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56、第 56 章

    “王导。”

    “来了?人齐了,那就进去吧。”

    电影定档在十月下旬后,各个活动接踵而来,光是谢当归这个大屏幕首秀就足够有噱头了。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具有相当的话题性,反正首映当天的票房不会差,粉丝们都已经做好了被割韭菜的准备。

    几曾何时王旭峰也有过这种待遇,不过那也是很久之前拿奖的时候去了。

    第一次惨遭滑铁卢的时媒体们倒也还有点耐心,后边的两部作品上映前也专门有人来找他采访。

    只是他追求艺术,后边的作品票房一部比一部差,也没能拿奖,不仅媒体不找他了,就连投资人都很难找到。

    要么就把他的利益压到最低,要么就给他提各种各样的要求,比如塞人。

    盛世虽然只是富二代老总的玩闹之作,但老板喜欢的明星息影之后公司有能耐的新人就谢当归一个,就投资这一部电影的钱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而且导演本身的实力并不算差,这次又是他指望的翻身之作,盛世对这次投资还是比较看好,赚钱捧人两不误。

    总而言之,黄旭峰在诸多质量参差不齐的金主爸爸中,挑选了盛世这个能够最大程度放权的,勉强接受了谢当归的加入。

    而谢当归也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不靠谱,算是给了他一根定海神针。

    “《黑白》的宣传多亏你了。”王旭峰忍不住感叹道。

    谢当归一愣,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如此,但他感觉他占大便宜了。公司名下并没有厉害的导演,反倒是他从王导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即使没有我,电影上映之后大家也会知道它的质量的。”谢当归摇了摇头。

    《黑白》本来就不是一部大制作,特效少,又是现代剧,成本并没有多高。就他看到的剧本,只要剪辑不是烂得一塌糊涂,回本不是问题。

    “好小子,以后有机会我再找你拍戏。”王旭峰笑了笑,也不跟他多做解释,拍了拍他的肩。

    对于他来说,这电影有谢当归和没谢当归还真不一样。

    他想靠着这部电影重新起步就得靠票房说话,如果没有谢当归,即使这部电影质量不错,从一开始联系院线、排片就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了。

    而有了谢当归的存在,不仅是排片被大开绿灯,就连首映票房的基数都会噌噌往上涨。

    这种时候就只要电影质量能过得去,基本上就是顺风顺水一路滚雪球的走势。

    “说起来还多谢王导给罗导推荐的我,才让我有了这么一次机会。”

    罗导?

    王旭峰脑子一转,就想起了这件事:“《图龙》选你跟我可没什么关系,他来跟我打听你的情况,我实话实说罢了。”

    谢当归回了他一个灿烂的笑容,作为一个曾经拿过奖的导演,甚至都不用他夸奖,只要说几句中肯的话,对他接下来的发展就已经很好了。

    进组前陶姐就跟他交代过,别看他现在看起来风光,在影视界他就是个新人,不管他有多少粉丝、有多少流量,既然想转型,进了组就得夹着尾巴做人。

    导演内部间也是有小圈子的,特别是王旭峰这种曾经拿过奖的,即使他现在落魄了,实力也还在,并不是能被折损的部分。

    别的不说,谢当归接圈子里其他导演的戏的时候,要是跟王旭峰关系不错,肯定会打听到他这里来。如果他又没实力又喜欢耍大牌,名声在圈内瞬间就臭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不用他,毕竟流量还在那里。只是他想转型、想接好的剧本,那基本不可能。

    所以不需要王旭峰帮他说什么好话,只要他对谢当归不产生恶感,其他的事情公司都能搞定。

    更别说当时听罗导的意思,王导应该还夸了他几句,谢当归对他感激不尽。

    此次参加访谈节目的就四个人,男女主角、男二和导演、编剧。剧本是王导自己写的,所以一共就四个人。

    虽然在片酬上男主角和谢当归差不多,但演员的关注度还是比不上流量明星,所以采访的主要对象还是谢当归。一开始按照惯例问了一些关于电影创作方面的事后,问题就转到了谢当归的身上。

    主持人:“这还是谢当归第一次接触影视拍摄吧?一来就上了大屏幕,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吗?”

    谢当归摊手:“我也没拍过其他的作品,暂时没办法对比,肯定是比拍MV难多了。”

    主持人又问:“男二的戏份贯穿全场,而且年龄的设定足足比你大了一轮,以小演大很难演出角色的阅历。知道自己接了这么一个角色后,心里会有压力吗?”

    谢当归这个角色是怎么来的大家心知肚明,不过在镜头前肯定不能直接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