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四章 婚礼

    70年代的结婚真是简朴到徐建军不忍直视,88块钱的彩礼,娘家还要准备几套被子,老棉布床单之类的,家庭殷实的再陪送缝纫机、电风扇什么的,徐淑香这已经算好的了,男方提前买了辆女式自行车。

    四十年之后,娶媳妇儿得有车有房,就算是小县城,光这两项开支,50万都打不住,更别说彩礼动辄一二十万,而且是给女方家里的,不带回婆家的那种,搞得最后90后、00后躺平,干脆不结婚了,就算是结了婚,保不准什么时候就离了,离婚率超过50%你敢想吗。

    这个时候基本上除了丧偶,很少有离婚,人们都以离婚为耻,一个离了婚的女人,会过的很惨,甚至娘家都不愿意收留,哪像以后,二婚女照样不愁嫁。

    二姐对自己真是好的没边,徐建军自然也不能亏待亲人,用他私底下存的外汇券,给她买了个时髦的女士手表,把徐淑香高兴的笑容就没断过。

    顺带买的高级糖果,给徐小弟尝了一个,他就不淡定了,仿佛眼前这个二哥不是刚刚虐的他死去活来的活阎王,又成了引以为傲的二哥了。

    “二哥,还有没有,再给我几個吧,真好吃。”

    “给,剩下的都给你了,等会儿表现好点,不要关键时刻掉链子,”物资匮乏的年代,小孩子别说零食了,连杂粮都不管够,糖果巧克力的吸引力自然超乎寻常。

    女方送婚父母不能去,一般都是由舅舅带队,是为正客,弟弟侄子,也算上,至于表亲,俗称歪脖客,除了舅舅是长辈,小辈们都有钱拿,特别是徐建民,已经预定了最大的那个红包,因为有交接嫁妆钥匙的重任。

    大舅带着表弟何要举从武庆赶过来送嫁,已经在家里住了几天了,这两天可苦了徐建军他们兄弟俩了,一个房间挤了4个人,而且大舅晚上开火车一样,动静实在太大,弄的徐建军这几天都没怎么睡好。

    表弟何要举比徐建民大两岁,结果个头还没有徐小弟高,明显营养不良的样子,着实让人看了心疼,这两天看他吃不够又不好意思加饭的拘谨样子,让徐建军感叹,他们已经是身在福中了。

    农村接下来会有几年好日子,包产到户,乡镇企业,给了他们发展壮大的机会,不过比起他们对国家做出的贡献,不值一提。

    城市里待业青年安置不了,下放到农村,几千万人口啊,农村地就那么多,加几个人也不会多点产出,等于是让农民养活了他们那么多的知青,虽然他们也干活,但真不是人家需要的。

    未来二十年,农民要担负起交公粮,农业税,提留款,甚至有政府官员们的业绩摊派,什么果树、烟叶,经济作物,可是没少被拿来做实验。

    思想有点放飞啊,现在婚礼才是正事,看二姐一大早起来梳妆打扮,徐建军不得不承认,老徐家基因可以,他们兄弟姊妹几个长得都不差,这个时候的二姐无疑是最美的。

    现在还不流行婚纱,二姐穿的是一套中式红色彩服,也没有什么琳琅满目的首饰衬托,天然去雕饰,就是这么简单的装束,也看的徐建军心旷神怡。

    “二姐,说老实话,你今天真是美呆了,我觉得杨守东那货配不上你,真是便宜他们老杨家了。”

    “呵呵,一边去,那是你未来姐夫,别说的跟啥一样,咱们姐弟说说还行,到了他们家,你可给我收敛点,别逼我在大喜的时候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