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 70 章 第 70 章

    “是不能让蒲夫人久等。”

    丁氏站了起来,“这位管事还请稍坐片刻,我们带了些土仪,想着蒲大人和蒲夫人离开石县多年,这些东西他们也好些年没尝过了,便带来给他们尝尝鲜。陶砚啊,你去借辆马车,将它们都装车里去。”

    “二丫,你跟我回屋拿些东西。”

    丁氏一通安排,家里的三个人都忙开了,就只留下那妇人在屋里等得有些不耐烦,时不时地往外头张望。

    柳二丫找出出门前新做的衣裳换上,然后坐在铜镜前插银簪,“娘,那人是蒲家的下人吗,看起来不好相与。”

    丁氏刚换好衣裳,如今正对着礼单清点要给蒲家送的礼,听到柳二丫的话她笑道:“我以前没在蒲夫人身边看到过这人,想来是家里新添的。这老话里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又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蒲大人是四品知府,是我们这最大的官,他家的下人便也神气些。”

    “你也不用太担心,这种人虽然捧高踩低,但该做的事情还是做的,不然被她主子知道了就要吃挂落。我看蒲家只遣了一顶轿子来,那待会你就和陶砚坐马车,我们进去给蒲夫人磕个头,感谢她和蒲大人这些年的照顾。”

    “也别怕,蒲夫人是和和善的,而且我们也不是上门打秋风。”

    柳二丫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见没有头发散落在外面,这才站了起来,“我知道了,娘,进去之后我就少说话。”

    丁氏满意点头,“你说得对。”

    石县这回只来了两户女眷,一个是魏行之的太太,而另外的就是丁氏和柳二丫了。柳二丫跟在婆婆后面出门,然后就正好撞见了魏太太。

    魏太太年约四十,个不高,皮肤白皙。

    她见丁氏和柳二丫出来,于是点了点头,由丫鬟扶着坐进了轿子。而柳二丫也扶着婆婆进了轿,然后她自己上了马车。

    马车里,一边坐着同样穿了一身新衣裳的陶砚,而另外一边则放了几个坛子和一些大小不一的木盒、或者红纸包着的东西。

    陶砚伸手去拉她,“娘她们走了吗?”

    “已经走了。”

    柳二丫坐在他旁边,小声地问道:“你有没有去过蒲家?蒲夫人你见过了吗?她人怎么样啊?”她有些担心,“娘说蒲夫人是个和善的,可是今天她们家只派了两顶轿子来,若不是有马车,我们就得走着去了。”

    她从来没有去过这样的大户人家,不免有些忐忑。

    “别担心,”陶砚安慰,“蒲夫人的确是一个好人,我听娘说当年我们县建那码头的时候,蒲夫人还领着县衙的女眷们去帮忙烧饭呢。而且他们家每年也会给县里的孤寡老幼舍衣物、吃食等,是一个善心人。”

    柳二丫放心了几分。

    ……

    在柳二丫忐忑的时候,却不知蒲夫人也正念着他们。

    “一眨眼就近十年过去了,我还记得老爷在石县的时候,整天忙里忙外的。不是去看田地,就是去看堤坝,没过过几日清闲日子。”

    “有一回还遇上了贼人。”

    她的曾孙女,一个六岁的小姑娘仰着脸问她,“祖母,那后来呢?”

    “后来有人救了你祖父,”当着小孙女的面,蒲夫人并没有说太多,反而趁机告诫,“所以啊,你们不管去哪儿,都要带上人,语姐儿你知道不知道?可不兴一个人乱跑,乱跑的孩子要被拍花子抓了去的。”

    小姑娘吓得瞪大了眼睛,“语姐儿不要被拍花子抓!”

    旁边站着的一个年轻妇人脸上顿时浮现了不悦之色,觉得太婆婆实在是不着像,哪有跟家里的姑娘说这些的。

    她上前一步把女儿搂住,“语姐儿别怕,你祖母是在逗你呢,没有拍花子敢到我们家里来。”

    一边安慰女儿,她一边在心里嘀咕,姑娘家一辈子不出二门,哪儿来的拍花子。她在家里做姑娘的时候别说见了,听都没有听说过。要不是嫁给了夫君,随着太婆婆住在任上她都不用知道这些。

    其实她本来也不必知道。

    如果不是公爹和婆婆在外做官,夫君又是长孙,她还好好的在京城待着,就不用到这穷乡僻壤来。有的时候,她真的不耐烦伺候这不体统的太婆婆。就像是今天这一回,也不知哪儿来的阿猫阿狗,仗着几分恩情就上门来打秋风。

    偏偏太婆婆还吩咐要好生招待。

    小姑娘并不知道她娘眨眼间就想了这许多,她听到娘说的话后,就窝在娘的怀里,期期艾艾地看着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