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章刘姐提醒,初遇娄晓娥

    稍微暗示的话语让傻柱也回过味来了,说到底贾东旭这场事故,主要原因还是在他身上。

    一些操作可以视为人情世故,可真要搞得声势浩大起来,就有点逼宫的意思了。

    逼宫的下场嘛,那肯定是很惨的!

    厂里的领导要是在这事上妥协,那么就是等于将厂里的规章制度当做牌子,人心浮动,以后怎么管理?

    两人不在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而在贾家,秦淮茹也在担心这个问题。

    “哭哭哭,就知道哭,现在哭有什么用,东旭能站起来吗?”

    贾张氏骂了起来,看着秦淮茹觉得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躺在床上的贾东旭一副浑然未闻的模样。

    后悔,怨恨,悲愤,种种情绪都充斥着他的心头。

    要是那天晚上不聚赌玩耍?

    要是不输了钱因为心情郁闷喝醉了酒?

    要是喝醉了直接请假没去上班?

    各种假设,让他有种无比憋屈的后悔感。

    他心里清楚,这一场事故完全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

    又是醉意,又是一夜未睡的昏昏沉沉,让他在操作的时候失误,失误后反应不过来从而引发连锁反应。

    当他感觉疼痛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医院了。

    躺在医院的这段时间,事故的定性还没有告知他,如此拖沓,让贾东旭更是后悔。

    拖沓的原因,无非就是各种情况都在表明他贾东旭没有遵守上班的规章制度。

    人已经废了,贾东旭清楚,对于死亡的恐惧让他已经陷入惶恐不安的自闭之中。

    控制不住情绪已经是常态,因为他已经陷入了各种情绪的自我闭环当中。

    就是一些看着他的眼神,都能让他散发着各种情绪。

    鄙视?辛灾乐货?

    或许都有吧,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自闭的。

    “别吵了,我要休息!”

    那陌生的眼神让秦淮茹跟贾张氏都及时闭嘴,暴躁的怒与争吵这段时间已经发生很多,秦淮茹不想刺激贾东旭,因为这段时间贾东旭的变化她最为敏锐。

    ……

    一夜过去,第二天,该上班的已经早起,寒冷的冬天起床真是一个对意志力的考验。

    洗漱一番后,带上帽子,穿上大衣,于小石出了门,往轧钢厂走去。

    今天的雪小了些,不过积雪让人走路的时候踩着咯吱咯吱响。

    扫雪的已经干得热火朝天,于小石抽着烟,大步流星来到轧钢厂。

    进了休息间,看到自家师傅已经接了热水倒了一杯慢慢喝着,于小石拿出烟递给师傅雷定山。

    雷定山个子一米七,身形有些干瘦,四十二岁的年龄是他的黄金年龄,有成熟,有梦想。

    “师傅,今天我还是继续加工昨天的零部件吗?”,于小石问了一声,他一直按照师傅的安排工作的。

    “今天你来带几个学徒工。”,雷定山说着微微一笑道:“本来是你师兄来带的,他这几天要跟在我身边提升一下,你接过他的工作吧。”

    “好的师傅。”,于小石点头表示明白,刚进厂的学徒工都是二三四级别的钳工来带的,至于五六七八级别的钳工来带徒弟就太过浪费了。

    尤其是六七八级别的钳工,他们都是厂里的重要技工,少有分心来带学徒工的。

    当然了,他们也带学徒工,有时候是人情世故,有时候是想要收亲传徒弟。

    比如他于小石就是这两部分都有了,不然当初怎么会轮到还是七级钳工的雷定山收他当徒弟。

    学徒工就等于是培训,承情得有,可没有师徒的关系深厚。

    可到了确切的师徒关系,那就是拉扯不开了,就像他于小石跟师傅雷定山,还有一大爷易中海跟他徒弟贾东旭这样的。

    七八级钳工基本都是厂里各个车间的技术负责人,不管是为了效率还是其他原因,人才都是重要的。

    就比如说师傅雷定山负责的这个车间,车间主任负责管理还有一些接洽工作,至于实际操作,就得雷定山来分配。

    收徒弟,一来是为了传承技艺,二来则是为了掌控车间的操作。

    他们三车间里,师傅雷定山是八级钳工,然后有一个七级钳工,四五六级别的有几个就是他于小石的师兄。

    有着这么一个派系,方便领头的分配干活,当然了,还没到争权夺利的地步,毕竟车间主任的管理制衡也是存在的。

    师徒两人说了一会儿,于小石就先去了车间那边,从车间主任的办公室文员拿了名单后,这才准备去领人。

    “小石,等等,我正好跟你一起去得了。”,办公室的文员刘姐拿起文件,起身就跟于小石离开办公室。

    两人并排走着,刘姐好像是想到了什么,轻声道:“小石,好像你跟一车间,那个前段时间出了事故的贾东旭是一个院的吧?”

    “嗯,刘姐,这其中有什么说法吗?”,于小石问了起来,两人关系还处得可以,见刘姐这动静,他便接了话茬儿。

    “要不说你小子鬼精呢。”,刘姐听着于小石直问的话就知道这小子听懂了一些东西。

    “刘姐,这不是靠着你照顾吗。”,于小石嘿嘿一笑,言语中带着些许奉承。

    像刘姐这种办公室文员,消息最灵通了,有时候一句话的提醒都能避开一些事情。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这一点无可厚非。

    他虽然在车间里有师傅雷定山庇护着,可以没有必要趾高气昂的不鸟人。

    低调点,客气点,不会吃亏的!

    “小石,刘姐知道你们一个院,在这事上自然少不了一些人情往来,这是避免不了的。”

    刘姐说着,语气悠悠道:“贾东旭的事故定性可是在厂里掀起了一些波澜的,事故还没定性呢,一车间的车间主任就先被批评,估计接下来还要当着全厂的人做检讨。”

    “不光是他,就连厂里负责操作安全的领导也被厂长点名批评。”

    话说到这里,刘姐语气中转而叮嘱道:“在这事上,你若有些许不便,说话的时候也悠着点,真要搞得风风雨雨的,最后少不了要被一些人记住的。”

    于小石听懂了,这是提醒他不要做出头鸟。

    被人记住的往往都是蹦跶得最欢的那一个。

    “刘姐,谢谢,改天请你吃饭!”,于小石感谢出声,得到提醒后,他在这事上确实得注意点了。

    谁让一大爷易中海那个家伙在鼓动院里的人方面不差呢。

    “那姐可记住了,到时候可别舍不得你的钱。”,刘姐笑着调侃一句,两人边聊边走。

    两人说话间,已经来到学徒工报道处,于小石按照名单点了三个,跟刘姐打了招呼后转身走人。

    就在于小石这边带着三个学徒工开始介绍学习的时候,轧钢厂办公楼一个会议室里,厂里的领导已经在开会。

    会议的内容就是贾东旭的事故处理结果讨论。

    “领导,我觉得必须将这事搞成典型,以作为警示。”

    一车间的车间主任王主任出声,这一次事故他已经吃了挂落,对这样的事已经让他警惕起来。

    至于搞成典型,不是他要报复贾东旭,而是觉得有必要这样做。

    他话音刚落,大部分人纷纷点头同意,不过还是有人道:“这样一来的话厂里的赔偿款就会相应减少,诸位,贾东旭同志家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了,这样一来,会不会显得绝情?”

    有几人明显是有这个考虑,纷纷附和起来。

    “难道要放任?”,一人眉头一皱反对起来,语气凝重道:“教训已经够深刻了,我们要是不做出最警示的处理结果,以后有样学样,我们该怎么办?”

    两方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杨厂长一看这情况,便看着易中海道:“易中海同志,你的态度呢?”

    易中海没有想到会被厂长直接询问,本以为他只是一个旁听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