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50、刘氏诊所

    下午上课的时候各科老师来上课的时候都会问一句。“何清越同学是哪一位?”然后何清越就要站起来让老师满足一下好奇心顺带让同学们瞻仰一下传说中大神的风采。

    开学一个月一年三班的同学这才知道班级里有一位低调的学霸,何清越在开学一个月后正式走入‘好学生’的行列。放佛一瞬间她就出了名,在班级里聚集了不少的人气。

    “小何儿啊!你来读一下这一段。”语文老师韩慧敏抬了抬眼皮说道。

    何清越站起身,拿着书朗诵道:“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她的声音低柔婉转,带着抑扬顿挫,仿佛投入了无数情感,课本上干巴巴的文字都显得迷人起来,仿佛那副景象就出现在眼前,令人情迷。

    “哎?读完了。”韩慧敏一怔,还带着点疑惑,下面的同学都不给面子的笑了起来。盖因这位老师没什么讲究,为人亲和。所以在这位面前胆子要大得多。

    “小何,剩下的你也读了吧。”韩慧敏调侃一下继续说道:“你们连个文章都读不好的还好意思笑。”

    嗯……还有地理老师,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

    课堂上如果遇到什么难点,如果无人应答,便会让何清越解答,每次都能得到完美的答案,这让老头很是欣慰:自己教学水平没问题是这群孩子太笨了。

    每当这时,老头就会敲敲黑板。“都说一中的学生是好苗子,现在你们看见了吧,见真章了吧,都加起来都赶不上这一个。”

    何清越:我谢谢你啊!这手仇恨值拉的。

    得亏何清越心里成熟,同学之间也很友爱,这才没发生什么其他状况。

    晚上照例是‘左右护法’接她回家。各自写作业,谁也不打搅谁。何清越很快就写完了,她的作业很简单,瞄一眼就能得出答案,也不用费什么脑子。但让人惊讶的是王丽玲的速度也很快,几乎跟何清越是前后脚写完的。

    要说何清越的速度是真不慢,如果在两人作业相同的情况下王丽玲还能以这个速度写完作业,那这作业的质量……还真是不好说。

    王丽玲的作业本也没收拾,写完就堆在了旁边。何清越翻了翻……上面答案写的是乱七八糟的。

    孙琦还抻着脖子瞄呢!何清越一把扣上本子,“你自己写。”

    “我眼睛疼。”孙琦委屈的说道:“不想写,我抄一下姐的。”

    “我看看。”何清越没敢把脉,拨开她眼皮看了看。“没什么大事,别找借口啊!快点写作业,要不然我就打电话去告诉妈。”

    孙琦气呼呼地扭过头,“你是告状精啊!”

    何清越没搭理她,径自出门去了,走前看一眼,王丽玲正在另一个房间里看电视呢,没发现她,趁这机会赶紧走。

    孙琦的眼睛有点炎症,没什么大事,她打算找一家中药铺看看。王财的酒还剩不多,之前买的药材也用光了,她得再买点,酒也得继续酿上。

    她走的不远,就在附近转悠。她之前看见过附近有个小诊所,中西合并的那种。她路过的时候闻到过中药味,所以打算去那试试运气。

    刘氏诊所。

    她走进去。医案前坐着位穿着白大褂的老大夫,应该就是诊所的主人刘大夫了。刘大夫鼻梁上还挂着副眼镜,目光从眼镜上方透过来打量她。“咋的了?”

    “爷爷您好,我想问问有没有中药卖?”何清越乖巧的说明来意。

    刘大夫站起身往后面走,何清越跟上去。

    小诊所是由住房改成的。两套打通,变成一个规模稍大一点的诊所。老大夫看诊的地方就是刚进门的小房间,被改成开放式的,外面大厅就摆着一排排的床位。里面房间还没看到是什么样子的,但从外面挂着的指示牌能看出应该是进行一些中医疗法用上的。

    “你要买什么药?”刘大夫一边走一边问道。

    “我列了单子,您看一下。”何清越从兜里拿出一个小单子,因为种类有点多,所以就列了个单子,这样抓药的人看的也方便。

    刘大夫接过单子看了眼,‘唔’了一声,“量不少啊!”然后就没再说什么。

    两人走进一个中药房,里面是一排排的药柜。

    “刘大夫,我能先看看药吗?”何清越问道。

    刘大夫注意到了她改变的称呼,转身看她,挑了挑眉。“你懂药吗?”

    “略知一二。”何清越轻轻笑了笑。

    刘大夫退开一步,让她上前。

    中药味浓,药柜里的上百种中药都在这个房间,味道自然也都混在一起,抓药的人自然不能一个个打开看里面都是什么药,大多都是时间长了一一记住,或者做个小标记。

    何清越的方法就是靠她的鼻子,轻轻一嗅,就能准确无误的找到单子上第一个中药所在。她打开药匣,从里面拿出一片党参,扫了一眼然后置于鼻下轻嗅,放回原位。再准确无误的找到第二味中药苍术,接着是第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