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八章 鬼村

    果然老师傅说得不错,客车在行驶了二十多分钟后我们到达了青古村。

    这个村庄放眼望去并不算面积大,没有一家平房,都是一些吊角楼和竹条围成的房屋,湘西这边建房子都是依山而建,吊角楼下面是牛羊住的地方。

    吊脚楼为湘西各族人民一种传统建筑形成,又称"吊楼子",吊脚楼为山野式"楼阳台",单檐悬挑,屋面反翘,名"飞檐",通风向阳,干爽清新。有与正屋成一字形,也有成90℃直角形。

    吊脚楼外设走廊,二面称"转角楼",三面称"走马楼"。栏杆多花格,?县柱称"吊瓜"'或为六陵、八棱,或雕成球形、金瓜形,柱、防还雕有龙风、喜鹊、花卉。

    民间吊脚楼上多为闺房,卧室或织锦、打花之处,底层为谷仓、柴房,也有底层下临溪流,泉水叮咚,别有情趣。山寨吊脚楼掩映在绿树翠竹中,富有大自然风光美。湘西州部分镇临河民居也建有吊脚楼,如吉首峒河街,凤凰沱江沿岸、王村古镇、茶洞边城及龙山洗车河等,历来都引起中外旅游者极大兴趣。?

    再看这整个青古村的住户大约有两百多户人家,而且都住得比较疏散,不是一种密集型的分布,有的住在山脚,有的住半山腰,隔得不算远,如果要说是密集那得从远处看。

    青古坐落在一个小山坳里面,四处都是大山围住,村子分布是从山坳里走向一座独特的山峰。

    坐在半山腰的人家取水肯定也非常困难,不过实在想不通他们为何要往山上搬。最亮眼的就是村子底下那条河,红色的河水流淌过村子底下,主干流很大很气势磅礴,怪不得在下游会形成一个红色瀑布。

    至于红色河流,我真正想知道的是他的源头是何处,有时间定要去看上一看。

    看完这些独特的地貌,我们沿着一条走没有目的的走,反正今晚肯定是要找一个村民家落脚歇息。

    村里的孩子眼睛盯着我们三个人看个不休,可能是他们很少见过我们这样的服装,头次看觉得新鲜。

    “这里会不会养狗?我最怕狗了。”

    赵高也有勇气说出这句话,竟然不怕我嘲弄。

    “高哥,神探说你练了一身好本事,难道连一条小狗都干不过,别给神探丢脸,别给你的师傅丢脸。”

    我必须嘲弄,想当年小时候我在村里,别说是人,狗见我都得躲着。

    但是吧,狗这东西也是有脑子,吓它一次可以,要是两次你还没有搞定,那么它对你是不会畏惧的。记得又一次,在村里碰到一条挺凶恶的大狗,它想要向我扑过来,这时我看旁边也没有石子。于是想起了父亲的话,故意从弯腰从地上假装捡起石子,每没想到那狗突然掉头,不过还是在狂吠。狗见自己没有受伤又向我扑过来,我又假装捡石子吓它,果然它又掉头回去,我当时乐得不行。可第三次的时候,我吓得蒙圈了,那狗直接向我猛扑过来,幸好狗的主人及时赶到制止了那狗。

    所以说,做什么方法别使用第三次,只有第一次才是最有效果的。

    “小叶啊,俗话说问世间情为何物,乃一物降一物,狗是我的克星。”

    赵高找借口来撑面子,我也懒得再说。

    可就赵高那么一说,我发现这个村子确实没有养狗,就是养鸡的特多,而且鸡很漂亮,大公鸡最多,有些起码有三四个年头了没舍得杀。

    我们走了一会儿,忽然听见前面传来吹唢呐和打鼓的乐器声音,等走近了才知道今天村里有人办喜酒。

    那新娘穿得是十分漂亮,身材婀娜多姿,不是瘦的那种,但也不胖,身上的服饰都挂着各种各样的饰品,特别是新娘戴的那顶头冠最耀眼。新浪穿得也很帅气,蓝色居多的过尖大褂,头裹着红布,全身也是挂满各种各样的小饰品。

    除了新郎新娘,那其它人的服装就更复杂,各有各的特点,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穿法,年青的有年青的穿法。

    比如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就很小,一律是"色彩斑澜";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各种银饰。

    ?单看苗族男子的衣饰就较为简单;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裤简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脚。

    头帕有青帕和花帕两种,帕长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放眼一看,这里的很多村民都是一样裹着头帕。缠戴时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颜色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扣一般为七颗。

    还有的青年男子,为使人欣羡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层的衣服只扣最下边的一对纽扣,第二层衣服扣下面两对纽扣……以此类推,一直到扣完为最里层的七对纽扣为止。这样,层层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别有一种情趣。与苗族男子的简单衣着相反,苗族妇女的服饰十分精美复杂。?

    然而苗族妇女的头帕,是因地而异,凤凰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多加包短帕一珙,长三尺多,由额头包至脑后,连耳朵都包在内面,花垣等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喜用黑帕,但父母去世时必须戴白帕,折叠整齐,包得平平正正,不偏不斜,末挽一道,恰齐额眉。

    再看吉首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头帕较杂,与凤凰县相接的地区包花帕,与花垣县相邻的地区包黑帕。泸溪,古丈和吉首东部地区的苗族妇女则包白色头帕。帕上绣有四对青色花蝶,朴素美观,独具风韵。所谓"头上帕子四个角,四个角上绣飞蛾",说的就是这种白巾白。?

    至于首饰,那就得看苗族妇女的首饰,其造型精美,种类繁多,以制作的原料就分为金饰、银饰、铜饰、铝饰。玉饰等等,而以银饰最为普遍,佩戴的部分有银帽、银盆、凤冠、苏山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签、扣绊等,而以手镯和戒指必须常戴。

    从造型上分,仅耳环一项,就有瓜子吊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圈圈耳环、龙头耳环、梅花吊瓜子耳环、粑粑耳环、龙头瓜子吊耳环等等还不尽其数。?

    解放后,有一些苗汉杂居地区,苗族服饰受汉族的影响比较大,一些青年已改着汉装,不过这个青古村依然保持着土家苗族最原始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