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31、第 31 章

    而谢当归从早上8点等到10点半没等到嘉宾的车,终于还是忍不住先上了山。

    他们的小院是村里上山的其中一条路,早上去山里摘蘑菇的人可不少,再不去好的都被摘完了。

    “走走走,回来叫你们尝尝真正的美味。”

    休息了一晚上就活蹦乱跳的谢当归全然看不出头天虚弱的模样,推着江远帆就离开了院子。

    昨夜雨不知道持续到了什么时候,反正谢当归睡足了时间早上6点多自然醒时已经没有动静了。早上太阳出来晒了一段时间,水干了不少。

    雨靴保护着他们的鞋和裤腿不让泥溅到,两个人加上摄像师大摇大摆地进了山。

    采枞树菌并不需要太过深入,这山脚下也有枞树,大家比拼眼力而已。

    干涸了这么久的孢子吸足了雨水,一个个拨开周围的落叶和植物探出头来,谢当归没多久就发现了一朵。

    “看见没,这个黄的就是枞树菌,边上带点绿,秋天的时候是褐色的。山上可能还会有其他花里胡哨的蘑菇,不过你估计也不认识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照着这个摘就行。”谢当归把标本交给了江远帆。

    虽然这边蘑菇的种类可能没有南诏多,但也不是很少。要是吃到毒蘑菇,晚上他们可以组团在医院的天花板上看小人跳舞了。

    刚在山脚下找了一会儿,他们就碰见了一个刚从山上回来的本地人。

    “找菌子呢?这底下的都被找得差不多了,你们到那边去找,那边多。”

    热情好客的老乡给他们指了个方向,他的背篓里满满当当装了一篓子,估计得有十几斤。老乡还告诉他们,明天就是镇上赶集的日子,有人专门来收枞树菌,三十块钱一斤,昨天下这场雨,刚好给他们带来不少额外收益。

    “这玩意这么贵?要不我们少摘一点吧?让他们多卖点钱。”江远帆小声跟谢当归说。

    谢当归好笑地看了他一眼,还真是对这些一点了解都没有。

    “没事,他们摘不完的。下一次下雨,又会生很多出来。而且这东西就是数量少才值钱,多了还有几个人买?”

    “噢。”

    “明天赶集我们可以去看看,能便宜买到城里吃不到的好东西,不知道他们这里是赶哪一天。”

    “赶集还分日子?”

    “不分日子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有人去?农村人流量少,不能天天卖东西,就把东西攒攒,等到赶集的时候挑去卖。有的地方赶周六,有的地方赶周日,还有的赶初一和十五。”

    “好叭。”

    被教训的江远帆蔫了吧唧,谢当归居然觉得他有点可爱,白长了那么一张高冷的脸。

    他们吃饭的一共六个人,加上要来的飞行嘉宾最多不超过十个,谢当归和江远帆就摘了五斤左右的枞树菌就回去了,多了也吃不下。

    至于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那么多人呢!想吃自己也能摘!被他们坑了这么久的谢当归无视起来理所当然。

    自从他们觉得电风扇换得太便宜了之后,每天都想方设法让他们去干活,要不是他在农村生活,能从山上弄到好东西,这会儿说不定已经负债累累了。

    “兄弟萌,我们带着蘑菇肥来了!”两个采蘑菇的小男孩回到了院子。

    “回来了?快来看看这是谁!”王启昌从二楼探出了个头。

    谢当归和江远帆眼睛一亮,哟呵,劳动力来了!

    脱掉雨靴,把装备放在楼梯下,谢当归和江远帆上了楼,堂屋里果然多了一名年轻的男子。

    谢当归三步并做两步迎了上去握住了对方的手:“刘老师,我是谢当归,超喜欢您的电影的!没想到今天居然是您过来,我们刚在山上摘了点枞树菌,新鲜得很,一会儿您尝尝。”

    谢当归没想到节目组居然能请到刘朗过来,如果换成别人,他肯定就毫无心理负担地使唤了。

    但是刘朗嘛,这位可是正儿八经的影帝。他当初在《黑白》剧组的时候,王导就是拿刘朗来举例,让他跟着学的。

    王导嘴里的刘朗那可是敬业的代表,演戏从不用替身,演技也十分突出,几乎是“一条过”的代名词,被谢当归当成了偶像般的存在。

    拍《黑白》的那段时间,他几乎把刘朗参演的作品全都看了一遍,很多演技的细节都是跟他学的。

    “我怎么记得早上有人出去的时候,还嫌嘉宾来得太晚耽搁他摘蘑菇呢?”任冬把他们从导演那里坑来的瓜端了上来。

    无人在意,跟在谢当归身后的江远帆死死地盯着谢当归抓住刘朗的手,脸几乎黑成了墨色。

    刘朗是任冬的忘年交,刚好在荆州拍戏,被他邀请过来玩的,这会儿倒是便宜了谢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