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4章 交口称赞

    薛文堂要建义仓的事情不胫而走。

    这是系统给薛守拙的提议。

    击垮韩德彰不是唯一目的,而是要把他他瞒下来的粮食想办法抠出来。

    但是抠出来也有问题。

    首先,这份粮食已经不能再当做赋税了,毕竟正儿八经在贡生的名下。

    其次,收在薛文堂的私账里面,也不是不行,估计一般当官的都这么干了。

    打倒了一个不听话的豪绅,还顺便捞了一笔,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薛文堂不愿意这么做,薛守拙也觉得别扭。

    所以系统建议,不如建一座义仓。

    古代对于天灾的抵抗能力太弱了。

    老百姓总祈祷风调雨顺,实际上风调雨顺的年头少得可怜。

    所以,人们不是拜这个神,就是拜那个神。

    然而有用的神仙也没几个。

    对于七品县令来讲,最头痛的也是救灾救荒。

    建义仓的提议正中薛文堂下怀。

    他来了洪县有小半年,虽说事务繁杂,但是没赶上旱涝大灾,天天在心里头感谢菩萨保佑。

    没有大天灾,是老百姓的幸运也是当官的幸运。

    否则救灾不利,天天被人暗地里骂断子绝孙,那滋味可真不好受。

    薛大人要建义仓,贡生韩万全已经认捐多少多少多粮食,很快被大肆传扬出去。

    薛文堂亲自给韩万全手书四个大字—

    宅心仁厚。

    被韩万全精心装裱起来,供在前厅。

    接着程家大哥程书瑜带头,捐出一笔银子。

    薛文堂手书四个大字——

    积善人家。

    程书瑜自然也是精心装裱,供在店铺柜台后面。

    全县的士绅商人看明白了,以后头巾老爷和商人两股势力的话事人,怕是要让程韩姻亲把持了,人家是一家人,里外照应,无限风光啊。

    其他人心里不是滋味。

    人嘛,都有个从众心理,要是薛文堂正儿八经让他们捐钱,恐怕还得各种推脱呢。

    现在薛文堂没说什么。

    这些人自觉不能被程韩两家比下去太多,反而主动慷慨解囊。

    你捐了,我自然也要捐,要不多不好意思。

    连武举人曹振方都出了不少的血。

    还诚惶诚恐,生怕薛文堂不要自己的钱。

    当然,后来捐款捐粮的,薛文堂轻描淡写称赞两句就过去了。

    字也不是乱写的,烂大街就不值钱了。

    钱粮筹措的差不多了,剩下要解决的就是建在哪里的问题。

    天气已经很冷,兴建土木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