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章 圆谷奇遇

    柳絮的死并没有在柳家村掀起什么风浪,里正上门了解了柳絮的遗愿之后,只嘱咐陆静姝跟着孙二娘好好过日子。至于柳絮的兄嫂并没有前来吊唁,反倒关起门来说了些风凉话,对陆静姝的去处也漠不关心。

    独自在家中守完头七,陆静姝在孙二娘与乡邻的帮助下将柳絮火化,收敛骨灰。望着柳絮消失在火焰中,陆静姝悲恸大哭,不能自己。

    前来帮忙的村民看到七岁的小姑娘转眼便成了没爹没娘的人,心中怜惜,纷纷宽慰她。

    或许人便是这么奇怪的生物,当初她们母女二人住在牛背山脚下时,千方百计要将二人赶走。如今见到陆静姝一人无依无靠,却又忍不住怜惜。

    哭完这一场,陆静姝送走了村民,抱着骨灰坛回到家中。孙二娘看着她不撒手地抱着柳絮的骨灰,抹了抹眼泪,安慰道,“姝儿,别难过了,若是你娘泉下有知,一定希望你开开心心的。”

    陆静姝摸了摸坛子抬起头来,露出一双红肿的眼睛,说话的声音有些沙哑,“姝儿明白,明日一早我便去将娘安葬了。”

    孙二娘欣慰地点点头,“哎,这就对了!你娘说的地方在哪里,明日一早我陪你一块儿去。”

    陆静姝摇摇头,低声说道,“孙二娘,明日我想自己去,那是爹娘初次相遇的地方,姝儿想独自送娘过去。”

    孙二娘不赞成地说道,“那怎么行?牛背山上虽然没有豺狼虎豹,可你一个七岁的小娃娃,怎么抱的动这骨灰坛子呢?”

    紧了紧手,陆静姝神色坚持,“我抱得动,您放心吧!”

    孙二娘还要再劝,却见她一脸倔强的模样,只好答应下来,心中想着明日远远跟在身后头,柳絮将她托付给自己,可不能出了什么事。

    “那好吧,我去给你做些干粮,明日送走你娘,你便住到我那儿去吧。”柳絮还未下葬,陆静姝自然不好睡到孙二娘家里去,却又不要孙氏在家里陪着,所以只得两边跑来跑去,所幸两家离得并不远。

    次日天还未亮,陆静姝便起床洗漱,简单用了些早膳后,背着孙二娘给她准备的干粮和水,腰间别了把砍柴刀,抱着骨灰坛子摸黑出了门。

    冬日的清晨格外寒冷,陆静姝紧了紧衣领,脚下不急不缓地走向牛背山,村里的狗叫声在黑暗中格外响亮。

    陆静姝走在路上有些害怕,有些委屈,想着娘还在的时候,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无论发生什么事总有一个依靠。

    黑暗中的情绪被逐渐放大,陆静姝死死咬住牙,心中一遍遍告诉自己娘亲会在天上护佑她,天黑和狗叫没有什么可怕的。

    就这样从村子边缘走到牛背山脚下,心中的恐惧也慢慢平复下来。来到三年前的旧居前,记忆中的房子还在那里,只是空荡荡地没有人。

    这是爹娘成亲时候盖的房子,爹爹走后,娘亲忧思成疾,好在并没有什么大碍。直到有一日,村子里的人都说,娘亲这样体弱多病的女人住在牛背山脚下是对山神的不敬。

    有一日里正上门,与娘亲说了一番话,之后她们就搬到了现在的地方。搬走之后,娘亲病重几乎日日躺在炕上,人也迅速衰老下去。

    村子里远远传来公鸡打鸣声,拉回了陆静姝的思绪,抬脚绕过房子后方往前走了一段,找到一条上山的小路。

    另一边,孙二娘去了陆静姝家中,发现人已经走了,急忙往牛背山追了过来。

    牛背山的山水源头就在山壁上,绕过山壁后头便是圆谷,若从大路上山,约莫半日路程。陆静姝知道一条小路,据说是她爹发现了告诉她娘的。

    有时候她也觉得奇怪,都说爹是个落难书生,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身家,而且对牛背山如此熟悉。

    沿着小路走了半个多时辰,便找到一个狭窄的通道路口,路口被树枝挡住,并不容易发现。

    陆静姝一手抱着骨灰坛子,一手挥着柴刀砍掉挡路的枝条。

    好不容易进入圆谷,整个人已累得气喘吁吁,小心地放下骨灰坛子,随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只觉得浑身酸痛。

    歇息片刻,此时天已大亮,陆静姝打量四周,这里与小时候娘带着自己来时一般无二。

    四面皆是光秃秃的高耸山壁,上方有个狭小的圆口,日光从圆口照射进来。地上则是些杂草碎石,圆谷中央有块巨大的石头,据说娘便是在这块石头上捡到的爹爹。

    陆静姝收回目光,走到巨石边选了一处位置,用柴刀用力划拉着地面。

    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挖出大小合适的坑将骨灰坛埋下,又从别处移了些泥土,堆成小坟包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