第二种。

    第一种能拱卫城市,他们世世代代都以进入城市里打工定居为目标。

    第二种完全不敢肖想定居城市这事儿,他们能够去城里送回菜都高兴得几日都睡不着,日日晚上翻来覆去地回味在城市里看到的一切事物。

    他们甚至无法把目标放在定居城墙外上,因为城市外的竞争相当激烈,往往伴随着鲜艳的血液。

    当楚沁跟随着乞讨大部队来到城墙外的居民区时,她心里忧愤得紧,甚至掺杂着怨恨。

    凭什么这些人生来就是城市人、城墙外的人,凭什么他们能干比他们少的活却获得比他们多的粮食?

    这太不公平了。

    然而愤恨过后的楚沁也只能黯然伤神,在几天后却得知他们灾民群里有几位灾民偷偷抢劫了一位看灾民可怜,送给一位灾民半块玉米的人后心中羞愧万分。

    虽说过几日楚沁回家后忽然意识到这跟自己没啥关系,她没必要羞愧。但心里却也把千万不要和一个正处于低谷处境,啥都没有的人起冲突的道理牢牢记在心中。

    因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或许也是韩队长不让她近期把事儿说出去的主要原因。

    一方什么都没有,当然能豁出去。

    另一方拥有得多,必定束手束脚。

    楚沁回到家中,去食堂里将饭给打回来,又把早晨剩的饭热一热。

    食堂今日竟然炒了红苋菜,这可新鲜了,楚沁自家菜园没种,很少吃。

    还有清炒苦瓜与木槿花鸡蛋汤,看得楚沁眼睛又瞪大几分。

    苦瓜是食堂种的,她回家时总会路过食堂的地,就总能见到悬挂着的苦瓜。

    楚沁还把食堂种的苦瓜和自家菜地种的对比一番,结果发现人家食堂种的要更好。木槿花鸡蛋汤才最让楚沁惊讶,没想到这时候竟然就有木槿花啦?

    楚沁爱吃这个,切一切直接煮汤,汤滑滑的口感很好。

    她当即就找秀华婶子打听一番木槿花是哪儿采的,得知来自葫芦山后楚沁就惊讶非常。

    我去,葫芦山竟然还有木槿花树没被她发现?

    今日食堂的饭菜都合她心意,楚沁就自己留着吃了。也没亏待小白,把热完的剩饭剩菜搅和搅和给它吃。

    吃完饭,想起刚刚听到的事来。

    楚沁想了又想,心道:韩队长和杨队长大概率是要去看看的,听他俩儿刚刚的意思,想来对这些人也很好奇。

    所以她要不然就先跟着他们,一起到那边去观察观察?

    楚沁觉得可行,就把这事儿放心上。

    然而楚沁慢了一步,她总觉得韩队长应该不会那么快去,毕竟村里最近活多。

    等第二日,楚沁踩点到达打谷场时,在打谷场上没看见韩队长的身影。

    楚沁心里一激灵,找到楚婶儿问:“婶儿,你晓得韩队长上哪儿去了吗?”

    楚婶儿道:“不晓得,大早上的骑着自行车就走了,我问胜利,胜利说他爸是去找隔壁静水庄的杨队长。”

    看楚沁一脸凝重,便疑惑道:“咋啦,你有急事要找韩队长?”

    楚沁想点头,又怕楚婶儿追问,便憋住,摇摇头,憋得她胸口发闷。

    真是,韩队长这么着急干啥。

    她心情低沉来到地瓜地里,最近又得勤勤浇水,昨儿那乌云密布又是空把式,一点儿的雨都没下,惹得她和小唐都直呼就是不能听韩队长的话。

    当张飞燕找上她的那一刻,楚沁心里再次提起劲儿来了。

    楚沁压低声音道:“飞燕,那事儿可以准备起来了,最近是好时机。”

    一方面是有些村子面临断粮的境地,前阵子还有人来偷粮,这次偷也会怀疑到上回偷粮的人身上。

    另一方面是县里又来了两波人,水越来越浑浊后她们才能降低风险。

    最后,就是再不去取一波,粮食被张老大一家吃了咋办。

    张飞燕心里激动,忙道:“你放心,我已经把我大伯家摸清了。”

    楚沁“嘘”了声:“等傍晚来我家说。”

    张飞燕嗓门一个激动就容易变大,现在还是上工吧。

    挑水……除了挑水还是挑水。

    楚沁揉了揉肩膀,认命地带着木桶和担子往水渠方向走去。

    在她挑水时,韩队长等人也聚齐了,一同前往灾民聚集地。

    楚沁能想到不能孤身入险地,韩队长这种有多年生活经验的人又怎么能想不到呢。

    他不止和杨兵一同去,通行的还有另外六位附近村落的大队长和村支书。

    大约两小时后,八人到达聚集地附近。

    杨兵看着眼前连片的木棚道:“他们来了有一阵子了,县里也没什么好办法让人家离开,毕竟总不能提刀赶人吧。”

    索性这事他们没法做主,他们今儿也不是来驱赶人家的,都是同胞,这般缺德的事儿县里都做不出来他们哪里敢做。

    就跟楚沁的目的一样,他们想了解了解新明县之外的事儿。

    木棚实在多,更多的是席地而居,啥也没有就躺在地上,这种的一般都是还没把木棚做好,或者准备不多留,再继续走走的。

    新明县虽然有给他们一些救济粮,但粮食并不算多,每天每人能分到一块野菜饼,一碗稀稀的地瓜粥就不错了。

    但多数人并没有觉得不满,因为他们晓得自己来逃荒的有多少人,粮食积少成多,能给他们这些吊住命就不错了。

    何况一岁内的婴儿还能领碗羊奶,这很是让一部分人感激。

    但世上有好人就也有坏人,有人懂得感恩就同样有人欲壑难填。

    毕竟灾民基数大,平日走动时总能看到当地百姓的生活。

    即使快断粮的村子,日子过得也比他们来得好,这哪里不让人眼红呢。

    于是最近总有附近居民被偷菜的事儿,好在都只是菜没了,损失不大,当地的大队长也就没有深究。

    就算抓到人,人家跪下痛哭流涕一番,也能把人的心给哭软了。

    韩队长暂且还不晓得这些事,若是知道,肯定直呼老天保佑,使得他的高树村离这里远得很。

    几人观察片刻,找到一位同样也是大队长的人。

    这人姓邓,叫邓元龙,一打听竟然是隔壁省的人,韩定国愣住几秒,属实有点惊讶。

    “竟然这么远?”他惊奇问。

    邓元龙苦笑两声,请他们坐在木棚旁边的一处空地上:“对,在到达你们这里之前,我们已经走上将近一个月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