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6章 外公的诗

    李怀瑾懵了。

    孤女闺房记这可是当代最火的情爱手抄本。

    不过这玩应,需要解释吗?

    那不是认识俩字儿就能看懂的嘛?

    而也就在李怀瑾满脑子莫名其妙准备翻开看看的时候。

    那姑娘出手如电,一把夺过手抄本,径直揣进了自己怀里。

    与此同时还拿出本诗集放在李怀瑾手里。

    “我,我拿错了。”

    女子羞红着一张脸说:“刚才什么也没看见……”

    李怀瑾无奈摇头,心中暗道。

    这小姑娘看起来年岁不大,但玩的可是真花花啊……

    随即捧起诗集,简单的翻看两眼,笑了。

    这也不怪这小姑娘看不懂。

    像这类诗集基本都是小作坊抄录出来,放在地摊上卖的。

    而商人逐利。

    他们只管赚钱,才不会管你能不能看得懂。

    在制作的时候他们就只管写诗句不写注解,甚至有些个地方还有明显的错别字。

    别说是没读过几天书的人,即便是个专司研究诗句的过来,没准都会被为难半晌。

    李怀瑾抬头看向对面的女子问:“哪几首诗看不懂?”

    “第六页,第三首。”

    女子道:“还有,第九页,第二首!”

    李怀瑾按照她所说,翻了过去。

    顺着顺序,数到第六页第三首诗。

    上书写着:“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这首诗有意思。”

    李怀瑾笑着道:“是个典型的双关诗。”

    “双关诗?”

    女子眨了眨眼,不解的问:“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一语双关。”

    “这首诗的内容翻译过来,是说,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做出这首诗的诗人,表面上是在说古时候的好曲现在却没人弹了,让人觉得惋惜,觉得哀伤。”

    “但实则,他是借着弦上音乐,讽刺当今时局。”

    “古时候的礼法无人遵守,当今也都是贪图享乐之辈。”

    李怀瑾慢悠悠的说道:“作者无法改变什么,只能立于世外,观瞧这世间污糟,弹奏小曲,述说内心惆怅。”

    听闻李怀瑾的这番解释。

    女子也是瞪大了一双眼眸。

    “原来。”

    “这首诗还有这样一层意思……”

    “不止是这首诗。”

    “咱们当今看见的大多数诗或多或少都隐藏着一些东西。”

    李怀瑾微笑了下,继续翻动书页。

    但当他瞧见第九页的第二首诗,他的手指忽然哆嗦了一下。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李怀瑾轻抚着诗词,眼中尽是说不出的意味。

    女子也注意到他似乎有些不对劲,就问:“怎么了?这首诗也很特别?”

    李怀瑾点了下头,道:“嗯,很特别……”

    “这首诗是送友人的。”

    “在竹林寺下,送友人踏上旅途。”

    “友人走向青山绿水间,渐行渐远,只剩下一道带着斗笠的身影。”

    “回过头时,耳边只剩下了寺中的钟声还在回荡。”

    李怀瑾看向女子,问道:“还有其他不懂的吗?”

    女子摇摇头。

    李怀瑾则将书籍递还给她,随之缓步走到床边。

    “喂!”

    女子忽然出声将他叫住。

    “嗯?”

    李怀瑾回头,不解的问道:“还有事?”

    “我以后还可以再来向你请教么?”

    女子瞪着一双美眸,直直的看着李怀瑾。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