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一章 开学

    开学报到日期到了,本来按照徐建军的意思,等到最后一天自己骑车带着行李过去得了,不过他低估了家里人的热情,第一天,徐老爹带着免费劳力徐建民,以帮他带行李为由,非要跟着去学校转一圈。

    估计徐老爹对小民子还没完全放弃,准备让他感受一下大学的氛围,说不定回去就奋发图强,成绩扶摇而上。

    看着来来往往尽是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徐老爹都感觉自己年轻了几岁,再看自己小儿子,兴奋是有了,就是不知道是看热闹,还是感受到了鼓舞的力量。

    虽然早有所料,但是进入这个八人间的老旧宿舍,徐建军还是略表失望,后世他上学的年代,已经是扩招之后了,各大院校新生多是在设施更新换代的新校区,徐建军曾经住的就是标准四人间,上铺下桌,独立卫生间,稍微有些遗憾的是,没有给配空调。

    先来也有先来的好处,屋里只有一个皱巴巴的铺盖,人影都没,徐建军毫不客气的选了个靠窗的下铺。

    “爸,我带你们俩校园里转转吧,顺便尝尝我们食堂的饭菜。”

    “转转可以,吃饭就算了,这一路上建民都吃了多少糖果了,那还能吃的下东西,走吧,以前逛圆明园,隔着院墙看过,这还是第一次进来,这里可是出过不少大人物啊。”

    客戏游鱼近,柳展暖风亲。秋桃挂满枝,恐惊读书人。游京大校园,未名湖畔是必不可少的,国人好像对水有天然的亲近,湖边树荫下,三三两两的结伴读书畅谈的,多半是已经入学半年的77届学生,这里面可有不少未来叱咤政商界的翘楚,不过现在还是一副稚嫩的模样。

    送走了尽兴而归的父子二人,徐建军回到了宿舍,他是真想吟一首陋室铭,吐槽他对宿舍的不满之情。

    刚进宿舍,迎上来两个人,热情的打招呼到:“同学你好,咱们以后就是舍友了,我叫冯闯,鲁省人,他叫梁先锋,湘南的。”

    自报家门是礼貌,徐建军也跟着自我介绍到:“徐建军,京城本地人,你们到的挺早的啊。”

    冯闯明显属于健谈的,“我还好,半天时间赶到泉城,半天时间坐火车到京城,已经够折腾了吧,跟梁先锋无法相提并论,人家提前三天出发的,光在火车上就晃了2天。”

    “梁同学你好,跟伟人一个地方,你们那里出人才啊。”

    “你好,我可不敢跟他老人家攀老乡,我们家在穷山沟里,离湘韶还远着呢。”

    前两届的学生年龄都偏大,徐建军今年21,这個年龄上大一,放在以后肯定属于大龄,但是跟这两位老哥一比,他还属于新嫩,冯闯24了,梁先锋同学已经26了,都是属于不忍蹉跎岁月,奋发图强的类型。

    铺好床铺,徐建军告别了书不离手的两人,骑车到人大或者政法学院看看贺军章和廖芸报到了没,要不是老爸实在太热情,他其实是想等到最后一天才过来的,来早了也没事干。

    人大挨得近,骑车穿过北关村,就到了,这个时候的国内硅谷,还是个破旧村庄,路两边都是低矮的房子,别说高楼大厦了,想找个超过三层的楼房都困难。想想以后这里科技公司云集,写字楼扎堆,就不得不感叹国内放开了手脚之后发展的有多快了。

    找到贺军章的院系报到处问了问,这货果然还没过来,又吭哧吭哧的骑到政法学院,没有车可真不方便啊,现在没有一定的级别,想坐上小轿车,基本上是做梦,就算是毫无舒适度可谈的212,一般人也别想,就徐建军现在骑的自行车,已经是很多人羡慕的梦中情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