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 7 章 皇帝的温柔

    第七章

    太后突然到了御书房,看见皇帝就连批折子都带着锦妃,脸色顿时不大好看了。

    锦色连忙站了起来,卫珩低着眼帘,乖巧得很。

    太后当着新皇的面,还维持着表面笑意:“听说锦妃落水了,侯府夫人惦记女儿,进宫来了,你看看我这皇儿,批折子让谁伺候着不行,锦妃身体不适,还让人家在这站着。”

    这个老妖婆,精明得很,这么说着责备皇帝的话,皇帝反而无话可说了。

    锦色在旁偷瞥着卫珩,因为是把他养大的养母,所以他低下了眼帘,示意她忍下。

    太后见皇帝没说什么,摆手让人把纳兰锦色送回紫宸殿去。

    卫珩跟着太后身边的太监李德往出走,出了御书房了,李德脚步慢了下来,身边再没有别人了,他这才传达太后的意思。

    “贵妃娘娘,”李德开口是恭恭敬敬的,一副奴才相:“太后命奴才送贵妃娘娘回紫宸殿,毕竟您是这后宫里第一个被皇帝宠幸的女人,太后还命奴才给娘娘带了礼物。”

    卫珩走得不快,纳兰锦色这个女子身体娇弱得很,稍多动一点就很疲惫,可见平时她得多娇贵。

    李德自顾着说着话:“但是娘娘也要知道,这后宫最不缺的也是妃子,娘娘做得了这第一个,从妃变成了贵妃,但不会是最后一个,太后让奴才提醒娘娘,知足者常乐,莫要往前走了。”

    看吧,后宫里面,在他看不见的地方,一个小小的太监,在太后的授意下,就敢这么和贵妃娘娘说话,他说的就是太后的意思,在警示锦妃。

    卫珩低着眼帘,自顾着往前走。

    李德一脸笑意:“昨天娘娘留宿寝宫,这不符宫里规矩,想必娘娘也知道的,今天晚上不知道皇上会翻谁的牌子,不过太后说这规矩是不会再破了。”

    话里话外,都在告诫锦妃。

    这是在锦妃得了一个贵妃的名头之后,太后的所作所为,她从前在卫珩面前不只说过一次,担忧这江山社稷后继无人,哭诉着说他就是不让她省心,身边一个女人都没有。

    现在呢,有了一个被他们以为宠幸了的女人,然后那个口口声声担心他的太后,竟然做了这么多小动作。

    卫珩心中冷笑,想必当年他的亲生母亲也遭受了诸如此类的事吧。

    回到了紫宸殿里,春桃抱着猫先迎出来了,李德把一个锦盒送到了卫珩的面前,说是太后送她的见面礼,卫珩让春桃收下了。

    等李德走了,春桃这才凑近了些:“主子,家里来人了。”

    卫珩已经知道了,说是纳兰锦色的母亲。

    他不知道父母亲情应该是什么样的,没有开口。

    春桃却很怕这个主子在自家夫人面前表现不好,一路叮嘱着她:“这两天我担心得都睡不着觉,主子一向不愿参与到后宫的争斗当中去,皇上怎么就偏偏留下您了呢?夫人来得这么快一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主子就算再怎么想出宫,再怎么不愿意做什么贵妃娘娘那也忍忍吧,千万别在夫人面前表露出来。”

    没想到,这个锦妃竟然是真的不喜欢宫里的生活,那不想让母亲知道,也是怕母亲担心吧,卫珩点头应下,跟随春桃走进了殿内。

    入了殿内,侯门纳兰夫人正坐在主位上,拿着茶碗喝茶。

    春桃连忙上前:“夫人,贵妃娘娘回来了。”

    因为是亲生母亲,所以俗礼都免了,纳兰夫人抬头看了一眼,没想到几个月不见的女儿,已经变了一个人一样,也是错愕:“你这丫头,没想到养了几个月,倒与你姐姐十分相似了。”

    卫珩坐在一旁,看着这位侯门夫人。

    女人比太后还要年轻一些,看着风韵犹存,脸上还有几分锦妃的影子,纳兰夫人把茶碗放在了桌子上面,开门见山了:“昨天晚上侍寝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你一定要把握住,怀上龙种,才是你最应该做的。”

    卫珩的眼角蓦的一抽,亲生母亲,也不过如此,没有一句担心女儿的话,都是权益。

    卫珩在紫宸殿里装贵妃,锦色也极力扮演着皇帝的角色。

    都知道新皇暴戾,就连太后也不愿意与他发生正面冲突,等锦妃走了,御书房就剩皇帝了,太后这才摆手,让宫女们都退下。

    锦色虚礼让过,再次回到案前坐了下来。

    她打开折子,看见上面卫珩的批示,假装在看。

    太后身边还带着一个娇俏少女,这会儿没有人了,跑到了案前来,一脸天真:“皇帝哥哥,你怎么都不理人家,见了面也不说话,该不会是连我的名字都不记得了吧。”

    皇、帝哥哥?

    锦色抬眼,小姑娘十五六岁,锦衣华服,眉清目秀,天生的娃娃脸还带着点婴儿肥,看起来娇俏可爱,能被太后带在身边的,那一定就是她本家的小侄女,王家女。

    只不过,卫珩又没对她说过,她哪里知道这小姑娘的名字。

    如果是平时时候,卫珩会怎么做?

    管不了那么多了,太后今天才让锦妃罚跪,虽然跪的是卫珩,但和她跪有什么分别,锦色心里怎么能痛快,她批着折子,收回了目光来。

    太后已经坐了下来:“哀家此次前来,是想问问皇儿,那个风家女现在怎么回事,留着她在宫里,难道真是有心封她为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