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4章 职业规划

    李文芳跑回院里叫男孩子们起床,等他们吃了早饭,收拾好了书包,李文芳揣上一点钱,带了他们一起上学。

    梁大人给的福利,当然要充分利用。

    把男孩子们送到学堂后,李文芳就去早市买了几条活鱼,然后返回南街就近找一家文墨店打算买些书写纸回去写,结果看到店门口摆着一个红纸的告示,上面写着新到洋笔洋墨便宜卖。

    李文芳一时好奇,进店就问洋笔洋墨是什么东西,店伙计很快给她拿来,李文芳只看了一眼,嘴都笑得快咧到后脊梁——洋笔洋墨原来就是鹅毛笔和墨水啊。

    “姑娘有眼光,这是新到的洋笔洋墨,那些外国使者都用不惯我们的笔墨,开了作坊专门生产一些供他们自己使用,每月产量就那么些,我们掌柜好不容易才进了一批货,来一套试试?”

    这还用考虑吗?李文芳二话不说买下一套洋笔墨和一刀书写纸,伙计给她仔细包好,李文芳拎着就往尚书府跑。

    才回到院里,小叽扑上来要吃鱼,李文芳把纸笔先放回屋里,又赶紧去后面跨院,打了半桶水把鱼扔桶里,看到小叽欢快地跳进桶里开始早饭,李文芳抹着汗将水桶提到树荫下才回去休息。

    人还在门口,丫头子们就主动送来一壶刚做的凉茶,顺势就拥进了李文芳的屋子,吵着要跟她学识字。

    李文芳喝了她们的茶,自然就拗不过她们的请求,只好铺纸研墨,先从教她们识自己名字开始,并且将她们的名字分别写在每张书写纸上,让她们带回去自己记下。

    跟丫头子们玩了两刻多钟,打发她们走了,李文芳重新铺开描红纸认认真真练了三张字才收摊,接着又拿出针线笸箩坐在廊下继续织手套,脑子里同时开小差,构思自己那个该怎么写。

    当初告诉梁大人说她要把故事写成话本只是一时嘴快,因为那时她弄不清梁大人的路数不愿深谈,但真没想到梁大人会一直记在心里,并且真的鼓励自己写出来,要是不试一试也挺说不过去的,万一自己是个写作的料呢?是吧?

    对面的婆子们忙完了也都陆续坐在廊下做针线活,没多久就有婆子拿着几件中内衣小衣给李文芳看看,给男孩子们做的内衣差不多都完工了。

    李文芳笑眯眯地恭维了几句,收下衣服等着下午小武他们回来再试穿,婆子又看了看李文芳手上的活,也夸上几句,就又回去继续做外衣了。

    到午休时,李文芳拿着一上午赶出来的手套打算送去给刘叔,小叽这时从后头溜出来,肚子圆滚滚,抓着李文芳的裙摆几下就爬到了她的肩头,撒娇地蹭蹭她的脸,赖着不走了,李文芳只好带着它一块到前面去,一路打听着来到男仆住的院落。

    院里,老刘正坐在游廊台阶上修补一只水桶,看到李文芳来送手套忙不迭地起身接过。

    “哪敢让芳姐儿亲自送来,使唤个小厮也就是了。”

    “哪里,正好走动走动,来了几天了,整个宅子都没怎么走过。刘叔还会木匠活?”

    “就是些修修补补,算不上好。”刘老眼睛一瞄,看到李文芳肩头的小畜生,“哟,芳姐儿还养玩物?”

    李文芳摸摸小叽,“是啊,从家乡带出来的。”

    “这小东西吃肉的吧?”

    “吃,吃鲜肉鱼肉,天天要给它买活鱼,刚死的都不吃。”

    “哎哟,最近的早市离咱们府可有两条街啊,芳姐儿岂不得提着桶子去买鱼?”

    “我才不费那劲呢,买了鱼直接跑回来。”

    “哎哟,这样不是更费劲吗?”

    “不会啊,我觉得提着水桶去买鱼才更费劲。”

    “哎,芳姐儿可以请厨房帮帮忙,让他们帮你买活鱼啊。”

    “那更不好意思了,太欠人情了,还是我自己辛苦点算了,正好到街上走走。”

    “呵呵,早听说姑娘是跟着大人从滨州府回来的,大人一直器重着,府里这么多年来,姑娘还是头一个准许天天出府的丫头呢。”

    “大人不是最擅长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么,我这就是特殊情况,真是感谢大人和夫人的大度。”

    老刘笑着点了点头,又看看小叽,心里有了个主意,“芳姐儿给我织了手套,我没什么好回馈的,既然这小东西天天要吃活鱼,不如我给芳姐儿编个篮子,里面蒙层油布,装上水,好买活鱼?”

    李文芳眼睛一亮,觉得老刘这个主意实在妙,“好啊,刘叔,我就先谢谢你了,还是刘叔能干,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天天早上买了鱼就要赶紧跑回来,到现在我还有好些生活用品没来得及置办呢,有了这个篮子,我就有时间逛街了。”

    “芳姐儿太客气了,我还要谢谢芳姐儿的手套呢,我今天就给你编篮子,两天就好,回头让小厮送到你二门上去。”

    “哎,好,我这几日再织几双手套,让那小厮给叔带回来,叔要是用不完,看身边有谁要用,送人就是,你们用得上我才愿意织。”

    “哎哟,姑娘的手套可好多人喜欢,要是让他们知道姑娘愿意织,可一定有好多人来求。”

    “好啊,让他们来求,我还怕手艺荒废呢。”李文芳掩嘴笑了几声,“那刘叔你忙着,我先回去了,下次再来。”

    “哎,姑娘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