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3章 围攻(已修)

    夜间的李县反常的喧闹了起来,隔着深深庭院,李从明都听到了屋外刁民黔首的叫嚣声。

    “县丞欺骗百姓,贪墨郡守所发稻种,延误农时,按郑律为大罪!若县丞不还稻种,我等就上郡府禀告郡公!”

    “县丞还稻!县丞还稻!”

    洪亮高昂的嗓音,是一个个饥肠辘辘的百姓嘶声竭力喊出的心声,其间的怒意与威胁如海涛般翻滚,似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县城中胆小怕事的听闻此声,也耐不住心里的愤懑,他们纷纷提起家里的棒子,当着妻儿的面便冲了出去,加入了人群。

    人越来越多了,似乎县丞府邸就是一层薄纸,下一刻民众便会破门而入。

    李从明知道自己事情败露,但他也没想到一向软弱可欺的百姓突然暴起反抗,只消下一刻他们就要攻进来了!

    “卫队何在!快让卫队前来!”李从明左右环顾,焦急乱叫。

    管家战战兢兢道:“禀大人,卫队……卫队也反叛了。”

    护卫李从明的私兵大多都是李县本地人,乡亲父老都暴动了,他们若是无动于衷,等回去后就会被族老拿着扫帚打得满街乱窜。

    卫国民风直爽粗犷,这是街上常有的景象。

    李从明闻言腿一软,跌坐到了地上。

    完了,没有卫队,县丞府就没有威慑力,他这个县丞定会被那些贱民羞辱。若消息传至尧城郡林郡公处,莫说是乌纱帽了,就是命也可能保不住了!

    延误农时,欺上瞒下,在位渎职,贪墨粮种,以及此前种种行为刺激着李从明的脑子。正当他绝望之时,却见严溯素手轻抬,为自己盛了一盏美酒。

    李从明眼睛一亮,对了!

    严溯是刺史赘婿,刺史刑渠掌兵马,地位威慑力商比林郡公高,严溯一定能救他!

    身体渐渐缓了过来,李从明半爬半滚的跪到了严溯身边,大哭道:“从明已知错,还请郎君救我,来日从明必结草衔环已报郎君大恩大德!”

    严溯连忙起身回避:“溯一介白身,当不得县丞大人大礼。”

    李从明见他没有拒绝,心里有了喜意,便砰砰磕头:“郎君风姿怡然,乃刑公佳婿,又凭自己一己之力生财无数,一介白身只因郎君品貌贵重,不同我等只顾在仕途中追名逐利。”

    严溯眼中闪过嘲讽,面上却温和一笑,扶起了李从明:“大人既如此信溯,那我便去为大人拖上几天,待百姓退却之后,大人再好好筹谋如何?”

    几天?李从明不觉得几天能解决什么问题,但现在他不敢要求过多,只好道:“劳烦郎君了。”

    严溯淡淡一笑:“不劳烦,我本来也打算这样做的。”

    李从明因他这无头无脑的这句懵了片刻,到底想不通是什么意思,他就把这话抛之脑后。

    管家战战兢兢的到了门口,还未开口,就被一块稀泥砸到了衣上。

    “让县丞大人出来还粮!”

    “再不出来,我等便要冲进去了!”

    管家顾不得被砸疼的地方,只得声泪俱下道:“诸公静一静,暂听小人一言!”

    “谁要听你放你娘的狗屁!快叫你家缩头乌龟的大人爬出来见我们!”

    骂骂咧咧的一句话腾得使百姓嘲笑开来,管家被臊得面红耳赤,讷讷不敢言。

    “诸公不若听小子一言。”温朗的嗓音传来,县丞府中踏出一位水蓝色深衣的翩翩公子。他不紧不慢的百姓缓缓鞠躬,行云如流水的礼节,一下就震住了喧闹的百姓。

    李县百姓散开,一位老者缓迈出,朝严溯行了一礼:“敢问郎君有何见教。”

    “小子不敢见教,只是实话实说。”严溯谦逊一笑,“县丞大人已经知道错了,他此时此刻也无颜面见各位乡亲父老,所以小子才来替大人传达一二。”

    老者眼神制住住一旁要炸毛的汉子,他抬起满是沧桑的眼睛直视着严溯:“不知县丞大人可否要还粮?若是不还,我等便要取回自家的东西了。”

    似是没想到老人这般不给自己情面,严溯眼底微沉,嘴角却勾起一抹浅笑:“小子姓严名溯,乃刺史小婿,因生意往来而到县丞府邸下榻,却没料到遭遇了此事。”

    百姓一听他的身份,本来还有些喧闹的杂音,现在也完全安静了下来。甚至有人想,难怪这位郎君风采竟这般夺目,原是刺史佳婿。

    严溯见老者神色不为所动,便温声说:“县丞大人昧下的粮食已悉数换了银钱,就算诸公怒而破门进入,也是一无所获。当下对李县来说,粮食最重要,诸位父老乡亲不若看好县丞,然后令人上疏给郡公大人,告知他县丞所犯之错,并请求郡公大人送来援粮。”

    管家惊愕的朝严溯看去,这法子虽然拖住了百姓,但县丞的错处却也坐实了!这分明和县丞的本意不对,也不知这郎君怎么说话的!

    他正要开口阻止,但老者却认同了这一方法:“县丞府邸如今有无粮种,我等并不清楚,但县中家家户户已断粮许久,等待郡城大人送粮之时,我等要求把县丞粮仓开了,分些粮食不过分吧?”

    老者不待严溯回答,直接道:“若是县丞不同意,我等便自去县丞府中查看,瞧瞧余粮到底有几何。”

    严溯也是第一次被人这样下面子,他只好道:“此事还要等县丞决断。说到底,溯不过一外乡人,只是突然被卷入此事里,待天明后,溯也要离去了。”

    老者想想也对,毕竟他们县之事,不能连累外人,更何况此人还是刺史女婿,若是他出了事,县中百姓也难以给刺史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