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八章 开会(一)

    韩家庄的夜晚,寂静非常,连狗吠声也难得听见,惟有一弯下弦月,由无数的繁星簇拥着,远远地挂在树梢。孟家后院的灯光,一盏接一盏地熄灭下去,最终西边角院的那盏灯闪了闪,也被人吹熄了。

    孟楚清隐在窗帘后瞧见,便命梅枝煮茶,自己则同戚妈妈一起,迎至大门前。不一时,便见孟家众人借着夜色的掩护,从各自屋里出来,或顺着抄手游廊,或直接穿过院子,蹑手蹑脚地踏上了东厢的台阶。

    当先两人,是满脸凝重的孟振业,和晚饭时才受了董丽娇刁难,犹自愤愤不平的浦氏;在他们后面,仍在禁足期间的孟楚洁和孟楚涵也来了,一个脸上涂着厚厚的脂粉,就着月光乍一看,惨白得有些吓人;另一个则深深垂着头,始终没把脸抬起来,似不敢与其他人对视。

    远远地,孟振兴和肖氏提着气死风的灯笼,也顺着抄手游廊走了过来。

    他们的脸上,都找不见惊讶与疑惑,有的只是凝重和愁闷,看样子,是孟振业提前把董丽娇事件真相告诉他们了。

    孟楚清就站在门口与众人施礼,将他们迎进厅内,又遣戚妈妈和梅枝分别去守着大门和屋后。

    孟振兴和孟振业到上首落座,肖氏和浦氏分坐下面左右首,孟楚洁则坐在浦氏旁边,孟楚涵走过去,欲挨着她坐下,却被猛瞪一眼,只得眼泪汪汪地坐到对面去了。

    孟楚洁旁边的椅子空了出来,孟楚清便走去坐下。孟楚洁大概还以为自己的银子是她偷的,望向她的眼神,也并不怎么友善。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孟楚清不好说甚么,只得保持沉默。

    上首,孟振业的脸上愁云密布,端着一盏梅枝事先煮好的茶,自顾自地想心思,根本没注意几个女儿间的波涛暗涌。

    孟振兴的脸上除了愁容,更多几分担忧和惧怕,因为真正偷拿湖北老家钱财的人是他,孟振业只是包庇他,跟着他一起出逃而已,若真论起罪来,他才是主犯。

    下面,肖氏锁眉抿嘴,满面苦恼,而浦氏则烦躁地拿盖子拨着茶盏里的茶叶,催促着:“究竟要怎么对付董丽娇,赶紧拿出个章程来,不然我真是受不了了,方才晚饭,她非要吃个甚么粉蒸鹅,韩家庄又没有,黑灯瞎火的,我上哪里买去?折腾我足足半个时辰,”

    孟振业本不爱做当庭训妻的事,但当着孟振兴夫妻的面,总得给个交代,于是便将手中茶盏猛地朝桌上一顿,怒气冲冲地道:“也不知那董丽娇究竟是何人引到我们孟家来的!”

    是何人?自然是浦氏。她马上缩了脖子。但却有些委屈:“我哪里晓得她是大娘子乳母家的闺女。”

    孟振业听了这话,真有些生气了:“既是不晓得她的底细,又如何敢买回家来?即便是买头牛,也得打听打听详细罢?而且我听说,当时五娘子可是力劝过你的,你为何不听她的劝,执意孤行?”

    “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为了咱们二房!”浦氏委屈地叫了起来,指着肖氏对孟振业道:“你没见大太太仗着有个傻儿子,就不把咱们二房放在眼里,一遇到难处就嚷嚷着要分灶,将来分家的日子都有呢,这还不是因为我们家光生闺女,没有儿子!我急着给你买个妾,承继香火,这有甚么错?”

    肖氏听了这话,脸上红一块,白一块。孟振兴在心里也曾埋怨肖氏做事不地道,但却见不得浦氏当着小辈的面落他娘子的面子,因而脸色沉了下来。

    孟振业大声地喝斥浦氏:“你胡说些甚么,还不赶紧向大嫂道歉!”

    浦氏忿忿不平,不肯向肖氏低头,但也没敢再吱声。

    这时孟楚清却突然道:“爹错怪太太了,其实人是四妹挑的,她之所以选中董丽娇,正是因为她是湖北人氏。”

    孟振业大吃一惊,而孟振兴望向孟楚涵的眼神,瞬间变得凌厉起来。

    孟楚涵亦是惊讶万分,当众踩着亲姊妹维护继母,可真不像是孟楚清的作派,今儿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么?!

    孟楚洁反应慢些,有些没弄清情况,面带茫然。孟楚清却恰恰就指了她问:“爹若不信,尽可问三姐,董丽娇的确是四姐挑的,而且典卖文书也是四姐帮着太太看的。”

    孟楚洁极不愿替浦氏作证,也不肯顺着孟楚清的话说,但摸摸自己敷了厚粉的脸,就还是点了头,道:“当时为这事儿,我和五妹还同四妹吵了一架,但她不肯听我们的劝,我们也无法。”

    孟楚清叹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浦氏方才也在震惊之中,此时方才确信,孟楚清是真在帮着她说话,登时大喜过望,忙忙地站起来道:“五娘说得对,我真是冤枉透顶了,我虽然掷了几回头钱,但人是四娘子挑的,文书也是四娘子看的,这事儿从头到尾,与我有甚么关系?”

    孟振业却道:“即便人是四娘挑的,文书是她看的,但最后拍板的人,还不是你!你自己没把好关,又怎能怨得了旁人!”他嘴上偏着孟楚涵,但其实心里气得很,深恨孟楚涵行事鲁莽,还没打听清楚董丽娇的底细,就怂恿浦氏将其领进了门,尤其还是在孟楚洁和孟楚涵都相继劝过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