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 89 章 煮盐开荒、

    第89章

    家口堆了这么多的粮食,这一下午季奵一家守着门口的粮食都不没敢眨眼,生怕一个不注意,门口的粮食就被别人偷偷搬走一些。

    季奵她们还好,最累还是仲父,不但要盯着粮食,还要应付村里人的各种试探,打听。

    仲父如今也算是慢慢的拿捏得好分寸了,但凡别人好奇的问题,能说的他都说了,不能说的就囫囵敷衍两句后略过去。

    通过仲父的讲述,渔村的人大多也知道他家里之所以突然会了制盐之发,就是因为前段时间季奵、仲和两人消失的那一天一夜。

    其实他们不是落水了,而是在海里救了一位贵人,贵人不但邀请他们上自己的船休息,还给了这个制盐之发和好一些财务作为报答。

    也是仲父头脑灵活,拿着制盐之发献给了夷伯候,换得了里君的位置。

    在这之前,渔村和木沟村都是没有里君的,平常邻里之间有了摩擦,都是由两个村里比较年长的人出面调节。

    如今仲父当了里君,就意味着以后这些事情都要他负责了。

    说起来仲父这个里君就相当于后世的村支书,要管的事情很多,但是里的权利也不小。

    可以说以后这渔村和木沟村都是他的地盘了,只要他以后做事不要太过火引起众怒,在辖区里横着走都没关系。

    在滨城,夷伯候说出的话就是圣旨,木沟村的人听回去的几个人说了傍晚在渔村集合,学制盐,分粮食之后,很多人都连忙扔下里的活,拖家带口的往渔村走。

    现下大家在家也没什么事情做,无非就是修补一下屋顶或者石墙,确保自家的房子在寒冬的时候不会漏风,妇人就是整日抱着一个小箩筐,把家里人破掉的衣服仔细缝补一边,明年开春还要紧着穿呢。

    从城里换了这许多皮毛回来之后,庄姬更是繁忙,一家四口的皮褂子,冬天要盖的皮毛褥子,都得感觉赶制出来。

    她是个巧的,把带回来的皮毛按照毛色、大小一一平铺在床板上,挨着一块一块缝上就行了。

    庄姬脚利索,只见她拿着磨尖了的鱼骨针,针尾拖着长长的一根麻线在两片坯子上上下翻飞,没一会两口小小的皮毛就合成了一块较大的皮毛,皮子上的兔毛理顺之后,蓬松的兔毛刚好把接口处的针脚盖得严严实实的。

    季奵今年十岁,一些简单的缝补也是会做的,只不过这些皮毛金贵,庄姬不舍得拿给她练,就指派她坐在门边缝补她们以前的旧衣服。

    只是在刮破的那些口子上缝一两块补丁罢了,缝得难看一些也没关系。

    等到傍晚,渔村和木沟村的人都来齐了之后,仲父站在自己的门槛石上,先把煮盐的办法给大家说了。

    木沟村的人听了还好,他们离海滩要走两里路,让他们煮盐还得一趟一趟来海边取海水,可比他们以前种地要难得多。

    这个问题仲父也是考虑到了的,他本来也没想让

    木沟村的人煮盐,而是准备安排他们在木沟山上捡渔村这边煮盐要用的柴火和开荒。

    云初给的那些甘蔗、花生、棉花开春之后仲父都是要种下的。

    虽然木沟村有不少土地,但是地里他们往年一直种着粟、稷和麻,这些东西是每年都要交一部分作为赋税交给夷伯候的,所以不能动。

    所以仲父想要种甘蔗、花生、棉花,就得重新开荒。

    渔村到木沟村的路上就有一大|片碎石地,以前是夷伯候的土地,其他人都没敢去开荒。

    现在没有工具,开荒纯靠人力,地里的碎石块得一点一点捡起来运走,费时费力不说,就怕自己辛苦好一段时间把地开出来了,夷伯候随便一句话,就把这土地收回去,让人白辛苦了。

    如今这一大|片的都在仲父的辖区内,这地开出来了就不怕被夷伯候收回去了。

    仲父把夷伯候给的粮食一一发了下去,不管是渔村的人还是木沟村的人,都按人头一人分到了十几斤粮食。

    拿了粮食,学了制盐的办法,仲父再安排木沟村的人明天去碎石地开荒的时候,压根没有人不满,都笑嘻嘻的说自己明天指定一大早就去碎石地开荒。

    晚上仲父把伯华一家和叔申、嫍姬全都叫到家里来吃饭。

    因为这一顿饭,之前庄姬想留下来的那只野鸡也留不住了。

    麦饼子、野鸡汤,都是往常他们没吃过的食物。

    儿子当上了里君,嫍姬真是打心里高兴。

    行走坐卧间都有一种春风得意的感觉。

    吃过晚饭吃,仲父他们几个男人跪坐在矮桌旁闲聊,庄姬趁着屋里还点着油的,赶紧缝自己的里皮毛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