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章 回柳家村

    自八岁那年进入归元宗,如今已过了十六载,陆静姝御剑飞在柳家村上空,心底有些怅然。

    半空盘旋一圈,径直飞入牛背山圆谷中,娘亲的墓碑仍立在那里,许是太久没有人过来,四处长满凌乱的野草。

    圆谷?原谷?爹当年在柳家村隐居,心中还是记挂着归元宗的日子吧。

    她蹲下身子,细细地除去野草,又施以清尘术,谷内立刻变得清爽整洁。

    十六年了,柳絮的墓碑,字迹已有些模糊。

    “娘,姝儿回来看您了,如今姝儿已是归元宗内门弟子,又是筑基修士,您放心吧。”

    “这十六年,姝儿在归元宗苦修,未曾打听到爹的消息。您别着急,我一定会找到他,把您的遗言带给他。”

    陆静姝跪在墓前说话,过了一会儿,突然起身出去。

    没多久御剑飞回,在半空中,洒落带回来的花种。

    以木灵力催发,种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破土,发芽,开花。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原本光秃秃的圆谷开满野花。

    她收起灵力,落到柳絮墓前,笑着说道,“娘,姝儿不能一直陪着您,就让这些鲜花开在您身边好吗?”

    好一会儿,她轻叹一声,说道,“姝儿去看看爹。”

    陆端设下的禁制,陆静姝幼时只能以血脉进入。

    今日神识查探后,眼中紫光一闪,发现这类似障眼法的秘术之下,乃是一个简单的隔绝阵法。

    想来若是没有这秘术,当年跟着自己进入谷中的金丹修士,定然早已将此阵破开。

    划破手指,按在巨石上,转眼出现在石室之中。

    石室仍与自己离开前一样,石壁上残留着一些文字,是昔年年幼的自己无法够到毁去的。

    陆静姝袖子一挥,四面墙壁顿时光秃秃的,打开石室中的盒子,里面仍然置着那黄金头面。

    将盒子放回原处,她在石壁上刻下一段字,随后离开。

    “吾名陆静姝,柳家村人氏,母亲闺名柳絮,葬于石室之外。吾身具灵根,八岁入归元宗,十六岁得入符霖峰内门。吾父遭人迫害,在吾降生之前离家,至今杳无音讯。若父亲大人归来,见此石壁,望来符霖峰寻女。静姝留笔。”

    牛背山山顶,她放出神识查探,整座牛背山笼罩在神识之下,须臾,伸出右手凌空一抓,一颗白色的珠子自山壁中飞出。

    “水灵精乃是蕴含水灵气的精华,爹将它打入石壁中,已过了二十四年,想来我入归元宗不久,灵气就渐渐消失了。”摩挲着珠子,她心中并未有过多的起伏,幼时对村民的埋怨也早已消失。

    将珠子随手一丢,径直飞向山脚下,徒步走进柳家村。

    柳家村失去水灵精蕴养,这十多年来与别的村庄并无不同,平日里鲜少有陌生人来村子中。今日见一位妙龄少女出现,一身白衣,与那画中的仙女一般,纷纷从家中出来。

    有胆大的妇人上前问道,“姑娘,你是来柳家村找人的吗?”

    陆静姝微笑着说道,“我是回来探亲的,我找村子边缘的孙二娘。”

    那妇人睁大眼睛问道,“你是孙二娘家的亲戚,我怎么没见过你呀?”

    她轻笑一声,“大娘,我是陆静姝,我娘是柳絮,孙二娘是我干娘。”

    听言,妇人惊呼一声,“你是陆静姝?就是当年跟着仙人一起上山那个?”

    她点点头,接着整个村都被这消息炸开,家家户户都知道,孙二娘家的闺女从仙门回来了,村里有跑得快的孩子,一早往孙二娘家报信去。

    孙二娘半白的头发,正坐在门前绣花,听到消息激动地站起身来,往村里走去。

    远远便看见孙二娘从远处跑来,原本乌黑的头发,两鬓已染上白霜,身子略显丰腴,气喘吁吁地朝自己跑来。

    她喉头一紧,飞身上前,众人只见一道白影闪过,少女就出现在远处的孙二娘身边。

    众人纷纷惊叹,这就是仙人啊,心底的想法也陆续泛开。

    “干娘!”陆静姝扶着孙二娘喊道。

    孙二娘近年来眼神有些不好,看着突然出现的少女,不可置信地问道,“你真是姝儿?”

    她连忙点头,“干娘,我是姝儿,我回来看您了。”

    孙二娘喜极而泣,“好好好,姝儿你回来了,走,跟干娘回家去。”

    她掺扶着孙二娘往家里走去,身后远远跟着一群大人,村里的孩子则毫不避讳地围在她们身边。

    回到家中,孙氏忙着沏茶上点心,陆静姝劝不住,只好由她去。

    打量着家中的摆设,比自己离家前好了许多,想来是当年归元宗的安抚。

    孙氏端着茶点过来,絮絮道,“这都是你小时候爱吃的东西了,也不知你现在口味变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