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1章 镜子与香水

    家里的日子总是有些懒散和清闲的。

    这日、徐天随着管家徐忠,去自家的地里看看庄稼的长势,以便确定今年的收租。

    阳光下、地里的黍米穗金黄一片,颗粒饱满,簇簇压弯了腰,今秋是个丰年。

    “是个好年景啊!”

    徐忠抬头望着天,感慨说道。

    看着徐忠感慨的样子,徐天想到,庄户们怕也是同样的心情吧!

    心里突发些莫名的沉重,是啊、遇着个好年景,对于靠在土地里扒食的庄户人来讲,无疑是老天最大的恩赐。

    十月的天气,秋高气爽,间或还有些闷热,再过几日就是收割黍米的时候了,望着那些长势不错的黍米,徐天知道,庄户们忙碌的日子,就要开始。

    随着收割的开始,漫长的冬季就将来临。

    穿越到隋末的这些年,徐天深知齐州的冬天十分寒冷,每年都有冻死的人,大雪纷飞,寒风凛冽的时节,河面上结着厚厚的冰层,山林里到处是被大雪压断的树木,特别是在那冷清而漫长的黑夜里,常常有找不到食物的野兽,跑出山林到村庄偷食,导致村庄里时常会有人被野兽咬伤、甚至咬死的事件发生,对于这种事,谁也没办法,只能尽量把自家的粮食藏好,听到动静,在不能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呆在房中不要出门。

    今年的冬天,家里的人,不用再怕冷了……

    想到系统中的被服仓库,徐天的脸上,露出舒心的微笑。

    带着管家庄稼地里走着,徐天不时和在地里劳作的庄户们,招呼说话。

    早晨的时间很快过去,临近中午,徐天走得有些疲累,望见庄户赵大伯家搭在土坎上的窝棚就在前边,径直走了过去。

    赵大伯望见徐天与徐忠往自家的窝棚走来,赶紧迎上,恭敬说道。

    “少庄主快坐下休息休息!”

    赵大伯边说、边从窝棚里拿出来两个碗,提起放在土坎上的瓦瓮,倒了些水在碗里,分别递给了徐天和徐忠。

    几碗水下肚,徐天抹抹脸上的汗水,阳光晒得有些发红的面上,笑容满满望着赵大伯,说了起来。

    “赵大伯、今年家里收成怎么样?没什么困难吧,勇哥哥随家父去了那么久也没回来,有什么困难,尽管与我或忠叔说。”

    徐天口中的勇哥哥是赵大伯的儿子,是跟随父亲的亲兵,随父亲出征后一直没有回来,赵大伯家中,现在只有小儿子、女儿和赵大婶,一家人全靠赵勇当府兵分的土地与租赁徐家的土地上收成来维持生活,遇到好年景,家里的粮食还有盈余,如果年景不好,不说交租,就连家里的人都吃不饱,这些年,徐家给庄里军户们提供的土地,年景好时收点租,年景不好,不收租不说,还要想法弄些粮食来分给大家,庄里的军户,十分感念徐家的善心。

    听到徐天所说,赵大伯感激地回道。

    “少庄主、今年年景不错,是个丰收之年,这些年、大伙得益于夫人和少庄主的关心,日子都还过得去,就怕年景不好,那日子就有些难了,也不知庄主要何时才能归来,小人有些想咱那儿子了。”

    赵大伯的话让徐天也有些感叹,以前父亲出征,隔个年把总会回来,这几年,父亲除了往家中传回书信、银两,一直没回来过,时间之长,他连父亲的样子都快忘记,许是战事吃紧的缘故。

    对于亲人,说不想念那是欺人的,母亲经常发呆,肯定也是在想念父亲,赵大伯这种思念之情,徐天能够理解,却不知该如何安慰,只得转开话题。

    “赵大伯、咱们这个庄子,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我会托师傅找些高产的农作物分给大伙栽种,再不必为吃不饱饭而担忧。”

    想到土豆与玉米,徐天很有底气的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