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4章 议和(三)

    两日后,长安唐庭早朝,众文武大臣排班肃立金銮殿下,李渊端坐龙椅,太子李建成静坐龙案侧下,李渊面容威严,眼光扫视大殿里的君臣,缓缓而道。

    “各位卿家,朕之爱女平阳公主从历城送来奏章并遣回齐王元吉,奏章中禀明历城谈判的情况,那历城徐家开出的条件不小,要求朕封其家主徐长青为异姓亲王,河南道行台并齐州自治,所有齐州官员属僚自行任命,军队实行自给,满足这些条件,徐家方可向孤家称臣,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李渊话落,殿堂里略为静寂后,众臣便乱哄哄议了起来,有那愤慨的大臣,纷纷怒责徐家胆大妄为,太子李建成站起身,愤怒得面红耳赤,高声说道。

    “各位大人,那徐家岂只是胆大妄为,齐王率军刚入齐境,徐天便率军阻击,若非皇妹见机,齐王已是身死道消,徐家狂妄,不尊王化,竟敢讨要封王与齐州自治,此是不把大唐放在眼中,本太子愿亲自领军灭了徐家,早日收服齐州。”

    太子慷慨激昂之际,李元吉满脸伤痕移步金銮殿下,跪伏李渊当前,怒声而诉。

    “父皇!徐家父子可恶至极,儿臣欲随太子攻打历城,将此二贼碎尸万段。”

    建成与元吉兄弟,殿前应合,众臣见李元吉满脸伤痕,知定是被徐家所谑,有那恼恨齐王嚣张跋扈的大臣,为徐家胆大妄为暗自佩服,有那倚靠齐王的奴才大臣,自是恨不得拨了徐家之皮。

    李渊斜眼眯视李世民,见世民笑而不语,其麾下天策府众将肃立,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心中顿时不爽,再见元吉满脸伤痕,心中恼恨徐家,一时竟忘了李秀宁奏章里言及遣回齐王的前因后果,正欲下旨着李建成率军,汇聚驻扎平阴的大军,待得撤回李秀宁及诸臣,全面攻打齐州。

    此时,宰相裴寂出班奏道。

    “圣上、太子所言,臣认为不可,现今公主仍在历城,安危握在徐家父子手中,先期派出的十万大军驻扎平阴县,如徐家知道皇朝增兵,此十万大军危矣!关陇、中原地区,乱军余孽未清,突厥对大唐虎视眈眈,若是知悉朝廷此时与徐军开战,抓住时机趁此作乱,朝廷当该如何,微臣以为,公主差人送来奏章,自身却仍在历城,想必仍有谈和之机,公主之意,无非是想知道朝廷底线,以便对徐家相机行事,还

    请圣上明断。”

    李渊心中暗叫一声。

    “好险!”

    自己一时气愤之下竟忘了皇儿与几名重臣,十万大军的安危,若是贸然颁发旨意,逼得徐家反目,横下心与唐作对,岂不是害了皇儿与众臣的性命,想皇儿冒生命危险前往历城,眼见身子已有起色,徐家也是功不可没,自己怎能听建成、元吉之词妄下定论。

    想到此处,李渊恼怒,大声斥责李元吉。

    “逆子、为顾一己私仇,全然不顾秀宁与众位大人的安危,不遵你皇姐和李爱卿军令,私自领军进犯齐境,坏了朝中与历城谈判之事,回朝又不知悔过,反而危言耸听,唆使太子再领军攻打齐州替你报仇,其心可殊,速速滚回府中面壁思过,休得让朕看见,徒生烦恼。”

    听得父皇严厉斥责,李元吉吓得叩头不止,装出一副可怜的模样哽咽说道。

    “父皇息怒,儿臣知错,这便回府思过,望父皇龙体安康。”

    李元吉仓惶退出大殿,李世民见李渊兀自恼怒,出班奏道。

    “父皇、裴大人所言甚是有理,儿臣认为,徐家拥兵自重,志在齐州自治,对爵位不过试探朝廷诚意,想那齐州之地,山东士族门阀林立,非能人不能治理,徐家能在十年间,管治得井井有条,治疮痍而变繁华,确有过人之处,观天下情势,大唐现今确无力东顾,不如就将齐州,交与徐家治理,齐州实行自治,设元帅府,封徐长青为国公兼领齐州元帅,齐州官员属僚由其自行任命,徐家军不得超过现有之数,所有开支由其自给,徐家岁贡朝廷,另外,长安赐徐长青国公府邸,宣徐天长安居住,想必这样的条件徐家能够接受,对父皇上表称臣,此为儿臣所奏,望父皇明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