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百六十六章 愿君归来

    “你女朋友要回来?那刚好啊,上午你找完课题,中午回来然后回家把解决方案一做,不刚刚好吗?”,王一帆半开玩笑地,“不过这还真有点找焦点的感觉!”

“你打算去哪里呢?有想好吗?”,吴雨秋问。

“我打算去奥森,好久没去那边了,去散散心,同时也许还能找到点什么新鲜的课题或是消费者痛点什么的,也不准!”,王一帆的脸上挤出两道浅浅的笑痕,“要不要一起去?“

“奥森?那不是公园吗?不去了,我去公园的话,只想发呆,放空自已,找课题或是痛点什么的,估计够呛!“,吴雨秋自嘲道。

“嗯!那我们回头见!”

“好嘞,回见,期待看见明你的Ton-atching方案!”

两人在地铁口相互道别,在一处岔路口,各自朝不同方向走去。

吴雨秋手里捧着相机,一时间不知去往何处,他来北京除了去过王府井和双井,其他地方都不太熟悉,渐渐地他随着人群走进了10号线地铁里。

拥挤的人流时不时地从地铁里涌出,又有一批新的人流涌进来。

地铁驶过金台夕照站,驶入国贸站,他身边的大部分人群已经更换了位置,他依旧还是没有想明白要去哪里,脑袋里更不要提什么课题或是消费者痛点。

拥挤的人群让他无意中按到了相机的快门,他拿起相机屏,盯着里面呈现出来的图形,里面的人群像与他六年前在北京乘坐地铁时的景象完全不同。

六年前地铁里的人群都是拥挤着,抬头望着即将到站的站名发呆,或是实在无趣,找旁边的人闲聊几句,打发时间,聊声,欢笑声与车底撞击铁轨的声音混杂在一起,让车厢里的氛围总是显得热闹。

而现在,在他相机里呈现出的景象则颇为不同,车厢里的人群或是手里捧着一部手机或是在耳朵里塞着耳机,低头自娱自乐,亦或是捧着一本读了一半的书籍潜心阅读,很少有人与旁边的人群在车厢里闲聊,静的只能听到车底撞击铁轨的声音,显得单调而无趣。

想到这里,他的脑海里也随之跳出一个单词来“lifestyle”,当下流行的一个市场营销

他加快了手里的相机快门,地铁里的人群像,正是最接近消费者人群的一个代表,在北京这座快节奏的生活场景中,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能够让自已的生活节奏慢一些,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消费者痛点,亦或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课题,针对这个场景做相应的解决方案应该会很有意思。

吴雨秋的脑海里似乎开始有了眉目,他在国贸的地铁站逗留了许久,观察着聚集在这里的人群像,同时国贸电梯间里的广告媒体也引起了他的兴趣,特别是相机里拍摄下的一处围着地铁柱了做的虚拟场景广告尤为有趣,利用VR虚拟现实的技术,结合二维码引导客户群体进行线上集客的方式,着实体现出了商家的聪明。

同时他把印在楼梯每一个台阶上的平面广告,都逐一拍了下来。

在国贸这样人流密集的地方,乘客们多数都是赶时间,虽然电梯两侧都印着巨幅平面广告,但吴雨秋有观察匆匆路过的人群,能停下来或扭过头来看看墙上广告媒体的受众其实很少,而往往这些巨幅广告投入的成本又不菲,内容则更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充满了整个画面。

相比之下,台阶上的平面广告,虽然面积相对,多数则是赶时间的白领群体挤不上旁边的电梯,才来爬楼梯,在他们爬楼梯的过程中,视线必然会注意到每个台阶上的文字或图形,而眼前的这则广告,正是巧妙地抓住了这一个创意接触点,设计成了消耗卡洛里的形式,也就是每爬一个台阶,消耗多少卡洛里,而这个产品恰恰是健身产品,极为巧妙地凸显了该产品的卖点。

吴雨秋认真地记录着他发现的每一个课题,他自已或许也没有想到自已的Ton-atching任务会在地铁站里聚焦,他脑海里的PPT解决方案雏形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穿梭的人群中,吴雨秋整理着手中相机的照片,把拍摄角度不是很好的删除掉,留下几张相对来比较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