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章 暂时安顿

    李文芳还在胡思乱想一些乱七八糟的,户曹的手下又捧了个盘子过来,托盘上有一吊钱,户曹把钱给了李文芳,“这是官府给的慰抚款,一千文,你拿着出去活命吧。”

    李文芳从此刻起要顶着李小丫的名字生活下去,她接过钱随机地翻看着铜板,每枚铜板一面都是“当十”一面是“天元通宝”,十文钱一枚,一千文正好一百枚。

    “谢谢大人。”

    “外面很多游民,把钱收好,别让他们抢了去。”户曹看李小丫孤身一人,好心提醒。

    “是,谢大人提醒,民女告退。”

    李小丫拿上东西离开户曹办公的屋子,到外面院里后,她解开系钱的绳子,取了几枚铜板掖进腰带里,剩下的重新系好连同身份文牒一起揣入怀中,和那本笔记放在一块。

    现在手里有了钱,当务之急是买些个人用品然后再安置下来。

    李小丫出了府衙大门,跟衙役打听了一下最近的商街路线,然后一路往商街行去。

    走着走着,李小丫觉得有些不太对劲,身后好像有人尾随,不怀好意的样子。

    想着先前户曹提醒的话,李小丫紧张地摸着藏在怀里的钱,脚步越走越快。

    这一千文是她在这个世界上仅有的财产,是她生存下去的唯一根本,要是那些游民来抢,她一定会杀人的。

    急步走了一段路,李小丫发现身后尾随的人也跟着加快了步伐,显然他们发现自己发现了他们,似乎正打算逼迫自己误入死巷好做坏事。

    李小丫当然不想任坏事发生,她就沿着人多的大街走,绝不抄小路,当整条街快走完还没甩掉身后的尾随者时,李小丫发现了一家铁匠铺,强自镇定地进去,花十文钱买了一把小刀,藏在手心里再出来继续往商街走。

    来到商街,人流车流相对多了一些,毕竟过日子的柴米油盐一日不可缺,城中日子再艰难,事关生活必须品的买卖还是照常进行。

    李小丫仗着单人行动灵活,在人流车流中左右穿梭,这才终于与后面的尾随者拉开了距离,身边来来往往的都是衣着整洁的普通百姓,衣衫褴褛的游民则都坐在街角屋檐下晒着太阳,跟乞丐一般。

    李小丫走进一家旧衣铺,给自己买了两身女式旧衣,店家看李小丫那一身狼狈样,都猜到可能又是新的受害者,就跟李小丫打听,李小丫也就把李家村昨晚的事告诉了掌柜和伙计,店家听完一边大骂海盗造孽一边又责怪官府无能,海盗来到滨州海域犯案将近一年至今没抓到一个海盗来明正典刑。

    李小丫一边结账一边听得心头打鼓,看来这个滨州根本不是久留之地,谁知道那些海盗是不是哪一天就冲进城来,还是尽快赚钱离开此地的好。

    店家同情李小丫是个幸存的小孤女,又送了她一方包袱皮给她包衣服,李小丫道过谢打听到附近布铺的位置,又奔了布铺而去。

    在布铺李小丫扯了几尺最便宜的粗布打算做内衣,到街上找针线婆子买针线剪刀等物,然后背着包袱漫无目的地在城中乱走,寻找能栖身的地方。

    走着走着,李小丫还真找到了一处四面漏风的无主破屋,也不知荒废了多久,到处都是蜘蛛网,地上散乱着各种杂物,没有一扇门窗是完好的,没有完整家具,桌椅床柜都没有,唯一完好的东西是厨房的灶,屋顶都不能确定是不是完好的。

    看着这跟危房差不多的破屋,李小丫叹气再叹气,可想到自己身上的钱,实在无力再寻别的住处,既然这里无主又无人居住的样子,自己不妨占了下来,等日后经济条件许可了再搬走。

    这破屋面积不小,中间是个小院子,四面都是屋子,厨房旁边有口井,现在还有水,街门开在围墙一角,门板只剩了小半扇,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人劈了去当柴烧。

    李小丫在各个屋子转了转,最后挑中了正房左暗间当自己的卧房,挑中的原因是这间屋子的窗户是完整度最好的,就左上角破了一大块,在窗户底下打地铺的话也能避风好睡。

    既选定这个地方当自己的栖身之所,李小丫顾不上休息,背着包袱又出发上街采购,买些席子枕头被子等物,不然晚上盖什么。

    手上现金有限,不能买全新的东西,李小丫在街上看到当铺就钻进去,问有没有绝当的被褥等物她要买。跟当铺买绝当物是李小丫前世的生活经验,她在当铺里淘过几次绝当的漂亮首饰,价钱比商场便宜很多。

    所以李小丫以为这个世界的当铺应该也会有差不多的服务。

    进了当铺一问,正如李小丫所猜,果然有绝当物出售。伙计带李小丫到后头看了些绝当的衣服被褥,她挑了一套比较干净、比较新、闻着没什么异味的,连铺带盖还有枕头一起十文钱搞定。

    李小丫抱着这些家伙什走在返程的路上,行至半路碰到个卖柴禾的,一车柴薪二十文李小丫全部要了,顺便把自己的东西扔到车上,自己也坐上去,让卖柴的人赶着车送货上门。

    到了地头,把东西搬进卧房,李小丫还跟对方订了一车稻草让明日送来,她打算用稻草当床垫着睡。

    卖柴的人应下赶紧回去准备,李小丫则又忙活开来,挑了一些柴铺在墙边,再铺上被褥作为今晚睡觉的床。

    等这些都忙完了李小丫又上街找了处面摊叫了碗面吃了,然后继续采购,买了些锅碗瓢盆扫帚水桶一类的东西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