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6章 第 46 章

    母子两人回到康熙身旁,胤祐一改刚才上蹿下跳的熊孩子作风,乖乖巧巧的跟在额娘身边,寸步不离。

    康熙正好回头看见他俩,还有些奇怪,小猴子竟然老实了,这是为什么

    看到儿子乖乖地跟在额娘身旁的样子,康熙实在喜欢,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脸蛋儿“你现在倒是不乱跑了。”

    胤祐仰起头看了一眼他额娘,又看向阿玛,脸上的神情颇有些为难。

    康熙不知道他怎么了,正色道“有话就说。”

    “我额娘出门只记得带上我,忘了带脑子。走丢了就找不到回去的路。那我就没有额娘了,你也没有皇贵妃了。”

    听到前半句皇贵妃的巴掌就忍不住被他的小屁股吸引。听到后半句又觉得,大概这傻儿子是真的担心自己走丢吧。

    最后这句“你也没有皇贵妃了”让康熙一愣,忽的就想起了两位先皇后,心里涌起一点说不上来的感觉,生怕表妹也说没就没了一样。

    胤祐见阿玛没说话,他又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撇了撇嘴,又把皇贵妃的手攥紧了几分“阿玛有那么多娘娘,走丢了皇贵妃也没什么。可我就只有一个额娘,千万不能弄丢了。”

    这次他阿玛的巴掌也有些蠢蠢欲动,恨不得就地给他表演个混合双打。

    但是毕竟不远处还站了那么多文武大臣,并不是动手揍儿子的好时机,先存起来,晚上回去行营再打。

    于是,万岁爷一本正经的干了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他走过去,硬是将儿子的手甩开,自己牵着皇贵妃走了。

    “不用你操心,朕自己带出来的皇贵妃自己带回去。”

    胤祐“”

    皇贵妃“”

    太子“”

    胤祐站在原地,眼睁睁看着阿玛拉着他的额娘走了。他只能侧过头去看向他的太子哥哥。

    太子朝他伸出手“来吧,你只能跟着我了。”

    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康熙不可能真的牵着皇贵妃一路往前走,关键人家也不乐意。

    走着走着,二人就是单纯的并排而行,又说起了高邮那边近来的状况。

    据当地官员反馈,后续重建正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渐渐恢复,疫病情况也得到了控制。

    这么一说皇贵妃也就放心了,脑子里已经开始构想写一本常见病的诊疗规范。虽然没有器械和药物,给他们传授一些现代医学的治疗思维和护理方式也能拯救不少人的性命。

    康熙只喜欢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对拙政园这座园子本身没有兴趣。

    这里以前本来是王永平的宅邸,他是吴三桂的女婿,三藩之乱平定之后,吴家老小尽数杀光,拙政园也被没收,里面许多楠木家具早已运送至京城,府邸改做苏松常道新署。

    但胤祐只是个三岁多的小娃娃,并不知道这其中的政治背景,他只知道这园子里面景色好,他喜欢这里。

    大家就这么逛了一圈,随后出来,胤祐还有些依依不舍。

    康熙吓唬他“你要是不走,朕就将你一个人留在这里。你看看,这园子这么大,谁知道里面有什么。”

    胤祐属于联想力非常丰富的小孩儿,经他这么一吓唬,什么大灰狼、熊外婆在脑海中纷纷登场,就等着月亮出来的时候,一口把他叼走。

    小家伙脸色惨白的几步追上去,牵着太子的手,紧紧的贴着他。

    太子见他是真的害怕,于是,牵着他的手,一面跟着阿玛往外走,一面安抚他“小七别怕,什么也没有,太子哥哥会保护你的。”

    胤祐更害怕了“可是,太子哥哥也是小孩子呀,是小孩子就有可能被狼外婆抓走。”

    太子笑着问他“那我要是被抓走了,你怎么办,会来救我吗”

    这个问题胤祐没有想过,很快陷入了沉思,半晌没再说过话。

    太子也觉得这个问题似乎有些为难小团子了,正要说点别的转移他的注意力。

    可这时候,胤祐忽然抬起头来,很认真的对他说道“我会去找熊嬷嬷。”

    太子一惊“熊嬷嬷听了一定很感动,你终于记住了她的姓氏。”

    而后就听胤祐说道“我让她去找狼外婆求情,让她放了你。我想,他们应该很熟的。”

    “他们应该很熟”

    太子干笑两声,牵着他继续往前走。

    熊嬷嬷此时正在行营,准备太子回去之后需要的一应物品,不知为何大大的打了几个响亮的喷嚏,将一屋子太监吓得瑟瑟发抖。

    出了拙政园的门,康熙打算骑马前往虎丘。许多苏州城的老百姓都出来夹道欢迎,看看皇上究竟长什么样。

    康熙骑在马上,太子跟在他的身后,老百姓要跪,康熙摆了摆手,让他们不要跪,又专程停下来问大家有什么疾苦。

    胤祐跟皇贵妃一起坐在马车里,只能从窗户往外看“我也想向阿玛和太子哥哥那样骑马。”

    皇贵妃敷衍他“等你长大了才可以骑马。”

    胤祐反驳道“不用等我长大,回去我就开始学。”

    “噢,那也要等你学会了才能骑马。”皇贵妃想了想又补充道,“但是你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我怕你到时候学不过来。”

    康熙先是前往瑞光寺上香,紧接着登上城墙,俯瞰苏州城内外的江南风光。

    胤祐又开始活跃起来,左边看看右边看看。原来这里就是江南,有美景、美人还有美食

    美景他已经看过了,确实美不胜收。美人嘛,只见过路边的,太远了看不清。接下来就是美食,小家伙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从城墙上下来也到了用午膳的时间。为皇上准备的膳食,那自然是既要精致又要美味还要有地方特色,色香味俱全。

    康熙最喜欢的是其中一道莼菜银鱼羹,用“水八仙”里的莼菜和“太湖三白”之一的银鱼熬成羹,青白相间,晶莹剔透,至纯至鲜。

    这绝对是在北方吃不到的美味,康熙喜欢,胤祐也喜欢,连着吃了两碗,再要第三碗的时候,被皇贵妃拦下了。

    他的肚皮已经鼓成了青蛙,没什么地方装得下了,再吃下去恐怕要积食,积食就有可能诱发一系列疾病。

    这出门在外的,一旦生病那可不好办。

    额娘不让吃莼菜银鱼羹,那胤祐就不吃了。回过头来,顺手拿了一块定胜糕,趁其不备塞进嘴里,半眯起眼,享受糕点的细腻甜美。

    午膳过后,康熙行程的下一站是虎丘。大家也只好跟随他马不停蹄的奔向下一个景点,比跟团旅游行程还要紧凑。

    虎丘属于佛教圣地,由当地僧人管理,虎丘寺主持亲自来到门口迎驾。

    这位须发皆白的老和尚法号超时,胤祐皱起眉想了半天,忍不住拉着太子问道“他就不能准时一点吗”

    太子笑得合不拢嘴,在唇边做了个“嘘”的手势“咱们来到佛家胜地,因怀着敬畏之心才是。”

    小朋友平时连慈宁宫后面的大佛堂都不去,对佛祖和佛经没什么兴趣,谈不上敬畏之心。

    但他很听话,既然太子哥哥说了,他便乖乖地跟在一旁。

    康熙每到一处,凡是经过有名的寺庙都会前去祭拜上香。胤祐虽然也跟着,但从不跪拜磕头,只在殿外候着。

    他小小年纪,成天脑子里装的都是些吃的玩的,不用祈求佛祖,求一求身边的至亲,他们什么都会给他。

    不过太子说了,佛门乃清静之地,不可高声喧哗,也不可嬉戏打闹,胤祐便安静的一路跟在后面。

    康熙进入大雄宝殿礼佛,随后又进入平远堂俯瞰整个虎丘。正巧遇到了一位僧人,自称来自迦毗罗卫国。

    胤祐听过法兰西、德意志、比利时,却从未听过迦毗罗卫国,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超时主持介绍道,那里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故国。

    其实就是从印度游历而来,在此处修行的和尚,康熙赏了他三定银子。

    这一路以来,皇贵妃不难看出,康熙喜欢游历寺庙,题词作诗,与这些得道高僧参禅辩经论道,他本人更是对佛家经典涉猎甚广。

    但他对佛教的态度却是敬而远之,时刻保持冷静,不让宗教思维影响自己的判断。

    他更像是一个佛学爱好者,而非佛教信徒。他每到一处都会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祈福,却从不会太过沉迷佛国世界。

    皇贵妃猜测,他之所以保持这种警惕心,大约与先帝在董鄂妃去世之后的种种反常行为大有关系。

    而后,康熙在超时主持的陪同下参观了宝塔、千顷云、剑池等处。

    进入“别有洞天”的洞门,果然就有一种“池暗生寒气,空山剑气深”的感觉,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陡峭石崖拔地而起,锁住一池绿水。注1

    康熙走到一处,只要是他不了解的地名就会问一句是何典故,皇贵妃觉得一旁的小崽子之所以那么喜欢问为什么,大概率也是遗传。

    到了剑池,康熙又问主持“为何用剑这个字”

    主持给他们讲了个吴王藏剑的故事,说是吴王阖闾战死在吴越之战中,他的儿子夫差就把他埋在了此地,征调十万军士,用大象搬运物资,硬生生凿出了这一方剑池,挖出来的土就积累成了丘,池中灌满赤汞,阖闾的棺椁就在下面,还有他生前收藏的三千柄名剑。

    旁边的摩崖石刻上就有题记,说是见到过吴王墓门。

    虽然胤祐很认真的听超时主持讲故事,但里面有太多他听不懂的东西,比如大象,又比如棺椁,还有赤汞,阖闾是谁,夫差又是谁

    问题太多了,连太子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向他解释。最后还是皇贵妃出马,挑了个他应该最感兴趣的问题“大象就是一种动物,特别特别大,有长长的鼻子和大大的耳朵。”

    胤祐果然对大象最感兴趣,但他想象不出来,于是问道“特别特别大是多大,有老虎大吗”

    “比老虎大。”

    “那有熊大吗”

    “比熊还大。”

    小家伙沉吟良久,最后问道“大象好吃吗”

    皇贵妃“”

    第一次听说有人想吃大象,这小崽子听到动物就能联想到吃,小脑袋里也装不下别的。

    不过小家伙也就那么一问,现在可没什么心思想吃的。他耸起肩膀将脖子往里缩了缩“这里好冷啊。”

    皇贵妃将他抱起来搂进怀里,康熙转过身来看了一眼,见他嘴唇冻得都有些发紫,便迈步往外走,又去别处看看。

    皇上今天兴致颇高,每一处景点都不错过,一路走下来,见了什么都要问一句典故,说着说着,日暮西斜,夕阳染红了天边一大片云彩,虎丘遍山亮起了灯火,有管弦丝竹奏乐,来此游玩的百姓结伴下山,山下酒馆茶肆热闹起来,俨然一副太平盛世之象。

    康熙看得心情大好,回去之后还作诗一首名曰虎丘。

    胤祐这一天玩得那叫一个开心,去了好多地方,听了好多故事,还吃了好多美食。不过,就跟往常一样,还没回到行营,他就已经睡着了。

    小崽子毕竟年纪还小,精力不比大人,白天累极了,晚上便能一觉睡到天亮。

    不过早上醒来,小家伙总是有些疑惑,自己头天晚上明明睡在额娘床上,为什么第二天却在别处醒来。

    倒是他阿玛,前一天晚上并没有跟他们住在一起,第二天却从额娘房间里走出来。

    小家伙觉得事有蹊跷,决心要将此事弄个明白。

    于是,这一日,他们到了无锡,第一日游赏太湖,品尝太湖湖鲜。行营就在惠山脚下,第二日的行程便是登惠山。

    晚上,小家伙累了,早早的洗漱完毕上了床,小脑袋一沾枕头,就睡了过去。

    若是往日,他必定要一觉睡到天亮。可是,这一日他心里装了事情,睡得便没有那么沉。

    果不其然,迷迷糊糊不知道过了多久,就感觉一只手从他脖子下面穿过去,另一只手放在屁股上,轻轻地将自己腾空抱了起来。

    小家伙在继续睡觉和睁开眼之间还做了一番小小的挣扎,最后还是好奇心战胜了瞌睡虫,忽然睁开眼,就看到熹姑姑抱着自己,正要出门。

    小家伙立刻左右看看,不出意外,看到阿玛正坐在一旁。

    江南的房子不想北方,屋子里只有桌椅和床榻,没有炕。此时,康熙正坐在桌旁,借着一盏烛火翻阅手中的一本书。皇贵妃坐在他的旁边,也在翻书,两人还是不是低声聊上一两句。

    李熹没想到七阿哥会在这时候醒来,想着赶紧将他抱走,以免节外生枝。

    可是小崽子一翻身就要从他怀里起来“等一下,等一下”

    他这么一嗓子,在静谧的夜晚格外响亮,将桌旁的两人吓了一跳。

    皇贵妃赶紧放下手里的书本过来看他,不知道这小崽子睡得好好地怎么忽然醒了。

    胤祐迷茫的看着周围,然后朝额娘伸出手,有点急切的说道“额娘,抱抱抱抱”

    康熙也抬起头来看他,但没有站起来,总感觉小崽子这个时候醒来就是故意捣乱。

    皇贵妃把他接过来搂进怀里轻声哄“宝宝乖,快睡吧,额娘在这里。”

    小家伙趴在她的肩头,两只胳膊死死地抱住她的脖子,含含糊糊的说道“额娘,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怎么会”皇贵妃一下一下轻抚儿子的后脑,“额娘哪里舍得不要你”

    胤祐抓着她的衣服不肯松手“你就是想趁我睡着了,把我丢出去。”

    康熙听出来了,小崽子就是故意找茬,他把书本往桌上重重一搁,发出不小的动静。

    胤祐吓了一跳,小小的身子一抖,整个人缩进额娘怀里,仿佛那是最安全的避风港。

    “李熹,赶紧把他抱走”康熙书翻了好几页,好不容易等他睡熟了,准备抱走,没想到这小子忽然醒了。

    帝王的耐心告罄,挥了挥手,示意李熹动作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