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4章 县令和铺子、

    “白米!”

    “这是白米啊。”

    看着吵成一团的族人,吴父两步跨上祠堂前的台阶,冲大家摆了摆:“大家不要吵,让我说两句!”

    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粮食,吴父在族人眼里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所以他这话一出,大家都安静了下来。

    看着安静下来的人群,吴父满意的点了点头:“你们没看错,我卖的就是白米。”

    吴父把贵人帮贵人卖粮食的说辞又给大家说了一遍。

    听完吴父的话,吴家村的人交相赞叹起来。

    “这贵人可真是难得的善心呀。”

    “是啊,真是大好人。”

    关于这个,吴家族长,心里已经有了想法,他拄着拐杖走上前来。

    “这次旱灾,我们受了贵人的大恩,我们应该给贵人立个长生碑。”

    吴家族长这话一出,吴父最先愣住。

    立长生碑可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

    这可吴家族长提议出来的,这碑立起来了之后,意义更是不同一般。

    这长生碑的存在,就意味着吴家这一族的族人及后人,世代都要铭记着云初的恩情,期盼她长命百岁。

    吴家族人对此都十分赞同,纷纷表示立碑的时候自己会去帮忙。

    就这样,在云初本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连长生碑都有了。

    长生碑的事情敲定之后,就是大家最关注的粮食问题了。

    吴父伸从箩筐里抓了一把白米摊在里展示给大家看:

    “贵人让我卖这些粮食的本意是要帮助灾民的,所以价格定得极其低廉,只要十六就能买到一升白米。”

    这么低廉的价格一出来,所有人都站不住了,举着里的布袋就开始往吴父面前挤。

    “我要一石。”

    “我也要一石。”

    一听大家都一石一石的买,吴父连忙放大音量对大家说道:“别挤,别挤,我话都还没有说完呢。”

    “这白米这么便宜,并不能让大家随意买的,一人只能买五升。”

    见大家神色有些不满,吴父连忙解释道:“这粮食之所以价格这么低廉,就是恩人打算让大家都能买到粮食,你们这一石一石的买了,让其他人去哪里买去。”

    不过吴父深知打一棒子给一个甜枣吃的道理,又补充道:

    “这一人五升还是我私下给大家放的数量,回头县里的粮店开起来了以后,县里的人要想买的米糊话,一家一天只能买一升粮食。”

    大家都不是傻的,这一家一升粮食和一人五升粮食之间有什么不同,他们自然是知道的,顿时都万分感激的看着吴父。

    吴父之所以会定这个限量的规矩,完全是为了避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从得利。

    毕竟这十六一升的粮食,买回家拿到别的地方一转,随随便便都能卖到二十一升。

    吴父定这个价格,初衷也是想着为灾民们尽一份心意,尽可能的让灾民都能买到粮食吃,可不是去救济其他人都。

    这白米价格不贵,谁都买得起,那些条件贫困一些的人家,还能把白米拿去跟人换成粗粮吃,一升白米,怎么都能换个两升粗粮。

    吴父的这一番话,说得大家心悦诚服,也都接受一人限量五升的这规定。

    族长把家里的升递给吴父之后,拎着自家的袋子排在了最前面。

    族长家有十口人,吴家村村长,也就是族长的大儿子,十分利落的数了八百个铜板给吴父。

    吴父接过铜板随扔进他带来的竹篮里之后,拿起木升开始给族长量米。

    吴父心里感谢族长的支持,所以每一升米都是装得冒了尖的。

    五十升米分量可不少,足足装了大半袋子。

    族长买过米之后,也没有急着回去,打发他大儿子先把米拎回家之后,自己站在一旁维持起了秩序。

    吴父安排吴宝河站在旁边负责收钱,他那边确定大家给的铜板数量无误之后,他再一升一升的给人装米。

    除了族长家以外,吴父给其他人装的都是平平的一升。

    十六一升的大米,每家每户都是按照自家所能买到的最高的量来买的。

    等大家都买完了米之后,吴父带来的米就只剩下小半箩筐了。

    他把小半箩筐米均匀分成两份,留着让吴宝河他们带回家。

    粮食卖完了之后,吴父没能逮到会立即回家,被高兴的族人留在了祠堂聊天扯闲。

    直到傍晚吴宝秀做好饭菜让吴宝云来祠堂喊人,吴父才和大哥二哥成功从祠堂脱身。

    吴齐氏他们一行人也从娘家赶回来了。

    毕竟现在家家都缺粮吃,吴齐氏和蒋氏都不愿意在娘家吃饭,这样就能给娘家剩下一个人的口粮。

    现在条件艰苦,也没什么好的饭菜招呼客人,吴宝秀煮了满满一大锅白粥,又把吴会财送来的野菜简单的过水拌了一下,就算是今天待客的饭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