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1章 认养太子,元月穿越

    洪宁二年,景泰帝秦子规过继宗室子秦宥为自己的儿子,直接封为太子。

    宗室子秦宥开始了他忙碌的学习生涯,从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到行围骑射。

    以及如何处理朝政、如何制衡臣子等方方面面。

    太傅担任他的文夫子,镇国将军担任他的武夫子,羽林卫统领教他骑射,翰林院大学士轮流给他授课。

    但小太子最尊敬的人却是皇后,不是朝堂中的任何人,也不是他的父皇。

    他六岁被皇帝过继,成为帝后名下独子,虽然父皇和母后都是男子,但他依旧是有父皇母后的孩子,不是母不祥父不爱的庶子,他在原先的家里没人爱,母亲身份卑贱难产而亡,父亲儿女成群根本不在意他。

    是那个人把他拉出泥沼,让他成为南宸国最尊贵的太子殿下。

    元锦把他带出了那个腌臜的家,给了他一个新的家,如亲子般抚养他长大。

    他亲眼看着那个以男子之身坐上南宸后位的男人将南宸国改头换面,让已有颓势的南宸焕然一新,焕发生机。

    不过十年,他十年为后,却让元家、南宸国都变了一个模样。

    发家于瑜州的元家从十年前的江南首富变成现如今的南宸首富,日进斗金,财运亨通,挥金如土,富可敌国。

    南宸国一跃成为大陆最强大的国家,人人都有饭吃,不会再饿肚子;人人都有衣服穿,棉布衣服物美价廉。

    衣食无忧,太平盛世。

    全国各地商道通行,偏远地区的百姓也能走出土生土长的地方,看看外面的繁花似锦,穷困潦倒的学子也有书读、有学上,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回报国家。

    农户有了产量更高的良种,改良过的水稻和小麦被他们种于田地,自给自足,而便利的农具和灌溉工具的出现更让百姓欢喜,心里万分感激皇后恩德。

    工人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富人也为南宸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库越发充盈,南宸国越来越富裕。

    元锦虽然不插手朝政,但无一位朝臣敢忽视皇后的能力。

    如果元锦不是商贾出身,不能科举入仕,他必然是一代名臣,足以流芳千古的那种。而现在也差不多,他只不过是换了种方式扬名,南宸国第一位男后!

    现在文武百官都庆幸陛下娶了元锦为后,没被其他人捷足先登。

    幸亏元锦是生在南宸,要是出生在漠北或燕鹄就坏了!不然以他之才,在任何一国都是响当当的一号强敌。

    他擅长经商,以一己之力拉动了整个南宸的经济发展;他心怀万民,号令手下人研究出了各种各样的利民之物;他满腹经纶,经世治国安邦的能力堪为百官之首。

    元锦用了很多与民便利的财物和良策,却不曾盗用现代社会流传了几千年的诗词歌赋,不屑于做个文抄公。

    他只想让这里的百姓过得好一点,却不想凭借那些诗词歌赋万古流芳,没那个兴趣。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

    洪宁十年春,皇后忽然重病不起,太医院束手无策已下了死讯。

    景泰帝遍寻天下神医,也救不得重病缠身的皇后娘娘。

    最后是普华寺的方丈满空大师亲自出手,以佛宝舍利子救回了元锦。

    自此,普华寺成为南宸国寺,满空大师被景泰帝视为座上宾,而皇后也被他救了回来,只是日后切忌多思多虑、操劳过度。

    洪宁十年秋,皇后卸下身上所有的重担,元家交于二少爷元宝,一应杂事也被景泰帝、太子殿下和元家新家主接手。

    太子秦宥和元家新家主元宝是同岁之人,都是元锦养大的孩子,他们俩自幼相识相交,一同扶持着长大。

    他俩对待元锦的感情是一样的,也是真心想让元锦歇歇了。

    他的大哥\/母后太累了。

    两个十七岁的少年替他们最在乎的人撑起属于那个人的责任,而这时他们才知道大哥\/母后这些年过得有多辛苦。

    自这一年以后,皇后娘娘退居后方,不再过问这些琐事。

    元锦也终于可以退休养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