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四章 此路不通

    云苏此行本来想见机行事,若能以蒙慕之力探得消息,自己便不表明身份。可是这人神机妙算,怕是瞒不过去。

    正当他准备开口的时候,却听见身后有人噔噔噔跑上来,开口就直接问道:“这位大哥,我们来求见清虚真人,向他老人家请教一些事情。请问真人在吗?”

    那扫地人爽快的回道:“他在;”

    云苏当下行礼道:“那便不打扰您,我们自行上山便可。”

    “此事不急。”扫地人大大方方的站在路中央抬手拦住了他,好心的提醒道清虚真人有个习惯:但凡有人前来求见,必须要为清虚宫做一件事情,才可以见到他的面。

    嗯?还有这种规矩?

    蒙慕当下郑重道:“这没问题,什么事情尽管说。”

    扫地人认真的看了看他,又向山路上望了望,回道:“你们帮他将这神道石阶打扫了吧。”

    “没问题,我来。”蒙慕当下接过扫把,一挽袖子准备干活。

    云苏却有些犹豫,望着这人若有所思道:“敢问是否我们清理完毕后就一定可以见到真人?”

    扫地人面色转淡,颇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开口道:“这神道共有石阶一万六千级,取自天道一六同宗之意。一举一动皆是修行,随你自愿。”说罢施施然转头离去。

    望着他的身影渐渐远去,云苏站在原地不断的琢磨他话里的意思,竟是有些彷徨。

    “唔,抬脚。”

    “嗯?哦。”眼见着蒙慕已经专心致志干起活来,云苏往旁边让了让,看着这人,也是一阵思虑。

    蒙慕没想那么多,虽然一万多个台阶,但受点累也不算什么,自己也没指望云苏帮忙,看他那个青衣飘飘的样子,也不像是个干活的人。

    可是随着两人渐渐上行,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渐渐沉重起来。他们还没走到一半,已经感觉到周遭的变化,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有一股无形的震慑之意。

    这就是王气!

    怪不得虽为神山,却丝毫不设防。别说是凡人,就算是如他们一般有修为在身,如果心念不强,必然精魄销铄,心里生出恐惧退意。两人以为王屋山不过是人间高处而已,都没有防备,当下心神大受震动,互相对视,脸色都是难看。

    云苏即刻调整内息,平复心里的畏惧之感。看着蒙慕已经满头大汗似体力不支,他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简略的告诉他几句调息的法门。

    又接过了扫把,开始清扫起来。

    要你多事?蒙慕心里大不以为然,明知道云苏是一番好意,总觉得不想欠他人情,心里别扭的很。

    云苏虽然道法精深,但毕竟没有仙职保护,现下跟普通凡人没什么差别,扫了百来个台阶,还是停了下来略歇一歇。

    蒙慕见状,也不多说,自觉的接过扫把。

    虽然乍一见面就是刀光剑影的交手,这次出来又是心不甘情不愿,但此时共同经历这个看似简单实则辛苦的考验,蒙慕也渐渐抛弃了偏见。两人相扶相助,轮换着清扫,竟有一种难兄难弟之感。

    眼看接近神道顶端,云苏挡住了蒙慕想要接班的手,决定一鼓作气扫上去。

    “毕竟是仙家洞天,你去恐怕受不了拘束,还是留在此处歇一歇,我尽量速去速回。”

    云苏握着扫把,那气势与握着剑也差不多,虽然有些疲累,依然器宇轩昂。他并非是命令,而是认真的征询着蒙慕的意见:“可好?”

    受多了道静的指挥,这下子蒙慕觉得自己猛然间受到了重视,心里大为痛快,二话不说答应下来。

    陪着云苏走到了石阶尽头,站在刻有天坛神道的巨大石壁前面,蒙慕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总算上来了。”挨着石壁一屁股坐在台阶上。

    云苏此时却不知被什么吸引了目光,走出了神道,径自钻进了密林中。

    蒙慕好奇的看着他,向来觉得云苏十分稳重得体,不想也有少年心性发作的时候。当下觉得这人挺有趣的。

    一阵窸窣声,云苏拨开灌木钻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枝修长的嫩叶给蒙慕看。

    “这是什么?”

    对方清朗一笑道:“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是华顶寒兰,本是南边所产,不曾想这里竟然也有。”

    蒙慕接过来,左看看又看看,不解的问道:“所以呢?”

    “唉。”云苏笑着摇了摇头,那神情竟然与道静像了个十足十。他抬手示意脚下一望不尽的石阶,漫声道“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在远道?”看着云苏离去的背影,蒙慕呆愣了一会儿,随即不以为然的一撇嘴:“关我什么事。”,抬手就把叶片扔到了一边,冲着前方石阶上的人影挥挥手。

    “那位大哥,我打扫的还可以吧……”

    缑山脚下的镇子里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

    端木家的小儿子遇到了刺杀!

    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修仙问道去了,还指望着能学成归来,帮衬相邻们。没想到回来时就病歪歪的,刚好了没多久,就被人拿刀追着砍。

    半夜里的尖叫惊动了大半个镇子,第二天清早端木家被围个水泄不通,快到晌午才见红肿着眼睛的端木夫人走出来,说着小扬很平安大家别担心这些和表情完全不符的话。

    “这端木家的小子啊,指不定是干什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