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4章 赈灾方法

    朱络轩在一旁,看着郭守人的安排感到非常满意,袁施吟的眼光还是非常不错的,为了肯定他的功劳,朱络轩封郭守人为八品首领太监。这时候他便是一个拿着朝廷俸禄的人了,这可是宫里那些小太监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为此郭守人还哭了好大一会。

    一行人在皇庄里巡视一番,庄户门的庄稼都已经收完了,询问几户人家之后,纷纷表示今年的收成不好,幸亏是土地多一些,吃饱饭是没有问题了,如果是往年地少,收的粮食连糊口都困难。

    这年头的人很低,能吃饱饭,出去有一件能遮体的衣服就算是盛世了。

    所以农闲时节,那些庄户们都会到山里去找些替代粮,以求能熬到第二年的麦收时间。

    所以北方地广人稀就是这个原因——粮食不够吃。

    不过皇庄周围的田地还不错,至少比关外的收成多了不少。

    袁施吟拿出一张纸,有些愁容的说道:“庄户们的存粮臣妾怕不够到明年麦收呢。”

    朱络轩想到了北方的气候和农作物,就有些无奈的说道:“这般气候下,除非是种植高产作物,不然日子肯定得是紧巴巴的。”

    袁施吟深以为然,此时在大明的北方,那些小地主都很艰难,吃顿肉都是扣扣索索的,更别提那些庄户了。

    看到气氛有些凝重,袁施吟将话题转移到肥皂作坊上。

    “皇上!肥皂作坊开工到现在,产出利润的大头是肥皂,蜡烛都运回了宫中使用,节省了不少内帑,就是那个甘油没处用,您也不让倒掉,后院里已经积攒了不少,郭守人来问过臣妾几次,臣妾都没给他答复,你看~~”说到这甘油,袁施吟真是犯愁,以后作坊扩大,产生的甘油就更多了。

    朱络轩拍了拍脑袋,尴尬的笑道:“朕怎么把这茬忘了,爱妃放心,这些东西朕还会有妙用,你再安排一些庄户,修个大的酿酒作坊。”

    “酿酒作坊!皇上难道忘了,这陕西大旱,都没有粮食吃,哪还有富余的粮食酿酒呀?!皇上,您三思啊!”袁施吟平民出身,也了解百姓的疾苦,也关心百姓的事情,她想不通这种情况下皇上居然还有心思建造酿酒作坊。

    “朕也没说要用粮食酿酒啊,不仅如此,明日早朝朕还要颁布禁酒令。半年之内任何人不允许使用粮食酿造新酒,违者以通敌罪论处!”朱络轩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很严肃。

    一旁的王承恩看了看天色,轻声说道;“皇上,娘娘,这天色不早了,我们该回宫了!”

    “摆驾回宫!”

    今日又是上早朝的日子,朱络轩没有像他哥哥天启皇帝一样,不问政事,整天躲在后宫摆弄他的那些木匠伙计。

    既然到了上朝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上朝,有时候看着那帮大臣吵吵闹闹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这种大有近代国家参议院氛围的朝堂廷议,每次都会让朱络轩对大明朝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虽然很多时候都会惹得自己不太高兴。

    承平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或许还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家族王朝,但在很多方面,已经具备了超越这个时代的政治现象。

    三声鞭响,绣着飞禽走兽补子的文武百官陆续走近大殿,面对着朱络轩,都开始高呼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朱络轩说完之后,这些或猩红或天蓝或青黑色官袍加身的官员们手持象笏,开始分站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