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答复

    湖畔杨柳堆烟,在昏沉夜色中随风拂动。

    舒瑜负手伫立在岸边,对着幽深的湖面沉思良久。

    岚烟安静地站在他身后,暗自揣摩着他心里的想法。

    今天下午,舒瑜又盘问了一遍曹正光。这次曹正光一口咬定什么都不知道,把罪名硬生生认了下来。腰杆挺得笔直,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看得岚烟都快要相信他了。

    然而曹正光贪钱的手法太过拙劣,一车的黄金就断在汴州刺史府,想推责也推不掉。

    “如果贤王准备通过汴州刺史将河盗一案栽赃到我身上,那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舒瑜目不转睛地望着湖面,忽然问道。

    “除了让刺史开口认罪,还要在刺史府里留点证据,这样可信度更高。”岚烟顿时领悟他的语意。李合把刺史府彻查了一遍,都没找到相关的证据,只剩下这片湖还没搜过。如果要说证据,只可能在这片湖里。

    说起来,她今天一天都没见过李合,不知被舒瑜派去做什么了。

    舒瑜朝她招了招手,兴味道:“你过来看。”

    岚烟依言顺着他的目光眺望,蹙起眉道:“既没有鱼,也没有植物,为何要费精力挖这样一个湖?”

    “原是上任刺史修的,只不过曹正光疏于打理罢了。”舒瑜淡然道。

    湖水碧绿,隐约能看到湖底几株水草飘摇,给人感觉荒废已久。岚烟扶着栏杆仔细观察,总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脑中灵光一闪,她意识到了蹊跷之处:“湖水太清了。如果真的疏于打理,水应该很浑浊,不会能看到湖底。”

    “也不会留下水草。”舒瑜侧目看她,弯起唇道,“你水性如何?”

    现在已是入夜时分,天色幽暗,相隔三十步便看不见来人。更没有人注意到一个小小的身影偷偷潜入了湖中。

    舒瑜方才叫她去看湖,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李合不在,他又贵为豫王,拉不下千金之躯。正好吩咐她这个小细作,去探查湖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此刻岚烟腰上绑了一根麻绳,往湖中潜去。明亮的月光透过水面,隐隐照亮了湖底的光景。

    水中什么也没有,池底平坦方正,却没有积起淤泥,曹正光果然清理过湖泊。藏书阁他都没有收拾,却去花精力打理这个不设景观的水池,叫人没法不在意。

    春寒料峭,水温尤其刺骨,岚烟原本就畏寒,此刻感觉脑袋都要冻得没有知觉了,趁注意还能集中,快速检查过池底。确认泥土没有翻动过的痕迹之后,转而游到院墙边缘的水草附近。

    她运了一遍气,稍稍恢复一些体温,一拨开茂密的水草,纷涌而来的暗流立即将她冲撞开来。

    水草后面显露出一个四四方方的门洞,刚好够一个人通过,刚刚那股暗流正是从门洞里涌出。

    彼时舒瑜凝望着湖面,手中握着的绳子开始牵动起来,这是回程的信号。他快步走到池边,把那个冻得瑟瑟发抖的人拉到岸上,解下披风将她裹住。

    “是武器!”还没等他询问,岚烟率先开口。说着,她从怀里取出一件分量不轻的物什,激动说道,“这是在里面发现的!”

    是一把湿淋淋的铁弩,绷紧的铁弦上还固定着钩爪,犹带骇人寒光。

    “围墙后面有个暗室,里面堆放着刀剑、铁弩,还有几件盔甲。”岚烟稍微缓过了气,急忙说道。

    “恐怕他的金子都用在这儿了。”舒瑜掂了掂铁弩,勾起冷笑,“私藏违禁兵器和甲胄,视同造反。贤王还真是不遗余力地抹黑我。”

    “接下来怎么办?”事情终于有了大的突破,岚烟眼底闪着光芒。

    舒瑜低头看她,目光明暗不定。良久之后,他缓缓开口:“我给你的布囊,明日去用吧。”

    第二日上午,几个侍卫还在偷懒闲聊时,看到一个瘦小的婢女快步经过,皆一致闭嘴不语。

    一枚小布囊从婢女身上掉了下来,金光四溢,一看就价值不菲。离得最近的那个侍卫发现婢女还没有意识到,赶紧上前将其捡了起来,一边窃笑一边贪婪地观察着。

    这一观察他才发现,布囊上只是缝了个小镜子,反射阳光才会发出金光。他顿时垮下脸,不屑地嗤了一声,转而朝疾走的婢女喊道:“喂,你东西掉了!”

    岚烟立刻止住脚步,装作迷茫地摸了摸腰间,才掉过头跑来,一边从他手里接过布囊,一边不好意思地笑道:“谢谢大哥!”

    一回过身,她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脚步越来越快,她尽量不让自己显得慌忙,穿过重重矗立的侍卫,朝府门方向飞速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