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章 知青点

    徐建军靠一张凭证在家里混日子的计划还是没能如愿,毕竟知青点的干部也不是吃素的,听说他已经无甚大碍,就找人稍信让他立马回去报到,虽然百般的不情愿,但他还是不得不老老实实的赶了回去,这个年代,档案被人捏在手里,一切就得听指挥,不服管教下场可不怎么好。

    手里攥着二姐刚刚发了还没暖热的工资,布兜里是老妈烙的大饼,以及好不容易留存的鸡蛋,徐建军一时有点五味杂陈,这得尽快改善一下现状啊,不然他一个身怀屠龙技的穿越人士,还要混的让家人救济,那就太失败了。

    可惜以目前的环境,脑子里的大多数点子都不可能付诸行动,不然被安个投机倒把什么的罪名,他过几个月的高考就泡汤了,往后几年就要夹着尾巴过日子,现在一切以稳为主。

    初春的天气还处于零下,北方这个季节,除了田里绿油油的麦子,入眼全是枯黄,再加上寒风点缀,徐建军对未来知青点的生活充满了排斥。

    “军哥,你怎么才回来啊,你不知道,你不在的这段时间,我都快憋出病了,隔壁大队的那個棒槌三天两头找我们麻烦,要不是胡大叔拦着,我早削他丫的了,”知青点小弟于得水,是徐建军的跟屁虫,据小徐的记忆,这货是个瓜怂,这是典型的吹牛皮。

    “怎么,他们还不消停,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自从去年因为我姐工作的事对上,你带人修理过朱大壮,这梁子就结下了,上个月知道你不在,他们没少找事,老王有次落单被姓朱的揍了一顿,不过胡大叔找过他爹,倒是老实了一阵子,最近又TMD蹦跶起来了,军哥,找个机会再揍这小子一顿,看他还敢闹事不,”小于同学是凑热闹不嫌事大,徐建军还没落脚,他都已经给安排上了,这小子自己干仗不咋地,怂恿别人倒是挺热心。

    要说起这段恩怨,小徐的记忆还算深刻,毕竟也算是他知情生涯的高光时刻。于得水的姐姐于娟因为家里活动,获得了一个返城工作的机会,这本来是好事,坏就坏在她所在的知青点,大队书记的幺儿朱大壮老早就在打她注意,忖摸着把这个城里姑娘娶来当媳妇儿。

    这样的情况,在现在这个年代,也不是什么个例,知识青年与劳苦大众相结合,扎根农村,响应号召,绝对是发扬觉悟的机会。

    不过多数是男知青与小芳姑娘们的结合,女知青下嫁的还是少数,而于娟有返城的机会,哪看得上朱大壮那憨货,不过老朱家在本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压着于娟的档案不放手,这就比较缺德了。

    当姐姐的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于小弟自然四处求人想办法,而小徐同学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牵涉了进来,先是通过胡大队实验面子果实是否有效;然后上门威逼利诱,痛陈利害,结果朱大壮油盐不进,双方彻底闹僵了。

    于娟的工作也不是一直等着她的,如果不能在时限内去报到,名额立马就被别人顶替了,那段时间于娟急的连舍身饲虎的念头都动过,可仔细想想那样做无疑是火上浇油,而且还得不偿失。

    最后还是知青点的老大哥王拥军出了个注意,搞个大串联,把附近的知青动员起来,这帮家伙自诩知识分子、城里人,结果被禁锢在山沟沟、村窝窝里,精神生活寥寥,体力劳动消磨着他们的意志,对未来的迷茫促使他们躁动不安,稍微崩出个火星子,都能形成燎原之势。

    其实当时也没真的闹大,各个知青点都有管理人员,一看苗头不对,就早早的弹压一部分人,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相关领导赶紧组织协调,快刀斩乱麻的把事情给处理了。

    事虽然是办了,但徐建军和于得水几个冲锋在第一线的人员,还是跟朱家村的村民产生的不小的冲突,等他们得到通知的时候,双方已经打的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