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3章 晋江文学城

    早上五点多,关桐在楼下敲门。

    蓝瑜爬起来在枕头底下摸手机,先摸到阿佘,然后才是手机,看了一眼时间。

    一边起床一边嘟囔,“这么早……”

    关桐敲了一会就没敲了,正和胡巍一起捧着豆花吃呢。

    “蓝瑜怎么起的这么晚?”胡巍跟着爷爷的时间起床,时不时的还打个哈欠。

    昨天晚睡,还早起,隔壁的爷爷呼噜声还那么响。

    关桐吸溜了一口榨菜肉丝豆腐花,皱着眉道:“比较安静,睡得比较沉。”

    胡巍点点头,“倒也是,我们都搬出去了,二师兄是个闷葫芦,大部分时候都会被人忽略。”

    胡巍想着又打了一个呵欠,吃着关桐推荐的红糖豆花,“甜口的味道有点奇怪。”

    “咸口的也挺奇怪的。”

    蓝瑜半眯着眼打开院门,靠在门框上,打了一个呵欠,昨天玩嗨了,在天上好好地飞了一趟,回来都已经快两点了。

    满打满算也就睡了三个半小时。

    蓝瑜蹭掉眼角挤出来的眼泪,看了一眼两个人碗里风格不一样的豆花,“你们这是给对方互相推荐了?”

    关桐和胡巍对视一眼,嘿嘿一笑,从地上的竹篮里把特制的豆花给蓝瑜端出来。

    蓝瑜看着洁白的豆花上面被摆成太极造型的榨菜肉丝和红糖,眉头深深皱起,“这什么鬼?”

    “双拼!”

    “我们的爱!”

    两人肉麻兮兮的单手比了个爱心的手势。

    蓝瑜一人一个白眼,“滚蛋,老人说了,有咸有甜吃了会变傻。”

    嘴里这么说着,还是接过关桐递过来的勺子舀了一勺甜口的,“豆花哪里来的?你们大早上的敲门什么事?”

    关桐直接坐在台阶上,“找你借碗筷。”

    胡巍也在另一边坐下,“我就是闲着无聊。”

    爷爷已经和张爷爷家的老宅难舍难分了,有爷爷的徒弟们看着,他在一旁被嫌弃碍事,于是就来帮关桐搬家了。

    虽然说是搬家,其实早就搬好了,胡巍来了之后被孙大娘投喂了豆花,然后蹲着碗看着忙碌的村民,一时之间很是茫然。

    还是关桐要来找蓝瑜借碗筷,拉着他一起。

    搬家这天,房主早早起来,房门大开,门口摆上香案,上面点上香烛,上供牲畜水果和五谷。

    六点整的时候点燃鞭炮,会有专门的人祷告天地,在屋前屋后撒上好酒和雄黄,房主人亲自执行。

    之后只要注意不让香烛断了就可以了。

    十一点整,村里的壮汉会扛着关桐请钟老打造的大屏风进屋,然后放鞭炮代表着新宅主人入住,请求各路保佑。

    十二点整开席,大家热热闹闹的吃一场,吃完不用收拾就放在那里,等到第二天中午再把桌子和锅碗瓢盆收拾好。

    蓝瑜也就知道这几个必要重要的步骤,其他细节方面就得靠村里的老人了。

    关桐说的碗筷是木制的,因为要放在桌上摆放到第二天,普通的陶瓷碗不安全。

    如果鸟雀琢食,或者猫咪等动物食用不小心把碗筷摔碎了,那就不吉利了。

    蓝瑜他爸蓝峤也算得上是一个木匠,家里有一整套坚硬的木头雕刻的碗筷。

    以前新房建成之前,房主人就要找木匠做一套,用一次之后就存放起来,等到儿孙建房再重新做一套。

    这规矩慢慢的改了,变成了邻里之间借用归还,俗称借福还福,希望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这也是村里老人告诉蓝瑜的。

    蓝瑜真的很喜欢听老人讲古。

    碗筷收在杂物房,三个人吃完豆花进去搬了六个大竹筐出来。

    胡巍掀开看了一眼,碗筷上许多灰尘,“这……能用?”

    “放心,能用。”关桐拿出一个木婉,吹掉灰尘给胡巍看底色,“这些都是梨木雕刻的。”

    胡巍凑过来,“没有上漆?”

    “没有,纯打磨。”

    胡巍好奇,“那不是很容易开裂?”

    关桐点头,“如果长时间不用,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使用一下。”

    胡巍似懂非懂,“哦,蓝瑜呢?”

    一眨眼,蓝瑜不知道哪去了。

    关桐把碗放回去,扭头就看到蓝瑜牵着阿白从二进走出来。

    只见此人:头上顶着阿虎,肩膀上坐着秦游,怀里抱着还没醒的月息,月息手上绕着阿佘。

    关桐嘴角扯了一下,“你浑身上下的挂件有点多,叠buff呢?”

    蓝瑜耸肩,“对啊,此刻的我战力无穷!”

    关桐笑了一声,招呼道:“一人一担,孙大娘催我了,等下我们还得开生蚝呢。”说完挑起一担先走。

    胡巍瞥了眼蓝瑜身上的buff,嘿嘿一笑,姿势奇怪的挑着竹筐跟上关桐。

    蓝瑜微微一笑,拍拍阿白的脑袋,“阿白,看你的!”

    调整好竹筐上绳索的长度,挑一个大一点的扁担,就能够让阿白肩负起家庭的重任!

    下了梅园山,没走多久就来到了猫猫山刚种植好的草皮上。

    猫猫山地势平坦,山脚是小仓库,小仓库旁边是平坦的水泥路,直接通往关桐家。

    关桐家的房子看起来像是手机信号,最左边是一层的车库,往右依次是小二层的厨房和储物间,然后才是三层的别墅。

    更绝的是,旁边还有个比三层楼的别墅还高的梧桐。

    蓝瑜觉得眼前这个形状好眼熟。

    关桐和胡巍半路就发现了蓝瑜压榨阿白的真相,用阿白作弊什么的……

    谁让他们没有阿白呢。

    两人刚好歇脚,抬头也发现了自家/关桐家的独特形状。

    关桐蹙眉:“这怎么像个楼梯呢?”

    胡巍回头看了一眼蓝瑜种植的灵兽草,最高的已经长到一米了,刚割掉的才拇指长,“这和蓝瑜种的灵兽草一样,像个手机信号。”

    关桐和蓝瑜扭头一看,还真像。

    因为猫猫山不高,水泥路也不陡,三个大男人轻松的挑着竹筐上去了。

    哦,不对。

    两个大男人和一只阿白。

    孙大娘他们早就准备好了温水,就等着关桐把碗筷借回来。

    看到两人一狗还有身后抱着月息的蓝瑜,纷纷打趣蓝瑜家的阿白懂事了,能帮忙干活了。

    还有的询问蓝瑜这狗子哪里有卖,买一只陪着自家孩子长大,肯定听话护主!

    蓝瑜很遗憾的摇头,仅此一只。

    孙大娘拿了一根大骨头递给阿白,“来乖狗狗,吃骨头,长得高!”

    关桐和胡巍站在一旁揉肩膀,见状对视一眼纷纷感叹:再高可不得了。

    阿白扭头看着蓝瑜,像是在问能吃么。

    孙大娘更爱阿白了,爱怜的揉了一把阿白的大脑袋,“这狗子可以!”

    蓝瑜点头,“阿白,吃吧。”

    阿白叼着骨头找了个好位置,趴下,等蓝瑜把月息放他肚子上,这才开始慢慢啃骨头。

    孙大娘他们一边清洗着碗筷,一边小声交谈,说着一些小小的八卦。

    周姐和林建国把关桐定下的生蚝大虾还有鲍鱼螃蟹都运来了。

    蓝瑜找了个阿白看得见自己的位置,搬着小凳子坐下,拿起一个生蚝,先清洗外壳,然后小心翼翼的开好,放在旁边的蒸笼上。

    生蚝还好,外壳本就经过一轮清洗,虾去掉虾线就可以了。

    最难的是鲍鱼,外壳要洗刷,里面的肠肚沙嘴要去掉,然后还要按照鲍鱼的大小决定要不要把鲍鱼肉和壳分离。

    这工作干起来枯燥无味,三个大男人对视一眼,开始认真的听孙大娘他们说八卦。

    八卦无非就是谁谁家的女儿到了说亲的年龄了,谁谁家的儿子大了,当娘的已经开始物色女孩了。

    然后还有就是谁家好像发财了,买车买房,还买了貂。

    “是不是傻,就我们这,貂买来你也就只能在空调房里穿啊!”

    “人家不在乎能不能穿,就是买来气妯娌的,那两个年轻的时候闹得可凶了,不然某某这么个凶悍的婆婆会舍得给儿子们分家?”

    “要我说,某某也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小儿媳没来之前对大儿媳哪哪看不上眼,还放话说自己肯定会给小儿子找个体贴温柔贤惠漂亮的儿媳妇。”

    ……

    蓝瑜三个大男人全程表情都是这样:“吃瓜·JPG”

    胡巍悄悄的问两人,“貂为什么只能在空调房里穿?”

    “我这里过年不是下雨就是大太阳,夜里温度最低十度。”关桐指了一下蓝瑜,“去年,我和蓝瑜一起在院子里打麻将,手动的,下午两点的太阳太大,把脸晒伤了。”

    胡巍哈了一声,“冬天?晒伤?”

    “不下雨,我们这的棉服羽绒服买一件能够穿十年,一年也就穿个一天半天的。”蓝瑜耸肩,“貂什么的,只能空调房里开冷气穿穿,外面穿会热成狗。”

    胡巍:“气温这么友好的么?”

    有过年来度假的想法了。

    “但是下雨就很难受了,湿冷,骨头嘎嘎作响是正常的。”关桐说着揉了揉膝盖,年轻的时候不懂事,不穿秋裤,老了它就嘎嘎作响。

    “十度,就算下雨能冷到那里去。”作为一个见识过来零下十度的胡巍不以为然。

    蓝瑜和关桐对视一眼,很热情的邀请胡巍今年过年来玩!

    胡巍正有此意,加上爷爷的老宅修葺没个一年半载的估计搞不定,在林家村过年也不是不可以!

    而且!

    林家村可以放炮!

    六点之前,三人终于把海产品都处理完了。

    六点整,关桐点燃了鞭炮和白天专用礼花。

    胡巍塞给蓝瑜一把仙女棒,自己一个人在旁边疯狂蹦跶。

    阿白大耳朵盖下来,站在蓝瑜旁边,不屑的瞥了一眼被鞭炮吓得躲在主人背后嗷嗷叫的狼犬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