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8章 绝对不亏

    陈平安让赵德柱和小强帮忙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打听消息。

    这年头,城里人有定量供应都吃不饱,农村公社的情况就更差了。

    辛辛苦苦挣工分,又苦又累还吃不饱肚子,更别说的穿的用的了。

    为了填饱肚子,为了活下去或者活的更好,很多农村人都会带着家里特产来城里,有鸡和鸡蛋等,换钱、换粮票甚至换旧衣服和旧鞋子。

    当然,这种都是暗中交换的,交易的人和地点都经常更换,所以陈平安才让两人去打听。

    “这事儿我熟,保准给你打听清楚了!”

    小强拍着胸脯保证,显然他更熟悉这些人。

    “你是想换吃的?”

    “野味要不要?前段时间我还遇到一个卖野味的呢。”

    赵德柱显然也很想帮忙,陈品安一口答应了,有野味那就更好了。

    商量好之后,三人开始分头行事,陈平安来到了菜店。

    蔬菜统销统购,国营菜店才能买到最新鲜的菜。

    菜店就在五道口不远处,三间平房,外面是石棉瓦顶棚的棚子。

    夏天的时候,黄瓜、西红柿之类的应季菜,都是一堆堆的堆在外面售卖,到了冬天,就挪进平房里面了,也没有了什么应季蔬菜。

    只有一些少量供应的暖室蔬菜售卖,但因为价格太高,平常家庭,也只有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才会买点。

    对于菜店的售货员来说,冬天是最清闲的时候,入冬那会儿卖冬储白菜才是最累的。

    一车一车的运进菜站,家家户户也是几百甚至上千斤的买,忙的都脚不沾地的了,这可是体力活。

    “同志,见样儿都来一份,够一桌饭的!”

    陈平安进入菜站,看到案上寥寥几种的蔬菜,知道没有挑选的必要了,全买上,到时候就看傻柱发挥了。

    葱、姜、蒜、白菜、土豆,都是常见蔬菜,还有暖室种的黄瓜、西红柿、韭菜等。

    “好的,等着啊。”

    “您这是请客还是结婚啊?”

    也就是这淡季,忙的时候,他才没有功夫聊天呢。

    “请客,我要是结婚啊,那不得摆个十桌八桌的?”

    后世生日宴都能摆个七八桌,这时代,你说婚宴摆七八桌都有吹牛的嫌疑。

    “嘿,您可真敢想!”

    显然,人家就把陈平安的话当吹牛的了。

    陈平也不在意,信口跟卖菜员聊着。

    这个要多少斤、那个要多少斤的,顺便还问了问,这些暖室的蔬菜从哪里运来的,原来都是从承德那边运送到城里来的。

    菜还好说,只要有钱有票,就能买到,陈平安有返还系统,就算原价买来,加上返还的,卖给轧钢厂也亏不了。

    但是领导的饭局,只有菜也不行啊,必须有肉才行,鸡鱼肉蛋不能少了。

    小强那边去打探消息,很快就有了回音,第二天,陈平安就去了交换的地点。

    几个穿着破脸棉袄,带着头巾、挎着篮子的妇女,东张西望,小心的等待着。

    看他们的脸色,就知道营养不良,篮子里装的,那可都是他们舍不得吃自己吃的东西,冒险来换东西,也是迫不得已啊。

    鸡蛋换粮票,芦花公鸡换粮票。

    粮票换没了,还有没有换到东西的。

    “小伙子,再换点吧。”

    “没有粮票,旧鞋旧衣服也行。”

    这些妇女,从前都是一家一家,小心翼翼的找人换,从来没见过陈平安这么局气的,一次换这么多,他们全都还完,就能结伴回去了。