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九章 聚光灯外的主角

    这栋低矮的砖木建筑在高档商业街后巷,隐藏在四周光彩辉目的高楼大厦中,像个隐士。

    楚懿在电影节开幕前与孙灵修进行了视频通话,并对他没有准备礼服的行为表示惊讶。

    “好歹也是主演,万一真的获奖了你也是要上台陪同的。”

    “可是...我这套西服也是名牌吧...”

    楚懿只是一撇敞开的衣柜,就面无表情的说:

    “不是专门定制的阿玛尼根本体现不出品牌特性。你这套是今年专门为东方人设计的套版,就算穿出去完全合身,明眼人一眼也能看出是...”

    考虑了一下措辞,楚懿觉得还是不要纠结在打击灵修这件事上,迅速进入主题。

    “另外,阿玛尼的极简主义和中性风和你这次的定位并不合适。如果你穿这套出去,会在人潜意识中留下印象,无论是对你个人将来发展还是影片的评奖都不是好事。”

    如果灵修是在国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东方明星,那么穿什么品牌不算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事情,只要不是明显不得体,不同品牌的服饰也只是风格不同而已。

    但首次亮相的东方面孔需要注意的就要更细节一些。

    陌生的面容,尚未暴露的作品,各家媒体、评委、同行们只能通过第一印象来判断这个新人的品位、性格、眼缘。

    而这时品牌本身的历史和含义就会将这些信息传达出来。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性格和喜好是可以通过他选择的品牌来体现的,能够迅速的将个人信息传达出去,又能彰显自己的生活质量。

    这是人和品牌的双向成全。

    不过在娱乐圈中,穿什么衣服也早就成了一门学问,时尚圈和娱乐圈早已互有渗透。

    明星们会有意识的利用这种心理包装自己,他们穿的品牌或许不是自己喜欢的,但一定是对自己有帮助的。

    孙灵修显然没有达到用品牌表达心情的层次。在这次亮相中最适合他的其实是“白纸”。

    任何知名品牌都会潜移默化的为他添加各种“属性”,而这些属性即使真的是灵修的魅力和特质,也会对这次真正的主角《旅》造成影响。

    这一点其实在一些知名演员身上体现的更为严重。

    当观众们接受了一个特别成功的作品后,就会将一些特质和印象深深的烙印在演员身上,以至于一旦演员在其他作品的表演做出一些改变就会引起观众的强烈不适和不满。

    这就是所谓的“被定型”。

    反过来说,当一个演员在戏外的表现被观众们接受了之后,又对作品中的表现造成影响。有些演员所谓的“一出场一句话还没说呢观众就笑了”,也是一种“被定型”。

    现在楚懿所说的就是避免后一种“被定型”对片子造成影响。

    孙灵修觉得自己又学到了一招。

    既然目的不是最佳男主角,那么就不需要体现演员戏里戏外的差距以增加反差感这又是另一个小技巧只需要将演员的存在感降低,让观众和评委的视线集中在影片中即可。

    这家制衣小店藏在闹市中,不经人介绍很难发现。

    老板是一位梳着整齐胡子的老裁缝,金丝正圆眼镜和古董一般的厚铁剪刀时刻透着一股时钟般的精准感。

    楚懿预约之后,孙灵修带着刘鹏找到这里,半个小时过去了几人的对话寥寥无几。

    “你好,我是楚懿先生预约的人,我叫孙灵修。”

    “你好我是刘鹏。”

    “站好不要动。”

    然后就是刘鹏坐在一旁默默的看老裁缝拿着皮尺围着孙灵修忙活。

    孙灵修头不敢乱动,一双眼睛左右游动着,故作严肃的样子被破坏的很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