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1章 遭遇失业

    李小丫拍拍手,“都散了吧,把院子打扫干净赶紧干活,进来两人帮我收拾屋子。”

    众人散开,照李小丫的吩咐各自忙活开来。

    李小丫与两个女孩子一边整理,一边在脑中计划安全措施,可用来修补房屋的木头难捡,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也不过是修好了街门和两个破损度最小的房门,破屋仍然还是一副四面漏风连围墙都松动的破样,房屋本该有的安全防护功能依然为零,简直就是房门大敞地告诉街上的强盗不要客气快来收获成果。

    屋子收拾好后,李小丫的安全措施没有眉目,她不烦不躁,无事人一般照旧上街去买菜,虽然刚被人洗劫了一通,但生活还要继续,饭还要吃。

    李小丫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带了一篮子的蔬菜回来,另外还买了些纸笔,午饭后就在屋子里,以地当桌,坐在地上用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李小丫前世的工作经验与安保毫无瓜葛,她只能回忆曾经看过的电影电视和小说当中的情节,找些简单易用的办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做几个示警机关,以防有贼人趁半夜撬门或者翻墙进来行窃,至于入室抢劫的防范,李小丫已经决定从此以后一旦攒够铜钱就去钱庄换成银两随身携带,坚决不再在破屋留下这么大的破绽。

    李小丫认为防人翻墙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屋顶墙头安装带尖角的铁丝网,但这东西又让她联想到监狱大院,况且也没钱做这玩意儿,因此李小丫想到的办法是收集各种破陶器和破瓷器,然后砸得细碎,铺在大门内侧和各个房门口,人走在上面,陶片和瓷片互相摩擦发出噪音,这样一旦有外人进入,屋里的人会立刻警觉。

    要是大家睡得太死,没有被第一道机关吵醒,李小丫还有第二道方案,就是在房门上放水盆,这种经典恶作剧不失为防盗的好措施。

    李小丫仔细考虑几遍觉得没有问题了,就把大家都召集过来,把她的想法告诉大家。

    没人有反对意见,大家都觉得这些主意不错,尤其李小丫的屋子是重点保护对象,外人都知道李小丫是他们这群人的头儿,自然是贼人的首要目标。

    李小丫突然想到,她这把财物都藏身上随身携带的主意可能并不算好主意,今天被人入室打劫了一通,消息可能都传出去了,街上除了混混强盗还有小偷,被那些人擦肩而过顺手一捞,自己可就成负婆了。

    李小丫咬牙切齿地望着四周房顶,这破屋真没个安全地方。

    其他人看到李小丫突然变脸,不知她想到什么,都无人说话,静静地看着她。

    李小丫醒神过来,见大家都望着自己,也意识到刚才的失态,干咳几声,继续话题,她决定将计就计,让大家放出被抢的风声,有多惨说多惨,总之让外人都以为他们的财产全部失窃最好。

    放流言也是一个需要点技术含量的活儿,但若是受害者放出来的消息,听众一般不会去质疑什么,因此李小丫的这个计策很顺利地就发挥了效果,街坊们都很同情李小丫这群孩子的遭遇。

    李小丫很满意这个效果,放了这个消息出去,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小偷和强盗再来打自己的主意了。

    收集破陶器花了几天时间,因为大家要首先完成每天的工作,再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在城中各个垃圾堆里找那些东西。

    虽然李小丫没钱在屋顶围墙上安装铁丝网,但她还是用破陶片在屋顶上筑起一道防线,用湿泥与陶片混合在一起糊在墙头屋顶上,并尽量使每一片陶片都尖角朝上的立着,要是有人真的想徒手爬屋顶或者翻墙进来,一定会被扎得很疼。

    李小丫知道这个时代的小偷们还没有养成作案时戴手套的习惯。

    这样李小丫为了防盗设置了三道防线,铺在房门口的那些细碎陶片为了不妨碍白天大家的行动,起床后就全部扫起来集中放到院子角落,晚上入睡前再仔细地铺在各个房门口,李小丫的卧房内外是重中之重,她的窗下、厅堂外以及卧房外都铺有陶瓷碎片,厅堂门上每天晚上放一盆水,而李小丫的枕头下垫着她买的那把小刀。

    李小丫一众人严正以待的继续生活了快一个月,等来了小偷的第二次光顾,趁半夜翻墙,结果被那些尖锐的陶片划破了手掌,直接一声惨呼摔下墙头,等到被惊醒的众人跑出去查看时,小偷已经跑没了影,只在墙根下留下了一点新鲜的血迹。

    天亮后,李小丫故意让大家把消息传出去,同样饱受小偷强盗骚扰的周边邻居纷纷上门讨教经验,然后就去武装自己的屋子,于是城中当垃圾扔的破陶器和破瓷器一下子成了抢手货。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春天结束夏天到来,城防水军的战船天天出海,但没有带回来能安慰人的好消息,海盗抢劫过往船只的消息反倒接二连三,而且屠村案依然时有发生,失去家园的幸存者以及为了躲避海盗不得不放弃家园的城外百姓涌入滨州城,干活的少了,吃饭的却多了,城市无法供应这么多人吃喝拉撒的相关物资,市场做出正常反应,城中物价一涨再涨,在各处粥站外排队的队伍一天比一天长。

    李小丫敏锐发现现在排队领粥所花的时间越来越长,而粥站每次发放的粥还是那么多,有时队伍都没走完粥站就已经发完了全部的粥,没排到的人当然只有饿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