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00章 长安城诗会(四)

    就在诗会这热烈的气氛中,国子监讲习王文涛不满徐天对他不理不睬,心中气极不已。

    王文涛本是太原王家之人,平时俱是高高在上傲慢得紧,却不曾想今日诗会上被徐天怼得毫无面子,适才又被长孙家的大公子长孙冲挤兑,暗讽自己不如徐天之处太多,想到自己本是受族里长辈指使在诗会上为难徐天,使之出丑,徐天诗作之后自己反倒是被人轻视,心里除了不忿,更有种忌妒横生。m.

    见刚才没能如愿难倒徐天,反而给了对方出彩的机会,这厮又生一计与国子监几位儒生商议后得到太子允许,遂改厅堂中各人自由作诗为击鼓传花,鼓声停止之时如花在何人手中,接花之人必需作诗一首,不会做诗的也可当众认输并罚酒一杯,此活动有些趣味,顿时获得厅堂中人的认可,就连那一直垂下的纱帘此时已卷了起来,让人清晰看见纱帘后那些仪态万千、姹紫嫣红的贵妇和小姐们。

    游戏规则定下,众皆玩乐。

    “咚、咚、咚!”鼓声停下,红绸做成的花朵落在位身穿青色文士袍服的儒生手里,该儒生有些害羞起身,略微沉吟后接着开口大声念到。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众皆大笑,然、也算此儒生通过,传鼓接花继续,那红绸花在无数双手里跳来跳去,有那接着花不会做诗的,起身浮一大白,倒已爽快,会作诗的沉吟片刻,朗朗诵读,奈何其佳作甚少,好好的一场诗会此时倒成了男女们嘻笑的游戏。

    若不是因太子挽留徐天早已离去,原本自己此次冒着被朝廷捉拿的危险来长安参加诗会不过是想见识下古代的诗会是什么样的,满心以为会在诗会上认识几位著名的大唐诗人,想不到这诗会竟是以娱乐为主,那些传名前世的诗人,尚且没有见到一位,徐天早是兴致全无。

    陈处默和尉迟宝林已经有些醉意,俩人歪斜挤在一起脸红筋胀进入似睡非睡的神态里,徐天与柴绍武和秦怀玉,三人时不时举杯浅饮,听到好的诗词也低声品评几句,就在这种打嗝放屁闲极无聊的时候,红绸花落在了徐天手里,鼓声戛然而止。

    手捧着红花徐天有些茫然,秦怀玉却嬉笑说道。

    “兄弟是打算喝酒还是作诗?”

    柴绍武则打趣应声而道。

    “喝什么酒哟,小天可不是酒囊饭袋,没得被别人小瞧了去。”

    听俩人打趣的言语,徐天斜眼瞧了瞧那些巴巴望着他的男男女女,发现王文涛那厮正皮笑肉不笑地等着看自己出丑,徐天抬起手对他做出个伸出中指竖起的鄙视动作,开声就来,却是他在后世里最喜欢的宋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浓郁的思乡之情在徐天的诵咏中萦绕整个厅堂,有那情根深种的双眼已蒙上水雾,最是那些多愁善感的女子,此时有掏出香帕的不停地揉着双眼,厅堂里一时有些安静起来。

    徐天将花传至下位接花人的手里,而击鼓的人仿似还没有从这种思乡的情绪中晃过神来继续击鼓,使得那接过花等着鼓声开始传送的人儿也愣了起来。

    “唉……”

    便在此时、一声轻轻的叹息从国子监祭酒孔颖达的嘴里哼出,接着便听他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

    “好词啊!”

    王文涛眼见徐天又在这传鼓接花的活动中独占鳌头,心中自是不爽,酸不拉几的低声说道。

    “这词也不知是不是哪里抄来或是请人代做的哟!”

    这话让厅堂里的男男女女俱用诧异的眼光瞧着徐天,要知那时被人质疑抄袭是件多么无耻的事情,被质疑之人若没有极大的反驳之力,那么今后在权贵圈里至少会给自己带来沽名钓誉的恶名,久之便会身败名裂,王文涛这厮用心歹毒,为了整到徐天,所用手段已是无所不用其极,完全不计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