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回 风花雪月证奇缘(上)

    初夏的北京城,裕王府内,靖嘉帝的第三子,裕王刘载垕正在与他的几位老师议事。

    本朝的传统,储君应该都是由大学士亲自教授,但由于太子之位未定,裕王和景王便自行广纳贤德,入府为师。

    刘希淳虽然是裕王的堂兄,但实际上也是这位三殿下的老师。

    客厅内,刘载垕正与刘希淳聊着天,他道:「淳哥,你可真是给孤介绍了一个好师傅,云师不愧六首状元之名,才情超卓,孤可是受益良多啊!」

    裕王性格正好与其弟景王相反,虽然能力平庸,但性情温和仁德。

    刘希淳仗着与云奕华的旧交情,便抢在景王前将他引见入裕王府了。

    刘希淳笑了笑,说道:「殿下宽厚贤德,礼贤下士,良禽尚会择木而栖,这人才自然也会追随名主。」

    两人正有说有笑,就见内室中行出一人,身着月白公子袍,风度翩翩,年约二十五六岁,正是现任的礼部侍郎,在官场上八面玲瓏,平步青云的云奕华。

    云奕华抱着本厚厚的书,笑着道:「见过殿下与淳公子,甚么事这么开心呢?」

    他一面说着,也在一旁的木榻上坐下。

    刘希淳不禁道:「奕华,我们正聊到你呢…咦,你抱着那本厚厚的册子是甚么?」

    听他这么一问,裕王也望向云奕华手上的书。

    却见云奕华露出一个微妙的笑容,神秘地道:「终于完成了,这便是能让吴氏父子的罪刑公诸于世的秘密武器……」

    裕王刘载垕忍不住道:「终于完成了,快让孤看看……」

    他一面说,兴奋地接过那书。只见封皮上四个大字「大明传奇」

    见到两人疑惑的神色,云奕华得意地讲解道:「这其实是一本小说,故事中,有个朝代叫作明朝…」

    他一面说着,裕王一面翻着内页,只见书上写道:

    元朝建立了八十多年,皇帝昏庸,人民困苦。巡天御史太白金星下凡体察民情,看到水深火热的元朝,十分痛心,连忙向玉皇大帝匯报。

    玉帝一听,下旨召集各方天神,决定在其中选一位下凡,推翻元朝,更换一个好的朝廷。

    但几仙都深知难处,谁也不愿下凡。

    站在玉帝两旁的金童玉女,看着他们你推我让的样子,忍不住噗哧一笑。

    玉帝见了便道:「怎么,难道你们也想接这差事?」

    金童玉女听了忙道:「稟玉帝,我们年轻力浅,又没有什么本领,还是换个人吧。」

    玉帝却不理,直说:「就令你们下凡去打扫天下,朕自会派人帮助你们。」

    金童玉女领了旨,临下凡时问了玉帝,更换了的朝代要叫什么名字?

    却见太白金星在一旁看两人的扇子合在一起,便随口说道:「就叫大明朝吧。」

    原来,这金童打的是「日」字扇,玉女打的是「月」字扇。

    金童下凡托生成为朱元璋,玉女下凡成了马娘娘,两人与一起下凡的天兵天将合力清除了元朝,之后朱元璋便建立大明朝,便是明太祖…

    太祖之后,接下来一路往后翻,来到第十二位皇帝时,朝间出现了一位大奸臣…

    裕王愈翻愈感新奇,刘希淳在一旁笑着,举了大拇指讚道:「不愧是状元之才,利用小说的杜撰,向世人传达吴氏父子的滔天恶行,这样他们简直是哑吧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啊。」

    裕王笑着道:「这大熹朝改叫大明朝,熹者,光明也,妙极妙极……我们皇家从刘姓便成朱姓,还有父皇的靖嘉改作嘉靖,吴嵩及吴世藩,变成了严嵩和严世藩,亏你想得出来。」

    刘载垕一面翻一面笑,在小说里,严氏父子贪赃枉法,简直被写得十恶不赦。

    刘希淳在一旁也是默默暗笑:「傅炳叔叔在书中化作陆炳,那宇轩不就也改姓陆了,还有炳然叔叔,从姓叶便成姓赵……」

    刘希淳见身边的人一一都换了名,觉得大是有趣,但他却没发现,若是如此,自己也要改称作朱希淳了……

    果真,几年过后,一直以天才自称的吴世蕃,聪明反被聪明误,勾结海盗和倭寇,靖嘉四十四年,吴世蕃被验明正身,与同党罗文龙被斩于市。

    吴嵩的下场更是悲惨,吴家遭搜出家财黄金三万馀两,白银二百万馀两,被抄家贬为庶民,高龄八十七岁的吴嵩一身恶疾,家徒四壁,在百姓的唾骂声中凄凄死去。

    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刘希淳自外头回府,一进门就见薛氏及李润儿坐在前厅,面色有些奇怪,他忍不住问道:「娘,润儿,你们在聊些甚么呢?」

    薛氏见刘希淳回来,连忙道:「你回来的正好,来,娘正在说你和润儿的婚事…」

    刘希淳正喝着茶,忽然听到这话,手中茶碗差点掉了下来,他连忙道:「娘,我甚么时候又和润儿有婚事了?」

    往日李润儿听薛氏提起她和刘希淳的婚事便十分欣喜,但不知为何,自从恢復记忆之后,每每薛氏提起此事,她便会惴惴不安,一股不自觉的忧愁油然而生。

    但李润儿以为刘希淳早就知道这件事了,才会着手安排。

    此时见他这个样子,李润儿忍不住问道:「希淳哥哥,难道夫人从来都未和你提过?」

    薛氏抢着道:「现在你们俩都知道了也不算晚,希淳啊,我说你都三十岁了,城里哪家的公子像你一样还独身一人?而且润儿也恢復记忆了,那便赶紧把这事办一办吧。」

    听她一说,两人才知道,原来是做娘的急了,便又擅自作主为孩子安排。

    刘希淳急着道:「娘,这怎么能行。润儿,你不是和萧鸿将军…」

    他一急,便把萧鸿和润儿的事说出来。

    李润儿见事已至此,也不隐瞒了,她道:「是,我和鸿哥哥确实曾经有过婚约,但是,那日在西湖,我已经和他讲明白了。」

    刘希淳听了不禁疑道:「你们早约好的?」

    李润儿听了摇摇头,她道:「不是,我和鸿哥哥已经分开十年了,那日真的是凑巧相遇,或许是上天垂怜,让我们见最后一面吧…」

    她说着说着,眼泪又留了出来。

    薛氏此时听了大吃一惊,她道:「你这孩子,怎么都没有和我说?」

    刘希淳从李润儿恢復记忆之后,就觉得她有些变了,虽然还是同样的活泼单纯,但心中似乎盖了层厚厚的霾,好像快要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