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3章 我很好养

    “嫂子。”

    亮子见到文莉主动打了招呼,见她视线落在他身边的姑娘身上,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一下头,介绍道

    “嫂子,这是我妹娟子,她听说我来元哥家吃饭,一定要来看看嫂子。”

    亮子说着,拿手肘轻轻怼了一下娟子。

    娟子有些不情愿,过了一会儿,才勉强和文莉打了声招呼“嫂子。”

    “进屋坐吧。”

    文莉也不在意她什么态度,就当一般客人对待,她笑一下,说了声。

    “欸,好。”

    自家妹子的态度,让亮子脸上有些尴尬,他下意识看一眼江元,见他脸上神情淡淡,亮子更忐忑了,他应一声赶紧拉了娟子进屋。

    “你们坐着,吃点东西,晚些就可以开饭了。”

    文莉去屋子里把一早备好的糖,瓜子,昨天做的核桃酥片,还有曲奇拿了出来,摆了一桌子。

    想到江元还买了些苹果回来,又喊了江元“哥哥,你给亮子和娟子洗两个苹果,我去看看锅。”

    哥哥。

    亮子和娟子在边上听得一愣,他们下意识看向江元。

    江元对这称呼没有有半点不适,他还笑了,笑得如沐春风,甚至有些荡漾“行,我知道了。”

    文莉和江元说完,又客气的招呼了亮子和娟子两句,就去了厨房。

    菜已经备好了,卤菜一类的凉菜也切好装了盘,锅里面,鸡汤熬得差不多,文莉打开另一口柴火锅,看一眼里面的红烧肉,糖色出来了,再闷一会儿就可以出锅了。

    等客人到的差不多,再把炒几个热菜就行。

    看一眼灶膛里烧得正旺的柴。

    文莉想了想,利落的炖鸡汤的锅从炉子上端下来,把红烧肉给盛进了砂锅里,放煤炉子上煨着,这边的大锅就准备开始炒菜了。

    第一道炒的菜是一道辣子鸡。

    辣子一下锅,香味立即窜出来,霸道得很。

    江元闻到香气,就要进厨房,这时,又来人了。

    是江元报社的朋友,吴樊和他老婆,还有他六岁的儿子。

    “好香啊,是弟妹在烧菜”

    吴樊做新闻工作的,时常在外面跑,人长得文气,性子却十分开朗,健谈,一进院,他就出声道。

    一边说还一边带着老婆孩子往厨房这边来,完全不用江元接待的那种,十分自来熟。

    文莉听到动静,下意识看向门外,美人什么样都是美的,哪怕在烟火气十足的灶膛间,也毫不折损她的绝丽脱俗。

    吴樊看到文莉,眼里划过一抹惊艳,很快,他微敛神和文莉打招呼道

    “弟妹好呀,我是吴樊,这是我们家那位,蒋青。”

    蒋青看起来二十五六的年纪,穿着米色斜纹格的裙,外面罩了件薄薄的同色针织衫,看着就是文化人,有一股子书香气,不过她性子也算比较爽朗的性子,在吴樊介绍后,她主动和文莉打了招呼,还张罗着自己儿子吴砌喊文莉。

    按照辈分,吴砌应该喊文莉阿姨,不过蒋青在叫儿子这么喊的时候,还和文莉笑着说了句

    “你莉姨还年轻着,叫姐姐都合适,咱们也不讲究那么多,你要是想,叫莉姐也行。”

    吴砌随父母,外向的性子,自来熟,说话也好听,他有些一本正经的小大人模样,听到妈妈那么说,他想了想说道

    “还是叫莉姨吧,不然我元叔那不好交代了,不过莉姨真是好看,我元叔捡到宝了。”

    他这话出来,院子里的人都笑了,文莉也笑了“怎么叫都行。”

    文莉喊了一声吴樊吴哥,又喊了蒋青青姐,就赶忙说道“厨房油烟重,青姐你们去堂屋坐吧。”

    江元这时候也过来了,他笑着过来摸了下吴砌的脑袋

    “你元叔确实是捡到宝了,行了,赶紧去堂屋,里面准备了许多吃的。”

    江元说着,喊了蒋青一声嫂子,又说

    “我经常去你们家,也不讲究,你们就当自己家吧,我就不多招呼了。”

    “谁用你招呼了,我们自己会来。”吴樊笑回一声,又和文莉说一声让她忙,就领着老婆孩子往堂屋去了。

    人都去堂屋了,江元就想进厨房帮忙,刚踏进厨房门口,外面又来人了。

    是江元单位的人。

    这一下子人来齐了,文莉锅里的辣子鸡也起了锅,掺一瓢洗锅水到锅里,她赶紧出去陪江元一起迎了人。

    为首的是江元说的杨主任和调度的于主任,都四十来岁,中等微发福的身材,人看着就是那种比较平易近人的领导模样。

    他们身后跟着进来的还有五个中年人,穿着工装,是江元说的几个大师傅,再后面就是一个二十来多的年轻男子,他是其中一个大师傅周师傅的儿子周显,现在跟在江元车队做事。

    不知道是不是文莉的错觉,虽然这一行人在江元打完招呼和他们介绍了文莉后,都态度温和的笑着和文莉打了招呼。

    但她总感觉氛围怪怪的,这群人不像是来吃席的样子。

    文莉的直觉很快得到证实,杨主任一行人去了堂屋后,周师傅的儿子周显就把江元叫道一边和他说事了

    “元哥,等会儿桌上你恐怕得清下场子,杨主任他们有事要商量。”

    周显说着,声音越发低,手还挡了一下嘴

    “队里的张师傅出事了,今儿凌晨,被人按在了隔壁县”

    “杨主任他们刚从隔壁县回来,听说情况不太乐观,说是和黑市那边接头的时候被按了实打实,我们运输队这回恐怕要被全市通报。”

    “本来杨主任他们准备直接回单位开会的,于主任提出来,元哥你虽然在休假,但这事也得知道一下,给拿个主意,大伙才往这边来。”

    “我爸说,于主任似乎是想把张师傅那队融进咱们这队。”

    江元一顿,他不动声色的瞥一眼堂屋几个正襟危坐,导致气氛骤然低下的几个人,须臾,他慢慢凝下神色,回了句:“我知道了。”

    江元本来也没打算让亮子他们和自己单位的人混待一块儿。

    他进去和吴樊亮子招呼了一声,一行人就借口着去帮忙弄什么去了另外一间没住人的空屋坐。

    亮子和吴樊先前见过两面,也算熟,吴樊又是健谈的性子,倒不会不自在。

    江元安排妥当,也没回堂屋,直接去了厨房。

    “菜少烧几个吧,估计也吃不了什么,等会儿我要招呼堂屋这边,吴樊他们那边你受累一下,也不用太招呼,我们都很熟了,不需要见外。”

    江元说着,就挽起袖子要洗锅烧菜。

    “你不用去陪他们没事,就几个菜,我来烧吧,你去堂屋招呼他们就行。”

    文莉正在烧水煮鱼,闻言说道。

    “没事,让他们坐一会儿,很快就炒好了。”

    江元回一句,接过文莉手上的锅铲,就帮忙起来。

    文莉见状也不拦他,在边上看他动作熟练,比大嫂的手法还快几分,做法上也挑不出错,她也没再指挥什么,就在边上给他递一下配料。

    江元先前把火生得好,烧水煮鱼这些也快,没多久就好了,之后江元又炒了个鱼香肉丝,几个素菜,就端盘把菜端上桌了。

    这时候蒋青也来帮忙了。

    饭菜一上桌,文莉去了旁边屋子招待亮子他们,江元去了他单位那一桌。

    两桌氛围是截然不同的,堂屋那边气氛要凝重一些。

    文莉给送酒的时候注意到,她看一眼江元,因为不方便问话,她也没出声,压下心思回了旁边屋子。

    亮子和吴樊这会儿已经熟了,两个人已经开喝起来。

    吴樊是喜欢吃的一个人,接连夸文莉他们的卤肉好吃。

    边上娟子一直没说话,她也没怎么吃东西,就盯着文莉看。

    文莉大大方方的由她看,又一边照顾吴砌一边和蒋青聊着。

    文莉长得好,性格好,对人也耐心。

    蒋青本来就喜欢美人,她对文莉的印象很好,在听说核桃酥片是文莉自己做的,还要给她带一些回去后,她话匣子也打开了。

    一边吃着,一边和文莉聊。

    还提了提吴樊因为报道文莉救人的事得到上面表扬的事。

    蒋青说,文莉和江元都是吴樊的贵人,江元和吴樊认识,是在火车上,江元帮忙从人贩子手里救下了吴砌,之后,吴樊想法子采访江元。

    虽然江元拒绝了,没采访成,但吴樊愣是缠着和人做了朋友,这一晃就好些年过来了,先前江元还出手帮了吴樊舅公。

    蒋青说着,颇为感慨,脸上也有感激。

    等饭吃得差不多了,两个男人还在喝酒,她就主动问道文莉“听元子说,你喜欢画画,还想投连环画的稿是吗”

    “对。”

    文莉愣一下,她没想到江元已经先和蒋青提了,她还说晚些和蒋青再熟些再问这事。

    “我先前上学那会儿,就挺喜欢画画,本来还想找老师学一学,不过青姐你也知道我上学那会儿的氛围了,为了避免麻烦,这事也不了了之了,不过我私下自己一直琢磨着,画着的。”

    “想投连环画这个呢,也是最近的想法,我画了几帧给元哥他看过,他说可以试试,我就想着,嗯,反正也是闲着,就试试,成就接着画,不成我就当练习了。”

    “你这想法还挺不错的,听你的意思是,已经画了几帧了能给我看看吗”

    “我虽然不是负责这块的,不过我一个姐姐现在在海市那边出版社做这个,我大概了解一点点,你要不介意的话,就给我看看,如果可以的话,咱们可以试试投我姐姐那边的稿,当然,县城这边的,我也去帮你打听一下,不过稿酬方面,估计还是海市那边的多些。”

    “青姐愿意帮我看,那是再好不过了,投哪里,稿酬什么的,咱也刚开始画,什么都没有,也没想那么多的,只要有人愿意收就成的。”

    做哪一行都这样,一个新人,只有别人挑剔你的,没有你要求多多的。

    文莉上辈子,也是花了好两年才闯出一点名气。就这样,在接活的时候,那也要被人挑剔一番的。

    所以,她现在心态很好,只要有人接就行,管她给几毛钱,有个好的开始就行了。

    文莉说着,就起身去了隔壁她和江元住的屋拿画。

    “青姐,你帮我看看,我也是瞎捉摸着画的,不成也没关系,反正也不用担心打击到我什么的,您都直说就是。”

    文莉和人相处,不喜欢那么多弯弯绕绕的,看得出来蒋青也是这种,她也不扭捏,直话直说了。

    蒋青伸手接过文莉递过来的画稿,笑一下“放心,我不和你客气的。”

    娟子就坐在蒋青边上,她从听到文莉画画要投什么稿的时候就撇了撇嘴。

    这会儿蒋青拿着画稿开始看,她眼睛也慢慢瞄向了画稿。

    这一看,就愣住了。

    文莉是用江元做原型画的人物,因为是画心里喜欢的人,投入的精力和专注也是百分之百,人物的神态动作都到了传神的地步。

    尤其是文莉本身功底在哪里。

    只要人一看到这画就能被吸引。

    文莉用的故事,在文莉看来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从军故事。

    但在这人们尤其崇尚军人,有信念感的年代,她的故事是很吸引人的。

    至少,蒋青是被她的故事给吸引住了。

    时间短,文莉总共画了六帧画。

    故事一开始,讲述了主人翁元子从小生在一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里,他父母都是佃农,家里兄弟姐妹多,从小吃不饱饿肚子。

    元子小的时候,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地主家的孩子就能吃好穿好,没事还把他们当马骑,遇到不好吃的还可以把饭倒去喂狗,喂鱼甚至拿脚去踩。

    而他们呢,为了一口杂粮,甚至是糠,想尽办法也很难得到。

    元子一直不懂这个差距是为什么。

    直到七岁的他救了一个游击队的兵。

    游击队的人在清醒后帮他们家做事,种粮。

    他们身上,有一种别样的气质和生气。

    在他们身上,似乎有着什么元子不懂的东西。

    甚至他们有时候上课用到的词元子也听不懂,自由,平等。

    他只听懂了一句,为人人吃饱穿暖而奋斗。

    吃饱穿暖。

    元子从小渴望的事。

    如果说,加入他们,就能吃饱穿暖,那他必须加入。

    元子把自己想法提出来,却被几个大叔叔摸着脑袋拒绝了,说他太小了,等他大了,如果他想法还没改变,他们就收下他。

    不过跟着他们,是很辛苦的,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元子那时候还不懂这些,听得懵懂。

    直到元子十三岁那年,鬼子的炮火轰到乡村,他们的村子被烧了,唯一可以避身的茅草屋没了,甚至有平时玩的好的伙伴,在元子面前死去。

    元子突然就懂了,那段时间,他听到的那些课里内容的意思。

    他想保护村子里的人,保护亲人,他想要人人能吃饱穿暖,不受战火侵袭。

    元子想当兵了,他决定去找游击队。

    于是,元子在家里父母和兄弟姐妹在窑洞安顿下来后,他就背着包,带了几个馕上路了。

    路上,元子见了太多可怕,惨绝人寰的事,他躲在草垛里,看见了鬼子的刺刀刺入了村人的心脏,看到鬼子狰狞的笑着烧了一个又一个村落。

    在这样的可怕的经历下,元子越发坚定了,要找到游击队,把这群人赶出去。

    画一直画到,元子历经艰辛,在为救一个孩子,险些死在鬼子的刺刀下,最后被路过的游击队救下这里。

    “就没了”

    蒋青一页一页慢慢看过来,翻到后面都是空白纸了,她有些意犹未尽的抬起头。

    “嗯,我刚开始画嘛,没画多少。”

    “青姐,你说这画得行吗故事我也是瞎捉摸的,也不知道行不行”

    “行啊,怎么不行,我觉得很好看”

    “元子后面从军了吗他跟着游击队干鬼子了吧”

    蒋青还没说话,边上娟子就激动的说道,察觉到文莉和蒋青投向她的视线,她慢慢住了嘴,脸上有些不自在。

    娟子父母就生了亮子和她,从小她就受宠,哥哥去当兵后,她是家里唯一一个孩子,那更得宠了,为了不让她下乡受苦,她妈妈还直接把自己食品厂的工作给了她。

    娟子一直是幕强的人,她十六岁在看到来家里帮哥哥捎带东西的江元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他。

    但江元一直在部队上,后来她再从退伍回来的哥哥那里听到江元的消息,人家已经定亲了。

    她为此难过了很久。

    两年前,得知江元重伤回来,被退亲后,她既心疼他的遭遇,又隐隐有了期盼。

    她一直想方设法的靠近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