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35、还有一章

    徐大娘家住桃花街,在本地经济复苏前,就和丈夫一起开了一家小店,主要卖大饼和馒头等面食。

    他们最开始做生意时,还没有商用的和面机,一切都只能用手,面食本就卖的不贵,就是赚个辛苦钱。

    好在夫妻两个都是勤快人,虽然生活苦点儿、累点儿,但面上有笑,就能过一辈子。

    只是好景不长,本地刚被开发不久,徐大娘的丈夫就被查出来了肺癌,还是晚期。

    她男人一听,就直接拉着她转身回了家,治什么治

    这病就是小康家庭都得拖垮,更别说是他们这种刚从贫困线上挣扎出来的了。

    但徐大娘却坚持要治,她是一个性格相当要强的女人,饶是她丈夫好赖话说尽,都不管用。

    一旦下定决心,徐大娘就更忙更累了,只是她再拼尽全力,也没能阻挡病魔将她男人带走。

    她没什么文化,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县里的民政局,生活的忙碌,也让她很少能思考想要怎么活着。

    但丈夫一没,他俩又没个孩子,徐大娘就感觉人生好像空了,甚至想着要不跟着一起去算了。

    还是后来婆家那边的人来抢房,她才挥舞着菜刀振作起来。

    虽然重新站起来的契机不太美好,但她终究是迈开了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慢慢的想开了,并给自己的余生定下了一个目标。

    那就是将他俩经营的店,店面面积扩大一倍。

    等她没了,就把店捐给善济寺,希望这家店不仅能长久的开下去,还能在大师们用之行善的时候,算上她和她男人的一份功德。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徐大娘已经盯旁边的五金店很久了,她眼神儿多利啊,早就通过客流量,大致推断出了结论。

    对方最近是越来越入不敷出了,一看就是经营不善。

    徐大娘每天都在菩萨面前为五金店祈祷,希望它还能再多撑一段时间,毕竟她还没攒够买店的钱。

    从善济寺请回来的菩萨真的特别灵,她前脚刚给菩萨上了香,后脚街对面就开了一家小店。

    最开始徐大娘对此完全没在意,毕竟人家是卖米饭的,现在谁家还没个电饭煲啊。

    烙饼、蒸馒头是费工夫,但蒸饭可不难。

    只是谁也没想到,那家小店会越来越红火,甚至因为有那家店在,左边商圈的白领们,都愿意多走几步路来这边了。

    附近的大学和附属中学里的学生崽,也愿意风风火火的来排队。

    一下子,整个桃花街的客流量都增加了数倍,最妙的是,那家店它还限购

    多妙啊,不仅客流量增加了,对面还吃不下这么多顾客,全便宜他们这些临近的店了。

    徐大娘看着每日增加的流水,美滋滋的又给菩萨上了一炷香。

    当她以为这已经是极限时,没想到菩萨还能给她更大的惊喜。

    对面那个年轻漂亮的小老板,他又开了一家面馆

    还是一家特别香的面馆

    能有多香呢

    那大概就是连徐大娘这个自认没文化的,都得大声称赞一声“香飘十里”的程度。

    自从面馆一开,徐大娘的人生目标又变了,从一个变成了两个。

    一个还是扩大店面,另一个就是努力活的更长一点儿。

    每天能香醒人的一碗面,如果哪天吃不到了,不可惜吗

    徐大娘甚至担忧,这人要是没了,如果真去了地府,那地府里边能不能有这样的味道

    她想,这事儿估计玄,所以她还是得在阳间好好享受。

    众所周知,当代的大娘、大妈、广场舞阿姨,都是满身绝技过来的,其中最可能出现的共同属性,就是自来熟。

    没有一个大妈拿不下的年轻人,只要说上第一句话,那之后我们就是熟人了。

    颜棠就是如此,自从徐大娘来他店里吃了一碗面,只结账的那三分钟的功夫,他们就交换了微信。

    看情况挺忙,徐大娘相当利索的一撸袖子,开始帮颜棠处理混乱的付款队伍。

    她卖大饼馒头几十年,经商理论是半点儿没有,但那经验和直觉堪比野兽,还帮颜棠抓过几个逃单的客人。

    在颜棠身上,徐大娘再次证明了那句没有大娘拿不下的人。

    徐大娘跑过来蹭眼熟,完全就是觉着面好吃,如果哪天她排不到队,可以让小颜给她开后门,再多的目的,那就真没有了。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颜棠这家面馆的开张,直接让她的店铺营业额翻了倍。

    在面馆开张前,她也享受到了富贵小店带来的客流量,但那收益增加的数量,远远比不上现在。

    收益暴涨的那天,徐大娘瞠目结舌的重新算了三遍流水,最终才确定,她的店铺收益,而且是净利润,真的翻了倍。

    徐大娘泼辣又谨慎,当时只觉得那天是周末的原因,认为是一个意外。

    但当“意外”持续的时间格外久时,它就不能被叫做意外了。

    收益翻倍的第四天,徐大娘终于忍不住开始问,来买大饼和馒头的人准备干嘛。

    这话问的其实相当没有水平,稍微一个脾气不好的,就会翻一个白眼说买馒头大饼还能干嘛当然是拿来吃啊。

    但奇怪的是,徐大娘真的收到了不同的回复。

    我打算去吃红油面,但我不禁辣,又特别馋,带个饼去还能压一压辣味儿。

    我就不一样,我直接点的清汤面,但讲真,那汤浓郁的,我高考的时候,亲妈炖的骨头汤都没那个醇,不泡个饼可惜了。

    老板,你真的不考虑整点儿干饼块儿吗这样刚烙出来的饼泡着没干的带劲儿。

    我我我我,我就是单纯的吃不饱也不是人家给的分量不够,我就是胃口大,重新排队还要排好久。

    你不能直接点两碗吗

    我点过啊,但是他们店的厨师是犟脾气,说什么最适宜入口的时间过了就不好吃了,呜呜呜,我发誓,那面就算坨了,我也能吃

    徐大娘听了个呆,最后没忍住咂了咂嘴。

    “啊,还能有这么个吃法儿吗你们觉着哪种面泡馍最好吃啊。”

    “当然是红油面”“老麻面”“清汤面世界第一”

    徐大娘没忍住,脑海里迅速浮现出了各种面加泡馍的吃法,也开始跟着吞口水。

    徐大娘秉承着“咱们女人想要的,就一定要拿到手”的想法,又跑去颜棠那边献了两天殷勤。

    颜棠被她的直白闹的挺不好意思,主要是大娘真就什么都敢说,能直接把他调侃到脸红。

    但没办法,他又不想赶人走,徐大娘说的八卦真是太太太有意思了不仅如此,徐大娘还教他各种做生意的小窍门儿。

    遇到赖子怎么处理,碰上耍酒疯的怎么办,有吃霸王餐或者赖着不走的,如何对待才能不被投诉等等。

    颜棠听的目瞪口呆,徐大娘的口才实在是好,她在说这些的时候,不会直接告诉颜棠怎么办,而是率先假设一个活灵活现的场景。

    然后问颜棠,如果是他遇到这种问题,要怎么解决

    颜棠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回复是多么匮乏。

    因为,在徐大娘的各种假设里,颜棠给出的答复分别是

    “找警察。”

    “找巡逻警察。”

    “打电话报警。”

    对于这种答案,徐大娘给出的回应是轻蔑一笑,然后

    “其他客人吃饭受到影响,走了。”

    “你被带到警察局,当天生意没了。”

    “哦,配合调查,你今天生意又没了。”

    徐大娘看着求知若渴的颜棠,高傲一笑“好说好说”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徐大娘简直不能更满意了。

    她现在和颜棠熟络的很,几乎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还时不时能蹭上顶级私厨木岚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