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2章 档案生疑

    不久,府衙的信使来报,送来了一堆库档,其中有梁俭德指名要的李小丫一家的档案,府丞大人也许是昨天听说了什么,多留了个心眼,送来了整个李家村的库档。

    梁俭德拿着李家村的档案,把李小丫的事跟几位将军们提了,还把那三颗大摔炮给他们看了看,将军们对这个被叫做“手榴弹”的东西很感兴趣,一起围上来翻阅李家村的档案。

    翻看档案时,梁俭德等人的心情都很沉重,李家村是个很小的自然村,就二十多户人家,一百多口人,一夜之间被海盗杀光,只逃了李小丫一个活口。

    整个村子都靠打渔为生,看库档,李小丫家是村里唯一的铁匠,祖孙三代,祖父李贰刚祖母孙氏,父亲李有贵母亲王氏,李小丫是长女,下面还有几个弟弟妹妹。

    一家几口人的档案就只有薄薄几张纸,梁俭德不禁有些唏嘘。

    程世安从另一份档案中看到了一个新消息,“咦?大人,李小丫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是二十六七年前迁来的。看,这是入籍书。”

    梁俭德接过一看,泛黄的纸页上,果然是户籍迁入的记录,上面清楚地写道当年李小丫的祖父携一家三口从京城迁到这里。

    “二十六七年前?这么久?当时我正在努力读书,准备考取功名呢。”梁俭德不由得感慨。

    “二十六七年前,我们哥俩儿已经练了几年武了。”大张和小章二位将军笑道。

    “那时我可能刚出生。”程世安也跟着回忆了一下人生往事。

    “到这李贰刚,当年正是壮年,又怎么会从京城迁到这地方的偏僻小渔村落户呢?不觉得太奇怪了吗?”梁俭德笑了笑,又回到正事上。

    “也许这就是李小丫为什么一定要去京城的原因吗?虽然她才十五岁,但也是可以许配人家的年纪了,没准家里长辈跟她说起过当年的往事。”程世安胡乱猜到。

    “行,反正她现在是我们家的丫头,大可观察看看京城对她到底有何处意义。会做烟火匠的铁匠,这个职业好奇怪啊。”

    “梁大人,不奇怪啊,您忘了?兵部的铁匠多少都懂一些烟火上的事啊。”小章将军随口道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梁俭德他们一下坐直了身子,直直地望着小章将军,目光惊讶中带着一丝狐疑,“不会吧?!”

    小章将军又否认起来,“我乱说的,我乱说的,我完全乱说的,京城懂烟火的铁匠多了去了,好多作坊都是挨在一起的邻居,互相学到点技艺那都是寻常事,通婚更是常有的。我不瞎猜了。”

    众人暂松口气,心里多少也有些觉得自己紧张得可笑,情绪很快平静下来,注意力又回到李小丫一家的库档上。

    “有入籍书,就该有迁出证,一家子的官凭路引,怎么都没看到?”程世安又发现了新的线索,“有拿出来吗?”

    梁俭德他们几人抖抖手上的文件,检查了一番,都没看到程世安说的那些文件。

    “府丞把库档都送来了呀,应该没有遗漏吧?”

    “不是吧?都找清楚了?文件丢了?”

    “当年的户曹工作失职?”

    众人在一堆纸张泛黄的积年库档里仔细翻找,一无所获。

    “不会是那个什么李贰刚举家迁出京城本身就有问题吧?”有入没有出,也就不怪这几位成天跟政治打交道的朝廷大员多想一些有的没的。

    “不一定就是有问题啊,也可能真是当年的户曹失职,文件没有全部入档呢。算了,不查了,世安,你记一下,回头写信告诉府丞,把李小丫的名字从鳏寡孤独的册子里提出来,开迁出证,我要带她走。”

    “大人,那其他的几个孩子呢?”

    “先搁着,他们还没想好要不要一起上京呢,那个叫小武的孩子,也给他点时间好好考虑,他要是也肯,就把他的名字跟李小丫的编在一起,就让他俩真成一对表姐弟,让他俩的母亲在地底下做对亲姐妹吧。”

    “是,那我一会儿就把这事也告诉那几个孩子。”

    李小丫的事就到此为止了,梁俭德与众位将军们就城中眼下更要紧的事商谈了一个上午,午饭时这几位同桌吃饭,饭后才各自散了分头忙活。

    李小丫伺候了梁俭德午休,退出卧房后被程世安叫住,把上午梁俭德说的那番话转告给她,然后又去西跨院再说了一遍。

    小武听完很激动,他根本没有一丝犹豫,程世安话音才落没多久,他就跳起来表示要跟李小丫上京,做一对亲姐弟,这辈子他都会好好保护小丫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