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23 第二十三章

    偏殿一片祥和,奉天殿的正殿就没这么平静了。虽然早就被谢重泽嘱咐过今天早朝要沉住气,先稳住大臣,但温昱还是差点发怒。

    在还没宣召科考和武举的三甲之前,已经有大臣跳出来指责谢重泽参加科考一事,甚至有各部大臣联名上书的奏折,请温昱消除让谢重泽入朝的想法。

    而这封联名奏折中牵扯的人数之多,也让温昱震惊,尽管大多数人并不是各部的重要人物,甚至有的人都没有资格进入朝会,但几乎三司六部中每一个部门均有人涉入其中。

    温昱早就知道朝会上会有人出来阻挠谢重泽入朝,但收到这样一封联名奏书,他还是生气,并且也暗暗心惊。没想到在他不知道的时候,那个不知名的人,居然已经可以掌握到朝堂各部中的这么多人,甚至,这份名单中尚无以卢承英为首的左相一派的亲信人选……

    所以这个人到底谋划了多久?真的如阿泽所说,是他的两个叔叔或是他那四个哥哥?还是另有其他?

    温昱面沉如水,忍着怒气把这份联名奏书扔了出去。

    “好一个联名,怎么?除了吏部,兵部、礼部、刑部甚至大理寺也要掺一脚官员用度一事了吗!?”

    被点到名的几部主事很快从队列中站了出来。

    许安澜面色如常,似乎对这份名单并不在意,“陛下息怒,兵部近日忙于武举一事,对科考无甚关注,且帝后的提名是吏部负责,兵部无可置喙,名单上的人并非臣之授意。”

    刑部尚书安书是安国公一脉旁支,也跟着许安澜很快请罪道:“臣也并不知此事,请陛下明察。”

    礼部尚书长孙辰轩是荣国公府二公子,长孙辰靖的二弟,也正是那日与温洛在酒楼闲聊的男子。

    他在听到名单的时候还没什么反应,毕竟名单上人数众多,礼部也就占了一两个不痛不痒的姓名,他甚至还有闲情逸致的准备看别人的笑话,直到听到温昱点名礼部的时候,还有些惊讶,但随即也只是不甚在意的走了出来,附和道:“嗯,两位大人说的是,陛下请明察,个别人的上书可不代表礼部的意思。”

    最后站出来的则是温洛,在朝堂上他一向温和有礼,恭谦有度,“陛下,臣前几日受了风寒,一直请假于府中休息,对大理寺事务疏于打理,是臣之过,请陛下放心,臣回去必会严惩僭越之人。”

    “端王说的是,陛下放心,臣回去也会严惩。”长孙辰轩赶紧笑着跟了一句。

    许安澜和安书没有动,但态度也已在之前表明清楚了。

    温昱沉默着,又扫了一眼朝堂,卢承英还是没动,张游忠自然也不会擅动,邱浩宇心思还是着重在武举上,对科考一事不会过多参与,其余人虽然刚刚还有明显摆动,但在这四人的表态之后,居然一时又安静了下来。

    温昱皱眉,谢重泽让他上朝的时候找机会试探二皇兄的态度,因此他先前趁机点名几部,但如今这形式,似乎突然逆转到比他预想的更好了些,莫非这封联名奏折其实并不是暗中那个人的手笔,是张修文和许杏芳这几日奔波的结果?

    他偷偷看了一眼张修文,对方却给了一个并不是他们所为的眼神。

    “陛下。”最终先开口的还是负责这次科考的长孙辰靖,“帝后科考夺魁一事是经过臣与左相、太傅商议结果,并无任何违反本朝律例规定之处。”

    “帝后殿下惊才绝艳,曾得先帝赞誉,金榜题名是为实至名归,但殿下毕竟已入后宫,参加科考已是不妥,入朝参政实在有违传统,恐为天下人所指,还望陛下三思。”提交联名奏书的官员再次站出来,坚持观点。

    这时,才陆陆续续有人重新站了出来,既有支持这人观点的,请求剥夺谢重泽入朝资格的,也有反对的,反对者则表明科考一事应公平公正,不能因个人身份差异而有偏私情况出现。

    温昱仔细观察了一番,不管是支持抑或反对的人,大部分都不是各部核心人员,其中反对派的人应该才是张修文和许杏芳这些日子拉拢的人。

    可如此,温昱才发现,这一早上吵吵闹闹的人,其实根本不是对方的重要人物,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摸清对方情况,反倒是让谢重泽尚未入朝,就面对了一系列的问题。

    温昱打断了朝堂上的争执,肃着脸说:“科考既为吏部主办,长孙辰靖,你来说吧!”

    “是,陛下。”长孙辰靖一躬身,转对众臣说道:“我朝开国以来科考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太/祖帝立科考时曾言,天下学子一律平等,无论是名门之后、贩夫走卒甚至是街边乞丐,只要是有学问有报国之心,有大作为者,皆可通过科考为朝廷效力,因此科考人员的身份从来未曾限制。此乃科考根本,也是吏部一贯原则。”

    温昱点头,果然如谢重泽所料,长孙辰靖这个人刚正不阿,即使对谢重泽此次行事不认可也依然会坚持己见。

    “长孙爱卿所言极是,太/祖帝时期大臣吴茂金出身奴隶却因才华得太/祖青睐一路高升;圣祖帝时期的大臣柳义,其母为青楼名妓,但圣祖帝得知后仍对其委以重用,并言英雄不问出身。此二人尚可为国效力,谢慕之是先帝曾钦点的才子,难道不足以入朝?还是你们要朕做一个违背太/祖意愿、让天下人耻笑的帝王?”

    温昱这一番话,就直接将谢重泽私自参加科考,后宫混乱前朝等一系列问题转移到了皇帝有无纳才之心上,何况搬出了太/祖和圣祖两位帝王的事例,群臣一时无言。

    那名官员自然还想将话题绕回来,但刚往外挪了一步,却被张游忠抢了话,“臣等绝无此意。”

    张游忠刚说完,一众朝臣皆跟着同声说道。

    一直沉默的卢承英,此时竟也说道:“陛下,殿试已候许久,不如先举行殿试。”

    卢承英和张游忠两人开口,其余人全部偃旗息鼓,不再多言。

    温昱心中越发有些疑惑,但还是维持了面色如常,让元宝宣了殿试。

    不多时,谢重泽和其余五人陆续进入大殿,分列左右两边,向温昱行礼。

    自谢重泽进入大殿后,温昱就控制不住的还是柔和了眼神,若不是一年来的努力,让他在早朝时都习惯伪装成严肃无表情的脸色,只怕此时就要咧开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