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0章 第九幕 草薰风暖摇征辔

    在卫华皎的檄文之后,湖州叛军的势头果然受到了打压。而随着由鹿渊带领的平叛大军的包围之下,湖州这些本就是临时拿起锄头当武器的百姓们成为了最大的牺牲品。

    战斗最开始还是焦灼的,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湖州的抵抗不能持续太久。

    跟着荀赢祸起义的百姓们还不知道,他们还盼望着荀善人振臂一呼,带着他们杀进楚州、攻破阳京皇城的大门。

    而被成为善人的荀赢祸呢?对着来势汹汹的周国大军,除了面子上还在抵抗,内心其实早就放弃一大半。

    要不是为了给那人多留些印象,要不是为了让那人受些教训,或许湖州早就被周国人收回去了。这么说似乎也不对,毕竟荀赢祸从始至终都没有更改湖州百姓的户籍,除了她自己,其他人仍旧是大周的子民。

    也正因此,就连在殷菱臻记忆中一直贴着“鲁莽”标签的鹿渊,也一再上书询问该如何对待抵抗的百姓。

    然鹿渊虽有上书,却并未等待皇帝的答复。书信在路上耽误的时间,足以延误战机。鹿渊与几位副将商议之后,派出几支先锋部队,绕着远路悄悄将叛军包围起来。

    也因了如此,等上头的批复下来,这支平叛的军队已经占尽了先机。一下子,局势就发生了逆转。弹尽粮绝的帽子也转眼扣在了叛军的头上,如乌云一般压迫着以上虞为驻地的整个叛军的心。

    决战就在上虞了。

    荀赢祸、鹿渊,甚至是还顶着上虞县令身份的蒲杭,都知晓这个道理。

    鹿渊总算是没负了他祖辈留下的英明形象。至于他自己,作为一个年逾三十仍未成亲的单身男子,在贵族中越发炙手可热起来。

    就连以往一向看不上他称他为“莽夫”的皇帝陛下殷祁的态度都发生了转变。他开始时常问起殷菱臻对鹿渊的态度,开始时不时的夸奖鹿渊机灵果敢。

    至于身边那些姐妹,自没有一个能够理解殷菱臻如今的心情——她恨不能咬破张纪蒹的脖颈吸她的血!

    即便是生活美满幸福的十二、十三,在得知她们的十六因为张纪蒹的事情情绪失控的时候,想到的方法也不过是将更多的优秀男子带到殷菱臻身边。

    没有人相信张纪蒹还活着,除了殷菱臻自己。

    似乎所有人都觉得,以张纪蒹那脆弱的身子骨,就算落水的时候还活着,等被救起来的时候也该咽了气才对。

    这段时间,已经不知多少人为了各式各样的目的来安慰、游说自己。在他们看来,似乎要忘记张纪蒹带给自己的伤痛,只有移情别恋一途。

    可殷菱臻是知道的,知道她这颗砰砰跳动的心,只为了那一人。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

    所以,对于旁观者那些不明就里的关心,殷菱臻一面庆幸她与张纪蒹之间存在的、那不为外人所知的小秘密,一面又不厌其烦,不堪其扰到生出了再逃出京城的念头。

    她可不想未来的某一天一觉醒来又被阿爹扔进花轿、打包送去鹿府。到那时,就算她还有胆子再自尽一次,老天又可还愿意给她重来的机会?

    把握当下,比什么都重要。

    趁着她家驸马不在的这段时间,公主殿下决定做一件早前就想要做的事情。这件事,早在重生的时候她就想做了——只是那时苦于没有证据。

    而现在,张纪蒹的“死亡”给她带来了转机。虽然殷菱臻还不是很明白,为何前世今生都遇到过同样的事情,那个人的表现却不尽相同。

    但这不妨害她顺藤摸瓜揪出幕后指使者。在殷菱臻从齐国公府的书房里找到一封内容可以定义为“写给荀先生的投诚书”的信件之后,她才总算松了口气。

    这封信就是前世害死齐国公府满门的引线。

    最近,因为卫相卫华皎的出山,宫里传出一些以往殷菱臻听不到的流言,是关于周恭帝与卫相君臣之间的一些事情。不过不是大家说的君明臣忠,而是说、两个人有类似夫妻的关系存在。

    对于这些,她那皇帝父亲的态度非常淡定,完全没有先帝名声受污的愤怒。

    能解惑的,大概只有那个人。所以,殷菱臻去拜访了逗留阳京的卫华皎,并从她那里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经过上述的一些排查,殷菱臻已经基本确定了前世齐国公府灭门并不是因为张纪蒹的女子身份,至少不是占大头。那么就只有记忆中那个,被自己一直忽视的“通敌卖国”了。

    如此一查,果然查出了问题。

    想邀功,但张纪蒹不在。憋着口气的殷菱臻只有将那信交给齐国公张广阳,并在功过簿上先给自己记上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